上海導游詞800字左右
“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于沒到過大上海。”可見老城隍廟在上海的地位和影響。城隍是道教中城市的保護神,相傳明永樂年間(15世紀初)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又名霍光行祠)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 1926年重建,殿高4.8丈,深6.33丈,鋼筋水泥結構,而彩椽畫棟、翠瓦朱檐,規模大增。抗戰后,為與新城隍廟(原址在金陵西路連云路口)相區別,故稱老城隍廟。
近百年來,供奉在上海城隍廟大殿中的“三城隍”都是大有來頭的名人。上海老城隍廟原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東漢名將霍光神主。上海建城隍廟,相沿成習,霍光成了上海資格最老的城隍爺。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過。清軍南下時,遭到上海地區人民的強烈抵抗,清軍將領原準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準殺人,這才取消了屠城計劃。因秦裕伯“顯靈”,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為城隍爺。使上海人真正頂禮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臺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后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面火紅、神采飛揚、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上海導游詞800字左右篇2
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并配以對聯“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大殿內供奉金山神主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坐像,左首為文判官,右首為武判官,次為日巡與夜查,日巡、夜查以下為八皂隸。第一對立柱懸有對聯“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贊揚城隍神的功績,上懸匾額“牧化黎民”。第二對立柱上懸“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的對聯以警示世人。城隍廟大殿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存在,當時的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為上海城隍廟大殿,殿內依舊供奉金山神主霍光。1924年為火所焚,1926年開始重建,1927年完工。
又稱六十甲子殿。元,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時日的意思。元辰神靈是中國的年歲神靈,與每一位中國人的年運有關。中國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環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結束,以六十為一周,故也稱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從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靈是星神,故也稱太歲神。在民間,指人們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當年的值年太歲,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本命太歲。信徒禮拜本命太歲,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儀式,就稱為順星。
慈航殿內供奉眼母娘娘(主治眼疾)、慈航大士(主平安)、天后娘娘(主出海平安)。慈航殿門上懸有對聯“善惡到頭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匾額“慈航普渡”。
財神殿內供奉文昌帝君(主功名利祿)、關圣帝君(主平安)、財神(主財運)。財神殿門上懸有對聯“生財有道義為先,學海無涯苦做舟”,上懸匾額“福佑眾生”。
城隍廟內最后一進殿為城隍殿。城隍殿兩側懸有對聯以贊揚城隍神公正無私“禍福分明此地難通線索,善惡立判須知天道無私”,上懸匾額“威靈顯赫”。
殿內另有一幅贊神對聯“天道無私做善降祥預知吉兇禍福,神明有應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橫批“燮理陰陽”。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內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
上海導游詞800字左右篇3
七寶古鎮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自古以來,這里人文薈萃,商賈云集。漫長的歲月積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古鎮成為了上海本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七寶老街位于古鎮上,因傳有金字蓮花經、神樹、氽來鐘、飛來佛、金雞、玉筷、玉斧七寶而得名。明清時以布、紗、酒、木器、水運而名重黃浦、吳凇兩江,老街經重新整修后,成為滬上勝景。蒲匯、橫瀝二水交匯,三橋跨于清流之上。
水中槳櫓聲聲,岸表柳絲裊裊。街分南北,巷串東西,呈現出非字形格局。老街的深巷是宋代遺存的,亭臺樓閣是明清風格的,小橋流水是江南特色的,老街上的羊肉、糟肉、方糕、肉棕遠近聞名。漫步老街,感受到的是傳統文化的悠遠與凝重。棉織坊明清兩代,七寶因棉紡織業的發展而繁榮,所產棉布有七寶尖之稱,棉織坊以實物、操作表演、人物蠟像展示傳統的棉布制作工藝,讓人領略到當地的布文化及先人的智慧與勤勞。坊內還設傳統的喜堂,重現古代江南地區的民間婚俗場景。酒坊七寶地區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所產白酒七寶大曲曾風靡滬上。
老酒坊集生產、觀賞、銷售于一體,一展釀酒工藝全過程。內設品酒小席、名酒陳列、歷代宴飲餐具等部分,讓人于休閑之中體味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老行當七寶自古為滬西重鎮,商鋪林立,百業俱興。這里將已消失的老行當 傳統行業濃縮、提煉、以街景、實物人物蠟像的形式再現昔日七寶百業興旺的景象。木匠、鐵匠、銀匠、竹匠、作坊、豆腐房、店鋪讓人置身于數百年前的集鎮喧囂聲中,感受先人們的勞作與生存狀態。
蟋蟀草堂七寶蟋蟀歷來名躁滬城、飲譽江南。草堂于典雅環境中,挖掘歷代蟋蟀文化,將捕捉、飼養、競斗以及有關器具、方式一一展示,讓人充分玩賞這一饒有情趣的市井文化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每年秋天,草堂都要舉辦蟋蟀節。當鋪清道光年間,七寶設有當鋪,它成為松郡之地金融活動的重要場所。現于原址建以傳統當鋪模擬景點,重現當年的場景和經營活動,反映古鎮的商業文化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