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閱讀心得
白鹿原的閱讀心得篇1
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陜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等。全書濃縮著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暢銷和廣受海內外讀者贊賞歡迎的程度,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所罕見。它先是榮獲陜西第二屆“雙五”文學獎最佳作品獎和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1997年榮獲中國長篇小說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后被改編成同名話劇、電影等多種形式。我們說《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是當代中國作家群中的大家之一,也就不算夸張了———他畢竟以自己震驚中外文壇的非同凡響的佳作而達到了一般作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部最早出版于一九九三年的小說,我是陜西人而且也是很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了,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不能不說這一個遺憾!
這本書包含了太多內容,涉及了太多方面,更是顛覆了我的很多看法??赐赀@本書,我思緒萬千,那就講講自己感觸較深的地方吧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說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說,比如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說,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我感到小說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栋茁乖樊斨?,寫小說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么地鎮靜;像鹿兆鵬家里,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么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后鹿子霖的死又是那么地窩囊,一切仿佛都是因果緣分。。
“紅軍”并不像電視里演得那樣。接受了許多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我才發現很多事并不能盡信書,太多的真相掩藏在短短的幾行鉛字背后,就像人死后一塊石碑就概括了他的一生,其實當中有多少故事,是非對錯,又怎能斷言得如此輕易。從書上可以看到,紅軍可并沒有共產黨給我們灌輸的那樣偉大。革命尚未成功,白靈反而被自己人給咬了,她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將白靈活埋,這犧牲真是犧牲的冤枉!好沒意義!
最初覺得,書中反映了在那個年代,人們愚昧無知的迷信著。封建文化腐朽和泯滅了他們的人性??墒呛髞恚矣种匦滤伎剂诉@個問題。我又覺得,經過不斷的洗腦,無神論的灌輸,現在社會的人已經無所畏懼。無所畏懼的一個結果是信仰的缺失,另一個結果是,我們已經不怕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做了壞事和自己是否會遭報應沒有必然聯系。過去的人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雖然沒有精密嚴格的法律體系,人們也本本分分的憑良心生活做事。
也許,封建主義也有其可取的地方,并非是一無是處。畢竟封建主義通知我們影響我們的時間最長,它的存在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一棍子把它打死未免有些走極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走極端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會比較合理吧。
書中還有一點讓我欣賞的地方:書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甚至可以說,白鹿村每個人都絕非善類,正值如白嘉軒也會干出偷換風水寶地,借人生子這種事。每個人都有陰暗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更多的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人物的復雜性由此而出,人物的形象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
總之,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不過,書中的一句原話倒是很貼切: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書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這是真理。真真切切。
白鹿原的閱讀心得篇2
就在不久前,《白鹿原》這本書剛剛讀完,結束后,最大的感覺是不舍和遺憾。不舍的是故事太精彩,不想結束。那遺憾的就是結局太過悲愴,讀完后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涌上心頭。
陳忠實,三個大字印在書脊上。他的書我是第一次讀,全書很長,并不是因為文章冗繁,而是因為每一章節的內容都及其富有真實性、戲劇性。全書人物很多,并不能直接說出誰是主人公,但這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具特色,都能充分地表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形象,早已烙印在心里。全書筆觸很犀利,凡是讀過一遍的人,都會認為里面有的情節是露骨的,描寫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也許正如陳老的文字一般無二。全書從頭至尾都散發著一種凄慘的感覺,看了之后,不免心情低落,以至于我每天都在為他們的命運擔憂,讓人身臨其境,想他們所想,愛他們所愛。
除此,小說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我喜歡“巧奪風水地”的算計和得意;我喜歡“交農事件”的豪邁與暢快。我厭惡“親翁殺媳”中的封建殘余未清除;我厭惡“饑饉爆發”時的伐神取水。讀后感·封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多么會剝蝕人心!愛與恨的交織,信仰與親情的糾纏,世風日下,骯臟的世道,使多少人墜入無底深淵。
說了這么多,還沒有具體介紹故事。本書所講述的是陜西省,渭河平原上一座小村鎮里所發生的人和事。白鹿原上有白,鹿兩個姓氏的家族,這也是全書的核心,寫的,便是白鹿兩家上下三代的爭斗。多少年過去了,白鹿原上王旗變幻,翻云覆雨,古老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和戰爭中顫栗。
全書講述了二十世紀初至建國初期的故事。一系列歷史線索就此展開,這也正是我喜歡它的另一個因素。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立意高遠,什么叫做深明大義,什么叫做家國天下,什么叫做父母兄弟,什么叫做真正意義上的《白鹿原》。
白鹿原的閱讀心得篇3
《白鹿原》是我看過的第二好的小說,第一好的自然是《平凡的世界》,兩者不同點在于后者側重于個人的奮斗,而前者側重于文化的揭露。下面就講講讀《白鹿原》的一些感想。
《白鹿原》的主題是民族傳統文化敘寫,這種文化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它有著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它又是殘酷吃人的宗法禮教。這種矛盾的兩面性在歷史的激蕩中不斷碰撞。而又融入每個人的性格特征中,很多人一方面想極力擺脫禮教的束縛,但又逃不出宗法的樊籬,這就是悲劇性的根源。
傳統文化的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最終沒落了,它成為了現代文明的障礙,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之后,更是在人們的思想深處被徹底清除了,封建糟粕是沒了,但我們民族的精華也沒了,我們沒有了信仰,沒有了道德,剩下的只有空洞的道德說教與現實的物欲橫流,我們的根在哪里?從這個角度講,《白鹿原》算是一部民族靈魂的尋根史。
下面來講講書里面的具體人物。主人公是白鹿村的族長白嘉軒。他是封建傳統宗法制度的代表。在他身上體現著宗法制度的兩面性。一方面是仁義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殘酷的宗法約束。白嘉軒一生沒有做過虧心事,做事光明正大,同時也有很多的仁義之舉。他的仁義正直被廣為傳誦。而在維護宗法制度方面又體現出他的絕情與殘酷。不讓黑娃與小娥進祖宗祠堂,對小娥與孝文的刑罰,最終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
朱先生應該是傳統文化神化的代表。如果白嘉軒是道德境界的話,朱先生已經到達了天地境界。作為關中大儒,他保持了傳統士大夫精神,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濟天下。面對脅迫,他堅持威武不能屈的節氣。他的聰明睿智,他的高風亮節或許就是傳統文化的理想人格吧。
書中還有幾個很重要的人物。他們是禮教的直接受害者。小娥的命運是一波三折。她作為郭舉人的小妾,其實是一個奴隸。在跟黑娃回到白鹿村后,受到了封建禮教的排斥,但是他們兩個堅持與禮教的斗爭。這一點必須要給予贊揚,他們的勇氣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人性與命運不會這么簡單,黑娃走后,小娥變成了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在鹿子霖的.唆使之下,他成為了宗族斗爭的工具,客觀上也是對禮教的報復,隨后等待她的自然是禮教的懲罰。她是斗不過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宗法制度的,最終也是死在了宗法制度之下。隨后的一場大瘟疫又好像是對宗法制度的報復。
孝文是書中經歷落差較大的一個人物。從族長繼承人逐漸淪為不孝子、乞丐。而后有逐漸成為營長直至新中國的縣長。他的墮落是禮教的約束的惡果,而他的重生又反映了什么呢?他的性格中有他父親的沉穩與老練,但缺乏他父親的仁義,所以最終走向了高位,但這個過程并不是完全光彩的。這是他性格決定的。
黑娃是我最欣賞的一個角色,他的經歷很豐富,國、共、匪、儒他都沾過邊,他最終的結局是被害死了,對于這個結果我很不能接受,為什么一個變好的人不能讓他善終。一方面反抗禮教,但又逃不出禮教的束縛,飛黃騰達之后也要回來祭拜祖宗祠堂。他后來變成一個好學的儒家學者,這點我不是很理解。他是一個復雜的人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任何現實主義小說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書中大的歷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國共合作,大清洗,內部肅反,抗日戰爭,解放戰中,到新中國成立。這些事件表現在白鹿原上就是經濟斗爭,黨派斗爭與宗法斗爭的攪合。白鹿原經歷了斗爭——恢復——斗爭——恢復的反復過程。復雜的斗爭最終體現的是文化的沖突乃至人性的沖突。每個人都是在人性、宗法與環境的三者之間抉擇。
《白鹿原》擺脫了階級斗爭思維的束縛,站在了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上,對文化與人性的進行了錯綜復雜的描述,這就是一部民族靈魂的尋根史。
白鹿原的閱讀心得篇4
靜靜地合上棕褐色封皮的《白鹿原》,我深吸了一口氣,微閉著眼睛,用命運繡下的民族秘史似乎就在我眼前。
小說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帶有鄉土氣息的一個個人物,陳忠實老先生用心血將他們寫活了!仁義大度的白嘉軒,斥退二十萬清軍的朱先生,恩怨分明的仆人鹿三,甚至那損人不利己的鹿子霖也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其實,《白鹿原》描繪的從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所經長達半個世紀的現實主義畫卷之中隱藏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
歷史不可能時刻都產生喜劇,總會有人被時間埋沒。《白鹿原》中這一點可以在字里行間表現出來。沒有人是絕對正義的,七情六欲不停地打擊著書中之人的防線?!傲x主”白嘉軒也有使用毒計的`時候,田小娥,鹿子霖,黑娃亦在善與惡之間徘徊,他們只是為了要活下來。就如同宗城評到“你很難對書中人物進行道德審判,或者圈定他們堅持何種信仰,保持何種立場,活著可能就是他們的立場。”在那個混沌之中的時代,舊秩序早已殘破不堪,而新秩序也沒有建設的時期,換作是我,我也會為自己而活!陳忠實先生通過他的文字讓我體會到了本是虛構的小說竟是如此真實!
《白鹿原》給我了不少啟示,鹿兆海因與白靈革命道路不同而分開,他的英勇抗日、浴血殺敵,竭力完成了老師給予他的任務,他也擁有野心,渴望權利,人何嘗不是分部去看的,這正是《白鹿原》教會我的—看待人與物須從多方面、多角度觀察了解。同時,《白鹿原》給我了前進的動力,生命之中會有許多困難與挫折,但是堅持著,努力著,就會戰勝一切,充滿希望地活下去!
每個人都會在自己孩提之時說,我如何如何卻不是你如何如何。因為人在當初總會以自己為中心,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得不融入社會這個巨大熔爐中,福禍被命運撥弄,而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白鹿原》將與我相伴一生,令我克制自己的欲望,使我盡力了解人的本性。我要活出自我,為自己而活!
白鹿原的閱讀心得篇5
用了五天的時間,看完了近五百萬字的《白鹿原》,然而在之后的幾天里,我依然被書中人物的命運而緊緊牽絆,仿佛親身經歷,無法淡化的人與事,只是一遍一遍的想,思索。
還記得看《穆斯林的葬禮》時,當看到埋葬韓新月那一章,我滂沱的淚水早已控制不住,哭,盡情的哭,用眼淚祭奠主人公那悲劇的人生。我選擇這樣的方式之后會覺的少許發泄過后的輕松,然而看完《白鹿原》,當合上書的一剎那,五味雜陳的感覺涌上心頭,說不上是痛苦,欣慰還是別的什么感覺,只是覺的在這部著作面前,任何的評論,任何的感慨都顯得力不從心,那樣的一種心靈感受已經無法用文字亦或語言去形容。是的,無法形容。
那個時代,人物的命運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被社會環境所限制,被自己的出身所限制,能做的選擇并不多,但是,不論哪一個時代,選擇做一個怎樣的人,正直的人還是偽君子,為國家大義而亡還是為小家私利而茍且偷生,這樣的選擇權永遠緊緊的握在人們自己手中。白嘉軒與鹿子霖這兩個“友好的敵人”同樣的社會地位,操著不同的處世經,必然得到生活不同的回饋:白嘉軒依然是人們心中正值睿智值得信賴的老族長,而鹿子霖卻在瘋傻了之后狼狽的凍死在自家的柴禾房里。白鹿原上兩個大家族之間的故事似乎演繹到這里就要結束了,然而我想,在每一個讀者心中,故事還在繼續……
作為一部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文學名著,《白鹿原》不僅向人們講述了兩個家族之間興衰成敗的故事,更為讀者描繪出一副____人堅持革命堅持抗戰的恢弘圖景,從軍閥混戰到國名大革命,從抗擊日本侵略到國共兩黨內戰,每段歷史中都融入了人物故事,融入了情感血淚,將歷史演繹成活物。也許這樣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而不再只是歷史課本上那些枯燥的線索或是單調乏味沒有血肉填充的骨架。歷史不應該站在俯視的角度去觀察,而應該是用自身的情感去體會,否則怎會“知古鑒今”,怎會“知興替”?我們看過太多為政治服務的歷史資料,它將我們對歷史的情感漸漸磨滅,然而一本小說一部所謂的野史或一段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卻讓那段失去的時空再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白鹿原》展現給我一個別樣的世界,濃郁的漢中風情,讓我十分懷念北方的家鄉。成長在白鹿原上的人們,淳樸踏實,平靜而又滿足的生活著,他們有堅定的信仰,有足夠的生的意念和毅力,對付那發生在以習慣長久的平靜的白鹿原上的一波又一波的侵襲和災禍,他們努力堅守著,信念,鄉約,還有那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觸犯道德底線的原則,他們是普通的中國農民,依靠土地為生的人們,有國人的善良淳樸,亦有國人的中庸與怯懦,對于人性的刻畫與把握,陳忠實在這部小說中演繹的淋漓盡致。
一部好的小說讓人們記住的不只是曲折離奇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而是永遠的收獲了一種對生命的感悟與熱愛!
【白鹿原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白鹿原的閱讀心得篇6
鹿兆鵬,鹿子霖長子,精明能干、睿智、一腔孤勇,在國民黨執政時,共產黨成了人人趨而避之的“怪物”,但是,他依然果斷選擇了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就是因為有他這樣的人,共產黨才能在國民黨的剿殺中存活下來,讓革命的火光不滅。父親逼婚,無奈之下娶了冷先生之女冷秋月,秋月死了以后,他在執行任務中與白靈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后期,他組織召開會議,動員民眾抗日,并策劃滋水縣保安團起義。即使在白鹿原上的革命取得成功后,他仍然堅持作戰,隨部隊一直打到新疆去??梢哉f他的一生都交給了中國革命事業。
白靈、鹿兆鵬、鹿兆海這三個青年男女為了國家統一、百姓安居樂業的偉大信念而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的愛國青年,三個人身上的愛情故事給那動亂的年代增添了花一樣的美麗,雖然這美麗也像花兒一樣脆弱,花兒一樣渺小。
朱先生,白嘉軒姐夫,似圣人一般:一席話使一城百姓免遭兵革涂炭;年饉時主持粥場恩澤百姓;窮畢生心血編撰縣志,使后人有史可考;發表抗日宣言,視死如歸……他雖是儒者,卻不迂腐!
黑娃,白家長工鹿三之子,小時候便“野性”十足,長大后更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到城里去,正是由于他在文化知識上的欠缺,使他少了封建宗法制的束縛,多了一份自由,多了反抗。外出做工時遇到了田小娥,并將她帶回了白鹿原,但是白鹿原人們的封建思想又怎會接受一個來路不明的女人呢?黑娃小時候就說過“我嫌稼軒爸的腰挺的太硬太直。”更是在他當“二當家的”時,唆使手下到白、鹿兩家去打劫,并打斷了白嘉軒的腰。他帶領自己的“弟兄們”最終歸順保安團。
每次讀白鹿原這本書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曾經想,如果沒有革命,中國將會有多少像白鹿村一樣的村子會和往常一樣秩序井然、和睦,有著開明的族長、完善的鄉約,村民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