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感悟范文大全
教師讀書筆記感悟范文大全篇1
曾經,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卓越教師似乎遙不可及。優秀教師和卓越教師的區別是什么,優秀教師跟卓越教師的距離又在哪里?《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這本書讓我明白:其實從優秀到卓越的路徑并不漫長,有時候甚至只是一步之遙,一念之差,它可能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次交談、一句關懷……在細節處彰顯教師的關愛與呵護,綻放著卓越教師的魅力。此書是以每天一個案例的形式提供一個簡單易行的教學策略,一共包含180天,幾乎覆蓋了整個學年的教學時間,每一天都為教師提供一個與教學相關的方法、策略或者行動建議,他們像一束光亮一般,照亮我教學管理中的一個個盲區,讓我更加堅定了我的教育夢想。其中,有幾章甚至只是某幾句話卻極大地觸動了我,對我而言特別有借鑒和啟示意義。
一、積極樂觀的態度
書中的第一個策略就是“積極樂觀的第一印象”。書中說到教師的熱情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是可以影響學生的,生硬、嚴肅的表情會讓學生產生不敢親近的認知。的確如此,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是應該交融的,而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更是需要這樣的特點。當我們每天都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和樂觀的態度和我們的孩子相處時,我想孩子們會被感染并回以同樣的熱情。書中提到“微笑著問候學生”,這個“微笑的問候”是開啟一天快樂時光的起點,讓孩子們感知到老師是喜歡和他們在一起的。
這幾周的教學生活讓我感同身受,以往也許是自己心理原因吧,總認為周一上課學生無精打采,我有意識地調整了教學進度,最終卻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在降低知識難度和學習強度的條件下,學生仍是一蹶不振,正常的教學時間卻上成了充滿硝煙的說教課,師生關系極度緊張。郁悶之下,我改變了策略,每次周一上課時,我總是面帶微笑的走進教室,和孩子們聊聊家常,積極地捕捉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也在不斷的變化,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多了,被表揚的學生多了,課堂氣氛活躍了,課堂效率高了,師生關系和諧了許多。因此,我們應當將這種積極的狀態永久的保持下去,雖然是很微小的一個態度,保持一天、一周、一段時間是容易的,但若能每天都做到不讓自己的消極情緒影響你對孩子的態度,這是不容易的。的確如此,作為一名教師確實不容易,我們每天要面對很多壓力,對于調皮搗蛋、學習不認真的學生我們不能熟視無睹,置之不理呀。即使這樣,我們教師仍然需要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出現的種種狀況,化消極為積極,讓自己快樂和積極的情緒去影響、感染學生,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樣將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卓越教師是成功的課堂管理者。”這是書本當中提到的另一句話,我于此非常贊同,同時書中講到的一些課堂管理的策略和小建議也能極大的引起我的共鳴和啟迪。“課堂上的頭號問題不是紀律,而是缺乏有組織的常規”,我們會發現有經驗的教師或者說我們卓越的教師總能夠將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在任何問題面前有他的原則和處理方式,這就是我們說的“常規”。也許是習慣于高年級的教學生活,記得這學期剛接觸三一班這群孩子們時,我發覺多數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行為習慣差。常言說: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好習慣。一個學生如果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于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定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接下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班規,對于觸犯這些規矩的孩子進行嚴肅的批評和教育,幫助孩子們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然,我還不忘課堂常規需要反復練習,讓學生慢慢地在遵守與犯規之間去練習和熟悉。總之,在我們班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班呈現出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風班貌。
三、關愛每一個學生
教育是一項充滿愛的事業,愛可以創造奇跡。教學中,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放棄每一個學生,“金鳳凰”要愛,“丑小鴨”更要愛。我喜歡優生,但不排斥學困生,對于暫時的學困生更是傾注了滿腔愛心。比如:我們班的小陽同學,入班時的數學成績只有四十多分,總能感覺到她心事重重,很少說話,不善于與人交往,作業完成質量極差,學習成績一路下降。在我心里,我同情這個孩子,總希望她快樂成長,所以對她的關注多一點。平時,我在言語上總給她一些溫暖,課間總是把她叫到跟前,給她補習家庭作業中的不足。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她學習上主動了許多,課堂上敢大聲回答問題,作業也能按時完成;我也總是鼓勵她,讓她明白老師很愛她,很喜歡她,讓她懂得知識靠日積月累一點一點學會的,只有努力才能有好成績。一學期下來,她已經能主動自主地學習,去年期末考試數學取得了92分驚人的好成績,我特意給她頒發了一張特殊的獎狀:數學進步獎,進行鼓勵。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還是很有成效的。我班里其他幾個學困生對待學習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成績也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事實上,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幫助我們教師成長的策略和技巧,但是我想我們最需要的是“愛”的教育。因此,讓我們將“愛”貫穿到教育的細節之中,用一顆炙熱的愛心去澆灌孩子們心靈的花園,用情去施教,用愛去開導,向卓越的教師那方奮力前行,享受教師職業的幸福與快樂。
教師讀書筆記感悟范文大全篇2
教師,不能不讀書,因為唯有書香能致遠;教師,不能不讀書,因為學生時刻在進步。—————題記
《走在行知路上》是鄉村教育家楊瑞清先生所著。書中平白的話語,平實的文字,平常的生活,平凡的崗位,就像楊先生質樸的話語一樣平易近人,然而書中許多教育的故事讓我久久不能遺忘,像《八顆柿子樹的故事》、《夏令營中是較量》、《校園、花園、果園》、《守住寧靜》等深深地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從楊瑞清先生那些樸實的話語中我著實感到這位鄉村教育家的不平凡:畢業時,原本有機會留在城里的他,卻主動和同學一起要求到最苦最偏僻的鄉村小學當教師;“升遷”為的團縣委副書記,卻硬是“辭官”回到五里小學:“適合做青年團工作的人不少,不缺我一個,扎根鄉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個。”從這句話中,我深深體會到楊瑞清先生對農村教育的'執著與熱愛。
探尋楊瑞清先生的成長歷程,我深刻地感覺到,行知小學的成功之路,使我看到了堅忍不拔的信念力量,正是陶行知思想對他的深刻影響,正是他對陶行知思想的執著,才會讓他選擇到偏僻農村,三十年如一日地實踐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們每個老師在剛邁出校門時,都曾懷抱著美好的教育理想,但隨著時間推移、歲月流轉,這份理想已是慢慢變淡,漸去漸遠,甚至不復存在,于是我們每天所從事的教學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業,而以這樣的心態對教育,只能出現職業的倦怠。楊瑞清的成功,在于他對教育的美好追求,在于他但他始終如一地堅持,面對行知小學辦不下去的挫折也不曾放棄,在困難前面,他選擇了迎難而上,一種對教育的忠誠不渝地堅持。
在書中,楊瑞清始終把賞識教育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作為教育一個重要原則。在他的言談中時時會出現兩個詞:舒展和自信。他強調,教育要關注學生一生的生命狀態,要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對幸福的感受能力。讓他們感覺到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讓自己這一輩子幸福起來。他還在書中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僅愛孩子,還要愛孩子的家長,愛社區的老百姓,愛國家,愛人類。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愛同學、愛父母、愛老師、愛社會,讓每個生命都成為“愛的源泉”。
楊瑞清先生在演講中發出了這樣的名言:農村教師可以不進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發財,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樂,不可以不成長。他還把教師的成長歸結為20字成長準則:躬于實踐,勤于讀書,善于交友,精于思考,樂于動筆。
當楊先生把一所在中國有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五里小學辦成蜚聲國內、譽滿國外的知名學校后,明確地提出京浦口區行知小學的學校目標:“上千農家子弟健康成長的現代校園;上萬社區農民終身學習的精神家園;眾多城市學生盡情體驗的鄉村田園;無數有識之士熱情共建的文化樂園”。
楊瑞清,這位走在行知路上最前沿的領路人,除了留給我們太多的感動和敬佩外,還留給了我們對行知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對行知思想的具體實踐,也同時留給了我們對教育、對工作、對事業、對自己的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時期的教師,他已經用自己的真實行動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盡管我們還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面臨許多的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自信、執著和堅持,相信信念的力量,就一定會尋找到教育的“烏托邦”,收獲理想的教育,辦出學生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人民教育,讓我們所有的島城孩子都能享受最優質的教育,成為品學兼優的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