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
“讀史使人明智”。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特別是與歷史有關的書,我會看得廢寢忘食。讀史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還可以以史為鏡,探尋社會的發(fā)展與朝代興亡的規(guī)律、經(jīng)驗、教訓!也許,這就是我愛讀史書的原因吧。
著名科學史學家貝爾納曾說;“中國在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和科學的巨大中心之一。”而文明中國擁有五千年長久的歷史,是別的國家不能比擬的!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漫長又耐人尋味的過程,源遠流長,波濤洶涌,既有繁榮輝煌,又有曲折磨難。《中國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將王朝帝國的興衰成敗、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重大事件的曲折內(nèi)幕、偉大改革背后的艱辛寫得淋漓盡致,還折射出做人與做事的道!
這本書以時間為序,選取我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寫了七個大章節(jié),分別為——華夏起源、中原爭霸、九州一統(tǒng)、三足鼎立、乾坤變幻、王朝更迭、民主新生,精彩的勾勒出了中華五千年歷史演變的來龍去脈與發(fā)展歷程,百讀不厭!
從黃帝戰(zhàn)蚩尤到第一次戰(zhàn)爭,我體會到戰(zhàn)爭無所不及;從姜太公釣魚到李時珍論藥,我體會到文化的廣博;從屈原投江到林則徐硝煙,我感受到他們的愛國情懷;從靖康之辱到火燒圓明園,我能感受到侵略者的可惡;從李綱抗金、宗澤衛(wèi)京到韓世忠阻擊金軍、岳家軍大敗兀術,我感受到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忠肝義膽。
如果說非要找?guī)讉€形容詞來形容這本書,就是——不可不知的知識寶庫,讓我們吸取無窮的智慧;歷史學習的絕佳讀本,讓我們追尋歷史的軌跡;經(jīng)久不衰的永恒經(jīng)典,讓我們通覽華夏風云;中國家庭的想史書,讓我們觸摸文明脈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這是一個周末,我泡了一杯奶茶,放置于桌上,又搬了把椅子放在陽臺。邊喝沁人馨香的奶茶,邊看一本賞心悅目的書,這豈不是一種享受,豈不是一種養(yǎng)生之道?
翻開《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的第一頁,便是此書的前言。細細瀏覽一遍,發(fā)現(xiàn)其中并沒有太多的修飾詞,也沒有什么夸張之處,但句句屬實樸素,字字鏗鏘有力,剛勁端莊。從中我也獲取了不少信息,前言這位老師也教予我不少知識——原來,中國是一塊約960萬平方公里的形似雄雞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有世界最高的山峰,有最深的峽谷,最長城池……更是生活著團結友愛的56個民族。這片土地位于亞洲大陸的東部,西倚帕米爾高原,東臨太平洋,這便是中國。中國已有五千年的蒼桑歷史,我們的中華母親也已有太多的經(jīng)歷,太多的故事了。
我又翻開另一頁,來到了目錄。粗略地看一遍,這本書目是把五千年的歷史分為了十大塊。一是遠古傳說時代,二是夏商西,三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四是秦朝漢代,五是三國西東晉南北朝,六是隋唐五代十國,七是兩寧遼金,八是元朝,九是大明王朝,十是大清帝國。
看完目錄,我便一面一面地看,一頁一頁地翻,在看到三國西東晉南北朝時,我至甚喜愛。其中的原因是這版塊,讓我更深刻了解三國時期人物的不同一面,和平常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人物個性的獨特之處。
比如說曹操這個人物吧。以往,在我個人的印象中,他挾天子而令諸候這是一種多么卑鄙、骯臟的手段,也可見他是多么的狡詐,心懷不詭。但見一代梟雄曹操這篇文章后,我對曹操這個人物又有了新的認識。我突然才發(fā)現(xiàn)曹操這個人物撇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說,但還是充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的。況且,他在平時也十分喜愛題詩吟曲,著名之作《觀蒼海》、《龜雖壽》等。這些詩詞被后人廣為流傳,堪稱佳作,為此,也可見他才華橫溢。再看,當曹操刺殺董卓失敗時,他便鎮(zhèn)定自若地謊稱自己是獻劍的。在此節(jié),也可看出曹操隨機應變的本領。而且,曹操對于有才之人,更是禮賢納士,珍惜良才。對于曹操這人,用奸雄這詞來形容,的確有偏離史實。
而蜀國之首——劉備,在我平常思維中是位仁德之君,幾乎沒有太大的缺點。我覺得他最大的優(yōu)點便是重情重義,而這優(yōu)點,到頭來卻成了他致命的弱點。關羽麥城被殺后,劉備便決心攻打東吳。而諸葛亮、趙云百般勸解之下,并告訴了他種種的害處,但他還是義氣用事,攻打東吳。結果打敗而歸,劉備這時才悔悟過來。從這件事中,也可知劉備把情意看之太重,有些不顧大局,以致他的兵力大減,得不償失。從劉備做得種種事中,我可以體會到劉備雖為一代仁德之君,但也有些不顧大局,常常義氣用事,這便是他之不足。
又是一個周末,陽光照耀在身上,是那么愜意,我看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最后一頁,合上了本書。那紅色的封面在陽光下格外的注目。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書。這本書描述了源遠流長光輝燦然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從盤古開天辟地說到武昌起義,道盡歷史滄桑和數(shù)不完的悲涼與歡喜,創(chuàng)造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書里面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鄭和七下西洋。
在明成祖的時候,明成祖用武力從他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皇位,可是又找不到建文帝的尸體,十分擔心建文帝在別的地方招兵買馬來討伐自己,所以派自己的心腹大臣去各地查找,可是又不敢公開,只好說是求神仙。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明成祖又想建文帝會不會跑到海外呢?便讓鄭和帶一支隊伍出使國外,鄭和第一次出海抓了俘虜,還拿了許多金銀財寶獻給明成祖。后來,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沒有必要去找了。但出使國外的好處很多,還能提高國家威望。從此以后,明成祖一次又一次派鄭和下西洋。從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將近三十年里,鄭和七次出海,一共到過30多個國家。
我從這一則故事里體會到,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希望是不會憑空出現(xiàn)的,它是在探索中孕育的;成功不是擺在你的面前的,它是在拼搏中聚積,從失敗中獲得的。 作為21世紀的希望,我們要努力學好我國歷史文化,把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代代相傳,因為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也要好好讀書,學習新科技,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準備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強,更加繁榮昌盛。
《中華上下五千年》講的是五千年來中國——這個大國的改革和變遷,生動有趣地介紹了中國歷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或歷史現(xiàn)象。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盤古開天到三皇五帝,再到中華民國,世事滄桑,歷盡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悲涼與歡喜。
中華民族已經(jīng)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了,我們祖先所締造的國家,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熱愛自、熱愛和平的民族。
我們的祖先,經(jīng)過原始社會后,首先在人煙稠密、物產(chǎn)豐富的黃河一帶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以華夏族為中心的多民族國家。
從此,各族人民共同建造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我最佩服的要數(shù)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最典型的兩個代表就是舉世聞名的長城和秦兵馬俑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匯集了人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當讀到越王勾踐為過犧牲時我為他的滿腔熱血所振奮:當讀到大禹治水時,我被大禹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當讀到夏朝國君暴虐時,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團團怒火,為當時的平民百姓抱不平;當我讀到清王朝腐朽而簽訂一條條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時,不時覺得心寒。
上下五千年,好漢千千萬。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的民族孕育了許多杰出的人物:如思想家孔子、民族英雄林則徐、文學家陶淵明、科學家張衡等,他們以優(yōu)異的成績?yōu)橹腥A民族添光增彩。
曾幾何時,巴比倫、古羅馬等國家和中國一樣,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但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卻失去了昔日的光澤,惟獨中國——這條東方巨龍還閃耀著光輝,中華浩浩五千年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是中國北京的故宮,世界上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世界上最早最全的醫(yī)藥書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這些都凝聚著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歷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知識寶庫,蘊藏著人類文明的光輝成果與高深的智慧。
“讀史使人明智”——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在300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的確,讀史能讓我頭腦變得睿智,讓心胸變得開闊,讓目光變得敏銳,讓志向變得高遠,真正成為天地間一個大寫的“人”。
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不知有過多少奇跡,我真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為我們的祖國而感到驕傲!書中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一位位鮮活的歷史人物,激勵著我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要加倍地勤奮。
我們在學習現(xiàn)代科技時,也要扎扎實實地學好我國的歷史文化,我們要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樣化,汲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把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代代相傳,這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本書,記載了中國夏朝(大約公元前20__年-前1600年)到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的全部歷史,其中有恥有榮,讓中小學生知道過去的國恥和國榮到底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恥和榮。
一天,我把它翻出來,讀上了一個多小時,了解了唐朝的興盛、宋朝的文學、元朝的洶涌、明朝的學制和清末的恥辱。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興盛的朝代,其版圖最大、最遼闊。在唐朝,詩文之風盛行,有非常多的詩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李白(浪漫主義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都飽含愛慕之情,而且都很暢通,容易背誦。
宋朝,一個國內(nèi)較為穩(wěn)定的朝代,科舉制度在這個朝代算是較為完的,但是在南宋時期,國內(nèi)就不算穩(wěn)定了,反賊、逆臣,都想侵占宋朝的國土和富裕,但最終蒙古人獲得了勝利,反賊和逆臣沒有得到宋朝的寸土寸金。
清末,日寇大肆侵占中國的土地,慈禧太后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他們的所有要求,清朝八旗軍的戰(zhàn)力本來就衰弱的不堪一擊,還不動用驍勇善戰(zhàn)的漢將,還把中國的大部分土地、財產(chǎn)割讓給日本,掏空了清朝的國庫,養(yǎng)肥了日本軍國主義,讓百姓苦不堪言。終于在1912年,清朝—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朝代,就此滅亡了,之后,民國取代了清朝腐敗的朝政,為祖國大統(tǒng)一做出了鋪墊。
終于在1945年,中華兒女們憑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擊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換來了和平的祖國。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達漢爺爺寫的。他把寫歷史故事當成一次對“新語文的嘗試和舊故事的”,這一句話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把用古文描寫的歷史故事編成簡單易懂的兒童文學,使我們少年兒童了解歷史故事時不用去閱讀枯燥的歷史書籍,可以直接閱讀簡單易懂《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們的閱讀歷史變的容易起來了。
在這本書里描寫了古老、神奇的神話故事、也描繪了一幕幕悠久的歷史故事,在這本書中記載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一直從炎黃時期直至清朝,特別是書上記載的許多能人異士故事與戰(zhàn)爭故事更是讓我們引人入勝,許多想了解歷史的我們一個豐富我們少年兒童歷史知識大海機會。
那許許多多的故事,介紹了無數(shù)在歷史上無數(shù)有名的人和事,給了我們一個和歷史交流的平臺,使我們豐富了自己的學識,也使我們對歷史有了更加豐富的了解。
我覺得,對歷史故事的了解不能少。因為它能使我們炎黃子孫可以對我們這一個有著悠久歷史中華民族有著更加豐富的認識、了解。
暑假里,我在家里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追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軌跡,摘錄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中一部分的優(yōu)秀故事,讓我們在閱讀中增長知識,了解歷史,懂得道。
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知道在悠悠五千年歲月里,我們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經(jīng)歷了多少的君王朝代更替,創(chuàng)造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傳說的盤古開天地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中華民族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和英雄事跡。
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知道做人應該明是非,懂道。中華有數(shù)不清的英雄豪杰,有數(shù)不清的傳說故事:開天地的盤古;造人的女媧;治水的大禹;統(tǒng)一六國的秦始皇;刺秦王的荊軻;思想家孔子;辦事公平的宰相狄仁杰;民族英雄岳飛;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詩仙李白;大發(fā)明家祖沖之;女皇帝武則天……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故事。說的是在很久很久年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世界就像雞蛋一樣混沌一團。不知什么時候,雞蛋團里出現(xiàn)了個叫盤古的男神仙,他拿一把斧子劈開了這個雞蛋團。輕的東西向上飄,形成了天,重的東西向下沉,形成了地。盤古怕天和地還會合在一起,就站在天地之間手托著天,腳踩著地,不停地長高,這樣一直持續(xù)了一萬八千年。天地再也不能合在一起了,盤古也就累死了。盤古死后,他的身體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山脈、森林、河流……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的這個世界。又過了很久很久,出現(xiàn)了一個叫女媧的女神仙,她看這世界上森林茂密,青山綠水,自己就一個神仙,太寂寞了,就用泥巴按自己的樣子做了很多小泥人兒,后來小泥人兒活了,女媧很開心,教小泥人兒用樹葉做衣服,打獵采果子吃,慢慢的這才有了人類。
“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故事雖然不是真的,但是它反應了我們中華民族那淵源留長的文明,和我們祖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