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西游記第六回讀后感
原著西游記第六回讀后感(精選篇1)
這個疫情期間,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西游記》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寫的那么精彩,引人入勝,以至于不看書的我,只喜歡玩的我都被吸引了。
在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僧中,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
唐僧——一個忠誠的佛教徒,孫悟空——本領高強的降妖斗士,豬八戒——愚蠢又愛占點小便宜的二師兄,沙僧——心地善良,唐僧的守護者。
我最喜歡孫悟空了。因為,孫悟空神通廣大,一個跟斗云十萬八千里,拿著金箍棒,穿著藕絲步云履,鎖子黃金甲,帶著鳳翅紫金冠,好不威風。還有七十二變。如果我有這本領,該多好呀。孫悟空,把本事都用在降妖除魔、保護師傅求取真經上了,以后我也要向孫悟空學習,用自己的本事幫助同學、朋友、親人……同時,我還喜歡孫悟空的勇往直前和堅強不屈的精神。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或是遇到什么妖魔鬼怪,都能勇敢的面對。并且堅持到勝利為止,想想我自己平時最怕困難,作業一碰到難題就讓媽媽教,這樣才能提高成績嗎?以后,我做作業時一定要靜下心來不要想著玩,一題一題的做,認真思考,努力攻克難題,取得好成績。
我還喜歡孫悟空的忠誠和對師傅的尊敬,每次唐僧被妖怪抓去,孫悟空總是奮不顧身的去救他,唐僧饑餓時,他還不遠萬里去化齋。
看了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大。在平常的生活中,我遇到了困難,就想起孫悟空,他仿佛在告訴我,希望就在眼前。
希望大家“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原著西游記第六回讀后感(精選篇2)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小時候一聽到這首歌,我便會惡虎撲食般的猛沖到電視機前面,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起西游記來。
每當我看見孫悟空打敗妖怪時,我都會興奮地鼓起掌來。看到唐僧錯怪悟空時,我也會傷心,也會難過。雖然劇情不止一次看過,但小時候的我好像永遠看不厭似的,仍然趣味十足。西游記陪我度共一個又一個快樂的瞬間。可以說西游記陪我度過了一個充滿神奇的童年。
漸漸的,我長大了,成為學生了。我不愿再看電視劇,反而看起書來,《西游記》是一部神話類的章回體小說,書中對人物的描寫遠比電視上演的生動,具體。經過閱讀我漸漸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及師徒四人各自的性格。書中師徒四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孫悟空他神通廣大,充滿了叛逆精神。唐僧誠心向佛而又頑固不堪。沙僧心地善良,任勞任怨。豬八戒好吃懶做,貪吃貪睡,好財好色但性格溫和。這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終于取得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師徒四人中,我最敬佩的還是孫悟空,他不怕困難,技藝高超,沿路保護唐僧,立下了汗馬功勞。每當師傅被妖怪抓走,他總會第一個沖上前去與妖怪要人,盡管經常遇到麻煩,但他從不放棄,總是能經過他的努力從而化險為夷。他身上這種敢于斗爭,充滿著叛逆心的精神讓我欣賞不已。
書中師徒四人那種頑強,勇于挑戰的精神注定了他們終會走向成功,取得真經。我想“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的就是這樣的精神吧。這種品德也著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現在回想起自己來不禁感到羞愧,以前我每次遇到挫折就會放棄,總是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干完,干好。我想應該好好學習唐僧師徒的這種精神,爭取把一件事做完,不管成功或失敗,只要我去做了那就是一種勝利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做到了最后。
原著西游記第六回讀后感(精選篇3)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我喜歡看的書有很多,有歷史類、文學類、科幻類、知識類……如果從一百本書中推薦一本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向大家推薦我國明朝著名作家吳承恩所寫的神話大作---《西游記》。這本書展現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神話人物,有善良的唐僧、憨厚的八戒、正直的沙僧、還有許多阻擋他們西行取經的妖魔鬼怪。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機智靈伶俐、聰明勇敢的孫悟空。孫悟空與他的兩位師弟護送唐僧一路西行,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
讓我印象深刻的章節之一是“三打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路過白骨嶺。在白骨嶺的白骨洞中,住著一個非常兇殘、狡猾、善于變化的女妖白骨精。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成村姑以及她的父母,然而她的詭計被火眼精睛的悟空一眼識破。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這都是妖精所變,反而責備悟空恣意行兇,連傷三命,違反了戒律,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悟空趕回花果山。
讓我喜歡的另一章節是“真假孫悟空”。孫悟空因為保護師傅,打死一個強盜。唐僧覺得徒弟太魯莽殘忍,非常生氣,于是把悟空趕回花果山,悟空傷心地告別了師傅,來到觀音菩薩那里,觀音菩薩把他留下了。正當八戒和沙僧去化齋時,六耳獼猴假冒悟空,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霸占了花果山。沙僧來到觀音菩薩那里找來悟空,于是真假猴王大戰,悟空難以取勝,與假悟空打到天宮。唐僧、觀音、玉帝、閻王等都無法分辯真假悟空。最后,如來佛祖識破六耳獼猴,悟空一棍將他打死,師徒終于又團聚了。
書中類似的精彩章節還有許多,相信這是一本讓你看了幾遍都不厭煩的好書。心動不行動,趕緊買來讀一讀吧!
原著西游記第六回讀后感(精選篇4)
小時候,我陶醉在童話的'海洋中;上了小學,我遨游在百科軍事的宇宙里;現在,我捧起了歷史名著,沉迷于朝代更迭,逐鹿中原的歷史長河。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就要數吳承恩的神魔小說《西游記》了。
《西游記》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曲折離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隱含的道理也能引人深思,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其中最如強力磁鐵般吸引我的就要數人物形象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孫悟空;善良慈悲而又不識人妖的唐僧;小家子氣,好色貪吃的豬八戒;吃苦耐勞而又沒有主見的沙和尚。三個徒弟一個勝過一個,那能夠引領這么一個著實不省心的團隊的領頭羊又是個何方神圣呢?
唐僧——金蟬子轉世,雖然慈悲為懷但卻是個肉眼凡胎,不識人妖,見風為風見雨為雨的“糊涂老和尚”,正是他給取經路上增添了不少苦難。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里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四人長途跋涉來到險山峻嶺,有備而來的白骨精先后變成了美女、老太婆和老頭子來設計哄騙唐僧,都被孫悟空識破打死。一直與悟空不太對頭的豬八戒數進讒言,唐僧本就肉眼凡胎人妖不分,再加上聽信讒言導致忠心不二的孫悟空被念了三次緊箍咒,最后還被趕回了花果山,也為接下來誤闖妖洞府埋下了禍根。
其實,“肉眼凡胎”的經歷我也有過。我有一本精美的《可怕的科學》,每次亮相時都能引起旁人的一致贊嘆以及羨慕的眼光,對此我十分得意,更加珍惜這本書了。那一天,我的《可怕的科學》突然不見了,我翻遍了書包與抽屜里面也沒找到。于是我便到學校的各個地方去找,可是仍一無所獲。正當我萬念俱灰地回到教室時,卻看見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拿著《可怕的科學》站在我課桌前,我不問青紅皂白,沖過去搶過書和他大吵了一頓。后來我才知道書落在了書苑的沙發上,他偶然看到,幫我拿了回來準備放在我書桌上,結果我卻和他吵了一頓……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我們都應該眼明心靜擁有孫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才能明辨是非,看清事物本質。
原著西游記第六回讀后感(精選篇5)
《西游記》是我國偉大的作家吳承恩的巨作,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長河中一朵瑰麗的奇葩。書中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歷盡千難萬險,闖過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到達西天,取回真經,功德圓滿的故事。
《西游記》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書,每個人都能在讀它時獲得不同的啟迪。有的人喜歡它氣勢磅礴的整體形象;有的人喜歡它幽默詼諧的旁白;而我卻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孫悟空的人物形象。他聰明機智、不畏艱險、不屈不撓、勇于挑戰、勇于登攀的精神讓我贊嘆,令我敬仰。
他不畏艱險,千里迢迢拜師學藝。
他本是汲取天地精華而幻化成人形的一石猴。為了求得一技之長,他踏上了漫漫的求師之路。在茫茫的大海上,他一次次被驚濤駭浪吞沒,他沒有退宿;在嘈雜的人間,他一次次的被誤解,嘲笑,他沒有退縮。終于,他拜菩提老祖為師,學得七十二般變化。他的這種不畏艱險,勇于求索的精神讓我贊嘆。
他頑強不屈,勇敢拼搏,一如既往的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西天之路,何止萬里之遙;西天之行,何止千難萬險。但,他不畏個人安危,一馬當先,最險處總能第一個看到悟空。一根如意金箍棒,一雙火眼金睛,再加上七十二變,一路上,他打盡不平之事,掃除可惡之妖。他的這種勇敢頑強精神令我敬仰。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西游記》——我讀你千遍也不厭倦。因為,從你這里,我懂得了堅強的真正含義;從你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為了理想而奮斗拼搏;從你這里,我懂得了永不放棄,永不言敗,不屈不撓的真諦。啊,孫悟空,你的這些精神將激勵我奮然前行!朋友,你相信“無限風光在險峰”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以這種精神為契機,為理想而奮斗吧!相信成功一定屬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