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游詞1000字
黑沙灣海沙均勻,黝黑幼滑,據說,黑色的細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環境形成的帶黑的次生礦海綠石所致。[海綠石]受海流影響,被搬運至近岸,再經風浪攜帶到海灘,使原來潔白明凈的白沙灘,變成迷人神秘的黑沙灘。每逢假日周末盛夏時節,黑沙海灘游人如鯽,熱鬧非常。
位于黑沙海灘旁的是黑沙綜合活動中心,占地達18,500平方米,各種康樂設施一一具備,如網球場、排球場、小型高爾夫球場、多用途運動場、兒童游泳池和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等。晚上,活動中心更辟有燒烤場地,供應雞腿、豬排、牛排等肉類,讓顧客享受燒烤的樂趣。
附近一個有百年歷史的小漁村也因此被稱為黑沙村。在岸邊還有大片的木麻黃人工林帶,茂密蒼翠。黑沙灣環境優美,可容上萬人習泳,是一消暑休閑的好去處。澳門新八景之一的“黑沙踏浪”就是指此處風景。 是天然的海灘,是澳門著名的天然海浴場。
Macao不是我的真名姓。葡萄牙語中,澳門被稱為“MACAO”,這不是它本來的名字。早在數十年前,詩人聞一多就他的名作《七子之歌》中滿懷悲憤與深情地替澳門作了不平之鳴。這個烙著屈辱的名字與葡萄牙人的入侵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四百多年前,葡人首次進入澳門時,向當地居民詢問這個地方的名字,當地土人以為他們問的是媽祖廟,于是回答“A-MA-GE”,從此,葡人即把澳門稱作“MACAO”。這個名字一用就是數百年。
澳門的別名甚多,如香山澳、濠江、鏡湖、海鏡、媽閣、澳門街、梳打埠等。這么多的名稱大多與澳門的地理有關。從凼仔島眺看澳門半島,她的左右各有一座山,遠遠望去像是兩扇開啟的“門”,半島周圍環繞著海水,人稱此種地形為“澳”。那么,連在一起,這方土地便稱為“澳門”。
澳門半島貌如一只長形小瓜,伸向西南,媽閣為其尖端,舊時文人以“蓮花”、“蓮莖”來形容它,故昔日的澳門又有“蓮山”、“蓮島”之稱。過去,澳門北灣、南灣、西灣環抱海灣,如半邊圓鏡,故別名中又多見“鏡”字。而今日,這優美的舊時風光已成追憶。
澳門導游詞1000字篇2
圣老楞佐教堂,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位于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實際建筑年份已不可測,但據史料記載,推算出教堂是1569年間左右由耶穌會會士創建的一座木制小教堂。而據教堂內一石刻上的碑文,第一次重修應在1620__年,至于現時教堂的規模則是在1844年改建后而成的。
圣老楞佐教堂早年建成的時候,因為它靠近碼頭,所以教堂內立有風信旗桿,是葡萄牙人決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標。《澳門記略》載:“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歸,祈風信于此。”所以這座教堂也被俗稱為“風信堂”。后來,因廣東話中“信”“順”同音,也許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吧,“風信”轉為“風順”,而“風順堂街”和“風順堂區”也因此得名。和玫瑰堂以及圣若瑟小堂不同,圣老楞佐教堂建筑高聳,氣勢逼人,歐洲古典的風格帶有點巴洛克的味道。由于整個建筑并非坐落于廣場(前地),或者出于某段景的位置,所以為了突出整個教堂的存在,并要作為一個住宅區域的中心,于是在教堂的下面,加了有近一層高的高臺,使它顯得更加挺拔顯眼。而善男信女拾級而上的過程,也變成進入教堂膜拜前的一種儀式。另外一點和前兩處教堂的不同是圣老楞佐教堂的占地較大,所以在教堂的周圍有比較大面積的院子,院子里種滿了生機盎然的植物,在空間和視覺上和周圍緊鄰著的住宅樓做了區隔,所以進入教堂大門基本上也只關注到建筑的本體、周圍的植栽以及其間仰頭的藍天,不見俗世的喧囂,幽靜怡人。
在很多年前,風順堂在華人口中是稱作風信堂的,意謂順風順水。當年居澳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多于此教堂祈禱希望神靈庇祐。教堂內設立的風信旗桿,為當時主要靠風力行駛的葡萄牙帆船提供重要指標?!帮L順”是“風信”粵語諧音,此名一出,讓教堂更具有中國化的親切意味。
風順堂的建立早于1569年,期間曾數度重修,其中在1620__年的一次較具規模。而在1979年進行的粉飾裝修,亦使這座古老教堂倍添光采。教堂設計,雄偉壯觀,左右鐘樓并崎,一座是時鐘,作報時用;一座是銅鐘,供教堂彌撒時搖動轟鳴用。教堂的屋頂是中國式的金字瓦面,室內之裝飾充滿東方色彩,古雅逸趣。堂內寬敞宏偉,巨大的梁柱和精美的吊燈,頗具豪華博大之氣派。
祭壇內供奉著圣老楞佐的神像,穿著絢麗的衣袍,一手持圣經,一手拿法杖,莊嚴肅穆,在經常航海的葡國人心目中,是庇佑平安,賜予風信之神。
圣老楞佐教堂與媽閣廟距離不遠,卻在短小的路程中看到葡萄牙人航海主保和中國海神的前后呼應,見證了西方與中國文化的碰撞與共融,領略澳門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
澳門導游詞1000字篇3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北鄰珠海,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相距60公里,中間以珠江口相隔。澳門是一個自由港,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之后,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范。其著名的輕工業、美食、旅游業、酒店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澳門成為亞洲最發達、最富裕的地區。澳門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澳門旅游景點有 媽閣廟、離島、賽馬會、觀光塔、金蓮花廣場、澳督府、漁人碼頭、葡京賭場、譚公廟 、孫中山市政紀念公園、郵政局博物館、九澳七苦圣母小堂 、望廈圣方濟各小堂、 望德圣母堂、圣若瑟修院 、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 澳門酒類博物館、菩堤園 、圣奧斯定堂、融和門、 圣彌額爾小堂、圣母雪地殿教堂 、龍頭環、 南灣人工湖、澳氹大橋 、松山、路環圣方濟各小堂 、圣雅各伯小堂、螺絲山公園 、石排灣公園、螺絲山公園 、澳門半島、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文化中心、白鴿巢公園、 澳門包公廟、澳門大炮臺、市政廳、澳門賽馬會、永利澳門度假酒店、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
獨具特色的澳門環島夜游項目,進一步開拓了游客的夜間娛樂空間。澳門是聞名中外的“不夜城”,在朦朧的夜色中沫海風,踏輕浪去觀賞澳門七彩斑瀾的繁華景色,確是來珠海旅游者的最佳選擇。那象征中葡友誼的融和門,香火不絕的媽祖廟,歷史悠久的主教山,似夢亦真的變色樓,古色古香的海上皇宮以及世界聞名的葡京大賭場,無不充滿迷人的魅力,每逢中秋期間舉辦的國際煙花大賽,更是五彩濱紛、海空輝映、美景奇觀、萬人爭睹。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澳門原屬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市)。明時稱為“濠鏡”,后又別稱“濠江”、“海鏡”、“鏡湖”等。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此停靠碼頭、進行貿易的權利。1553年,他們借口曝曬水漬貨物,強行上岸租占,并于1557年正式在澳門定居,同年開始使用澳門名稱。1849年后,葡萄牙殖民者相繼占領了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1887年12月,清政府與葡簽訂的《和好通商條約》中確認葡萄牙可長駐澳門管理。1920__年4月,中國政府通知葡萄牙終止《和好通商條約》。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門問題舉行首輪會談。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簽訂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澳門導游詞1000字篇4
圣老楞佐教堂,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位于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實際建筑年份已不可測,但據史料記載,推算出教堂是1569年間左右由耶穌會會士創建的一座木制小教堂。而據教堂內一石刻上的碑文,第一次重修應在1620_年,至于現時教堂的規模則是在1844年改建后而成的。
圣老楞佐教堂早年建成的時候,因為它靠近碼頭,所以教堂內立有風信旗桿,是葡萄牙人決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標。《澳門記略》載:“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歸,祈風信于此?!彼赃@座教堂也被俗稱為“風信堂”。后來,因廣東話中“信”“順”同音,也許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吧,“風信”轉為“風順”,而“風順堂街”和“風順堂區”也因此得名。和玫瑰堂以及圣若瑟小堂不同,圣老楞佐教堂建筑高聳,氣勢逼人,歐洲古典的風格帶有點巴洛克的味道。由于整個建筑并非坐落于廣場(前地),或者出于某段景的位置,所以為了突出整個教堂的存在,并要作為一個住宅區域的中心,于是在教堂的下面,加了有近一層高的高臺,使它顯得更加挺拔顯眼。而善男信女拾級而上的過程,也變成進入教堂膜拜前的一種儀式。另外一點和前兩處教堂的不同是圣老楞佐教堂的占地較大,所以在教堂的周圍有比較大面積的院子,院子里種滿了生機盎然的植物,在空間和視覺上和周圍緊鄰著的住宅樓做了區隔,所以進入教堂大門基本上也只關注到建筑的本體、周圍的植栽以及其間仰頭的藍天,不見俗世的喧囂,幽靜怡人。
在很多年前,風順堂在華人口中是稱作風信堂的,意謂順風順水。當年居澳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多于此教堂祈禱希望神靈庇祐。教堂內設立的風信旗桿,為當時主要靠風力行駛的葡萄牙帆船提供重要指標?!帮L順”是“風信”粵語諧音,此名一出,讓教堂更具有中國化的親切意味。
風順堂的建立早于1569年,期間曾數度重修,其中在1620_年的一次較具規模。而在1979年進行的粉飾裝修,亦使這座古老教堂倍添光采。教堂設計,雄偉壯觀,左右鐘樓并崎,一座是時鐘,作報時用;一座是銅鐘,供教堂彌撒時搖動轟鳴用。教堂的屋頂是中國式的金字瓦面,室內之裝飾充滿東方色彩,古雅逸趣。堂內寬敞宏偉,巨大的梁柱和精美的吊燈,頗具豪華博大之氣派。
祭壇內供奉著圣老楞佐的神像,穿著絢麗的衣袍,一手持圣經,一手拿法杖,莊嚴肅穆,在經常航海的葡國人心目中,是庇佑平安,賜予風信之神。
圣老楞佐教堂與媽閣廟距離不遠,卻在短小的路程中看到葡萄牙人航海主保和中國海神的前后呼應,見證了西方與中國文化的碰撞與共融,領略澳門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
澳門導游詞1000字篇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去澳門,人們說得多的,去得多的是賭場。我們一行人也是如此,一入境,直奔去澳門最豪華的賭場——威尼斯人。
我們坐清涼的巴士來到了威尼斯人賭場。一聽到這個名字,就覺得這個地方一定很寬敞,一定十分豪華。我們一下巴士,就看到眼前是一群以黃色為主調的建筑,高大、雄偉。我們透過威尼斯人賭場的大門上面安裝的玻璃窗往里面瞧,不知道我是不是看花了眼,總看到里面是一片金色,燈火輝煌,金光燦爛。那豪華的大型吊燈、那黃色的屋頂好像真的是用閃閃發光的金子來做成的呢!一進威尼斯人賭場的大門,一股股涼風朝我們跑來,喲,空調真舒服!
突然,我對大家會說:“我去旁邊的廁所里小便?!彼麄兺饬?。我就飛快地坐上電梯上二樓,再踏著地毯,隨著指示牌進入衛生間,跑到廁所里面去。一進去,就看見我的兩側都是洗手的,沒有馬桶。這時,我的頭上冒出一個個問號:難道這里的沒有馬桶嗎?突然,發現要從這里進去才能到女衛生間呢!找到了廁所后,我一邊上小便,一邊想:這里好像一個迷宮呀!
這兒還真是一個迷宮呢!到處都是通道,到處都是房間、大廳、電梯,似乎四通八達呢!
到了賭場,那里不允許小孩子進去,要21歲以上才能進去,所以是爸爸、葛阿姨、袁叔叔、袁婆婆和我外婆進去了,我呢就和媽媽、姐姐一起坐電梯到三樓逛“街”了。這兒的“街”不是大街上的街,卻像真的大街上的“街”。這街又長又寬,似真似幻。人走在“街”上,頭頂著仿真的“藍天白云”,低頭看著彎彎的“貢多拉河”,手扶著漢白玉砌成小橋、仿古的圍廊、腳踏著干凈、亮麗的石塊鋪成的路……我們一邊享受著清爽的空調風,一邊隨意地享受著各國風情的街頭文藝:彈手風琴的南亞小丑、拉小提琴的俄羅斯美女、吹薩克斯的歐洲帥哥……
在這兒,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一個商鋪接著一個商鋪。我們什么都想買,只恨包里的錢少了。每個商鋪,我們都進去看一看,飽一飽眼福。我和姐姐看到一張兩個巴掌那么大的貼紙,就十分想買,心想:這張貼紙,應該不是很貴吧!但一看,貴得不得了。你知道要多少錢嗎?要澳幣25元。這……這……也太貴了吧!
澳門的東西真美麗,就是太貴了,這兒真是富人的天堂!
澳門導游詞1000字篇6
澳門行政特區是一座海濱都市,素有“東方蒙地卡羅”的美譽。
當你行駛在這澳門道路中,一不小心便踏入葡國經典內,其中的滋味必要細細品味,坍踏的廢墟與燒毀的教堂,還有葡萄牙的石子小路,都結合了中西的城市文化。大家一幕幕看到的都是經歷400多年分割的澳門,這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中清腐敗的恥辱的見證,更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便是回歸的澳門,這便是昔日的濠江。
遠眺澳門是見頭見尾,但看那一棟棟高樓大廈和金沙娛樂場,定讓你贊不絕口,南海之水迤邐而來,帶著浪漫,帶著刺激不停擁抱陸地,仿佛對澳門有種留戀,但不一會兒便退去,或許又是因為對干燥的地面感到不滿吧。漫步在澳門大道,只見別墅、大樓,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一座座立交橋把你帶上城市空中,仿佛穿梭了整個澳門似的,底下還支著幾根既長又粗的白色柱子。面對這現代化的都市,面對如此之小而妖艷的城市,面對中葡合壁的魅力之都,更是面對這濃濃歐美綺力,怎么不叫我心醉神迷,怎么不叫我心曠神怡呀。我甚至不敢設想,再過多年后,澳門會成什么樣子呢?美、美、美,不知美到什么程度,永遠雄奇,永遠精致,永遠可愛,仿佛一直美到了底。
夜幕降臨,澳門被籠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黑棉,但夜中的澳門卻更顯得別具一格了,大山依戀著澳門新城,月光閃閃。此時此刻,城中像籠罩了層晶瑩剔透的寶石膜,喧囂只產生在這里頭,霓虹燈、彩紅燈、照明燈、禮花燈交錯放射,把城區也添了些羅曼蒂克的氣氛,夜越深越喧囂,幾乎感染了一草一木,尤其是各個賭場如鍍了寶石一般絢麗。聳立在遠處的葡京大賭場大樓雖然看似鳥籠,一進入深夜,卻像被珠寶點綴了一般,若沒了它,澳門定會丟失一半的美,還有港灣邊上十米多高的青銅觀音,澳門廣場上中央政府贈送的盛世鍍金大蓮花,都閃爍著不同的光輝,月亮似紡織車,紡出“碎銀”撒落在澳門每一個角落。使澳門之夜不斷持續……
這是回歸的澳門,這是昔日濠江。
澳門在一天天不斷長靚,當然,與澳門的褐色海水是分不開的。澳門天然著名景觀黑色沙灘便是因海水形成,因為水中的一些礦物質與營養滲入沙灘,便讓金燦燦的沙灘成為黑的。使這里成為澳門幽靜的天堂,這里遠離市區。若把腳伸入海水中,享受海的沖激,躺在軟綿綿的沙灘上,眺望天空、海鷗,必定覺得非常悠然、舒暢……此前,澳門的美又是多么和諧、多么質樸呀!原來對那些熱鬧城市的感慨,對華美的`風景名勝的贊嘆,突然莫名奇妙的被這偉大的自然力量推翻了,使我忽然覺得被澳門所征服、所陶醉,這才是真正的享受!因為有喧鬧的市區,有大海才湊成了這令人們無法色勒、渲染出的可愛澳門。
這是回歸的澳門,這是昔日豪江。這是座落在祖國邊陲的澳門。這是在回味祖國溫馨的澳門!啊!——美麗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