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10篇
《我不是藥神》以出色的題材,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1
最近朋友圈和娛樂新聞都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在看了不少的影評之后我也拿著爆米花坐進了電影院。雖然對電影的大概內容已經知曉,但在看到最后的時候還是哭得稀里嘩啦。戳爆我淚點的是小黃毛彭浩死的時候,程勇對著曹斌吼的那句:“他才20歲,他只是想活著,他有什么錯?”還有老太太拉著曹斌說的:“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我們每個人都有活著的權利,卻又對生命無可奈何。張長林說他買了那么多年的假藥,見到的最多的病是窮病。因為窮他們買不起藥,又因為對生命的渴望他們想要買到藥,所以無論是張長林的假藥還是程勇的走私藥最后都成了他們的救命藥。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程勇的藥上面,朋友圈里大部分人的評論也是圍繞著生命、生病、藥和錢進行的。然而在看完之后在回想記憶中的片段,真正打動我的卻是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內容。
呂受益帶程勇去他家看他的兒子,他說剛查出自己有病的時候兒子還在媽媽的肚子里5個月,當時他只想死,可是兒子出生之后他就不想死了,他想等著兒子叫他爸爸。現在他和程勇一起賣藥,有錢了也有藥了,他說如果以后兒子結婚早的話,他還有可能當爺爺。看到這里的時候,心里覺得暖暖的,雖然知道程勇走私藥是不對的,但卻讓那么多人看到了希望,這世間的對與錯究竟該以什么來衡量呢?
另一個片段是小黃毛彭浩死了之后,程勇去到他住的地方拿著的那張已經不會被使用的車票。彭浩之前說他不會再回去了,因為家里的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本來他就是因為不想拖累家人才跑出來的。但是后來他有藥了,有救了,所以他剪掉了小黃毛,買了車票。或許他壓在桌子上的照片中一家三口笑容燦爛的在一起的場景很快又可以再現了。可最后因為警察的追查,為了保程勇,他還是沒能回去,永遠的回不去了。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對和錯?程勇走私藥是錯的,卻讓那么多人看到了希望,病情得到了控制甚至生命得到了挽救。彭浩幫著程勇賣走私藥是錯的,卻幫助了那么多病友。最后程勇被判刑的時候,道路兩旁都是前來送行的病友,車子經過的地方他們全都取下口罩。就連押送程勇的警察也為之動容,將車速降低。
我想是非對錯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只要秉持善念終究會得到善果。就如同電影最后,程勇得到了減刑,且藥的事情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化進了醫保。這便是最好的結果。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2
徐崢不愧為一代名導,他的喜劇總是這樣娛樂,這樣獨特,這樣高深,這樣奇妙,這樣誅心。尤其是今年的大作—《我不是藥神》,除了票房高賺之外,更是口碑上佳,直擊人心。
《我不是藥神》中徐導演繹了一個名為程勇的藥販,他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油店老板,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名聲赫赫的“藥神”,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實現了人生的逆轉。程勇之所以成為大名鼎鼎的“藥神”,正是因為他一躍成為了一種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而這種藥不但價格昂貴,更是有價無求,十分難得。可是,令人欣慰的是,叫人欽佩的是,程勇并沒有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丟失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善良,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人性。當他設身處地的進入白血病這一個群體之后,他真正成為了一個“藥神”,他開始為病人著想,為病人爭取機會,即便自己深陷牢獄之災,也在所不惜,在所不辭。
當然,程勇的蛻變叫人拍手叫絕,但是除了程勇之外,無論是正義的警察曹斌,還是重病患者劉思慧,都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辛酸,也讓我們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了解了什么是現實,什么是現狀。試問,這樣大膽反映社會的影片,這樣直接觸碰人性靈魂的佳作,怎不叫人產生共鳴呢?
徐導的作品就是這樣,讓我們在歡樂中感受辛酸,在不幸中體會痛苦,在絕望中感受希望,在跌宕中領會人生,在坎坷中得到升華,在心酸中得到啟迪。
但是,我知道,徐導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感慨,一陣的討論,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長久的反思,永遠的思考。為何印度的仿制藥這樣昂貴?為何走私的藥販這樣肆無忌憚?為何窮苦的人們這樣可悲可泣?為何悲哀的患者這樣可憐無措?再者,為了解決白血病人用藥的現狀,國家該制定什么樣的法律?政府該執行什么樣的方針?醫院和藥販該保持什么樣的仁心?病患和家屬該秉持什么樣的態度?
總之,《我不是藥神》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歡樂,更多的是關于人性的思考和反思,但愿每一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得到關于自己感悟。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3
《我不是藥神》的票房已經達到了二十八億元。為什么票房那么高?看了影片后我才知曉答案。
聽了《我不是藥神》這個名字,我想到了許多。是,我們都不是藥神,無法治療某些不治之癥。
徐崢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名走私犯,關谷神奇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他來找徐崢,讓他幫忙走私一批貨物——格列寧。格列寧是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藥,這種藥在中國的價格非常貴,一般人是買不起的。可是在印度有一個廠家也造出來了這種藥,價格僅需幾千元。徐崢不愿意,因為走私犯法。關谷神奇走出店之前的一句話震撼到了我:“等藥救命!”他是微笑的,那是強忍出來的微笑。所有得不治之癥的人都需要治療,就算無法徹底治療,能活一天,是一天。
假如我是一名白血病患者。我一定抗議:這藥是救人命的!不是用來發大財的!世界上那么多人命需要救,你難道要袖手旁觀?你要知道,這藥一瓶好幾萬元呢!
如果中國真是那樣的話,那我寧愿到印度買藥!當徐崢被抓走時,所有白血病患者目送他,他雖然賣的是假藥,可是他給了所有白血病患者希望,盡管希望渺小。
人人都想好好活著,可是這種天價藥,讓白血病患者的希望破滅了。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4
“我不是藥神”,簡潔明了的五個字。
這部去年暑期大賣的電影著實讓我知曉了白血病患者的無奈與痛苦。他們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掙扎著,等待著藥物或死亡。
程勇,一個可以說一事無成的失敗者。但他卻給了病人希望,帶來了能救命的廉價格列寧。
有天,正苦惱于房租,程勇被呂愛益找到。呂愛益面色慘白,雙眼凹陷,瘦得只有臉上的口罩最為顯眼。他想請程勇到泰國走私格列寧。程勇同意了,為了錢。
鏡頭一轉,切換到了生產瑞士格列寧的公司門口。成群的白血病患者占滿了空地,也是一片片白色口罩。當見到領導,他們舉起抗議牌,向生產商抗議,3.5萬元一瓶的藥價,根本不是救命。可西裝革履的經理說這樣的價格是合理的。
這吸血鬼般的續命藥以及生產商口中的合理,在我們得知五百元的進口價后,便成了赤裸裸的諷刺。可又能怎么辦呢?沒有別的選擇。
即便程勇五人向泰國進藥后能救很多人,但每個城市都有數不清的人需要這種藥!而程勇他們,此時倒是開始轉運,鈔票大把大把地收。那邊,程勇的小舅子曹警官早已接到命令,并查到了泰國格列寧。
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黑暗與不忍。警局領導在得知藥沒問題后的反駁,不由得讓人想起他與藥商的談笑;老太太緊抓住曹警官的手滿臉淚痕說“我想活,行嗎”,懇切的語氣令人心痛。程勇五人也經歷了爭吵、散伙,但迎來的是呂愛益的死亡。重又拾起的,不僅有500元一瓶的格列寧,還有發自內心的善良,泰國老板的極力配合。程勇面對1500元售價時說的一句:“我們賣500元,剩下的我來補!”面對警察,小黃毛彭浩一力抵擋,卻被車禍奪走了年輕的生命。
導演用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不易。
程勇呢?坐牢了。一次交易時被發現,給他帶來了三年牢獄之災。可一路上,街道旁站滿的病人,被摘下的厚重口罩,還有出獄時的一臉輕松,都在告訴我們,他是對的。
那是20__年,而今日的中國已變得美好,無數的醫療政策被發布,無數的病人被治愈,無數的希望在誕生。
沒有人是神,有的只是善良的心。程勇也不是所謂的神,他一開始也不過是為生活所迫罷了。但后來,他放棄相對滿足的生活去救人,這就是人性的神奇之處,會痛、會樂……
這部電影,某種意義上會救更多的人,它以一種詼諧但沉重的風格,教會我們人生的苦難和善良的偉大。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5
電影內容主要反映的是白血病患者群體的生存狀況以及進口正版藥貴,盜版藥盛行的社會醫療問題。
在這部影片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那位老婆婆拉住警察說的話,她說:“警察同志,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嗎?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那種祈求和無助的眼神,讓所有人不忍,流下淚水。
另一個片段是一年后走投無路的呂受益老婆找到程勇,說呂受益因為沒錢沒藥而割腕自殺,幸虧搶救及時,此時呂受益已經病入膏肓,高昂的醫療費只能拖累這脆弱的家庭,看著老婆在病房走道抱著幼小的孩子時,他決定放棄生命,不再拖累他們了,于是跳樓自殺了。對于患者來說,痛苦的不止是承受苦難的病體,更是親眼看著親愛的家人因為自己陷入水深火熱當中的自責。
這部電影最讓人揪心的地方是,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無奈。站在病人的立場,自己患了病,家里又窮,但是窮就可以違法嗎?可是吃不起正版藥的患者不吃仿制藥就會死,為了活下去就只能吃效果相同的仿制藥,他們僅僅只想活下去,這難道有錯嗎?
站在藥品生產商的角度看,一種藥從研制到上市要經歷數年甚至數十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只有在投入市場后才能盈利。
再從法律的角度看,觸犯法律就是要接受審判,法律就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其職能就應該是嚴格依法辦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雖然程勇站在了道德的最高點上,但法不容情,對于販賣藥品這種罪行,終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這部電影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思考,也有太多情節讓我們感動,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有白血病,還有不計其數的各種癌癥,病痛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痛苦,也只有在醫院里才能看到社會最真實的無奈,那里有嬰兒的啼笑,也有失去親人的悲痛,仿佛生與死都在這里更替。我們生而平凡,對在醫院忍受著病痛的人群來說,這種平凡確是最可貴的。
感恩我們擁有的'寶貴生命和健康。感恩為這個世界的美好負重前行的每一個人。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6
警車在慢慢地向前行駛,街道兩旁全是為勇哥送行的人……《我不是藥神》已經落幕了,可影里感人的片段卻不斷在我腦海里浮現。
陳勇是位賣印度神油的中年大叔,因為經營不善,他過得很潦倒,老婆也和他離婚了。正在他焦頭爛額的時候,慢粒白血病人呂受益找上門來求他去印度帶回一種叫格列寧低價特效藥,陳勇沒有同意,因為販賣假藥要坐牢。可是他老婆出國要帶走唯一的兒子,父親也因為病重住進了醫院,再不醫治將要離開人世,而且由于無錢交房租,房東把店鋪的門也給鎖上了,最終陳勇同意了呂受益的請求。他進來了藥然后賣給慢粒白血病人,賺了不少錢。但是假藥販子張長林威脅他,他只好將藥品代理權轉給了張長林。后來看到那么多需要便宜藥的可憐病人不斷死去,陳勇橫下心來再次販藥,最終落入了法網。
看完電影,我很難受,那么多人得了可怕的慢粒白血病,他們和家人承受著無法想象的痛苦和折磨,要是沒有病痛該多好啊。還好電影最后告訴我們,現在治慢粒白血病的藥已經進醫保了。
我喜歡電影里面的主角陳勇,他非常善良。他經營的保健品藥店生意不好,再加上父親得病也需要錢來醫治,所以就鋌而走險,從印度進了一些格列寧回來賺錢。可還是有些病人買不起,陳勇給病人都打了八折。很快,他賺了一些錢。可是賣假藥的藥販子張長林威脅他讓交出代理權,否則就要舉報,他只好同意了。后來已經成了服裝廠大老板的陳勇看到慢粒白血病人吃不起藥不斷死去,良心受到譴責就又販賣格列寧,但是這一次他不為賺錢,而是為了幫助病人。原本一瓶進價兩千塊錢的藥,他只賣五百元,然后自己倒貼一千五。最終陳勇因為觸犯法律被抓了。但是在警車押他去服刑時,所有幫助過的病人們都在馬路旁為他送行。
看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我覺得陳勇是個善良的人,他雖然是個商人,卻比那些為了賺黑心錢的商販高尚很多。他為了幫助病友倒貼錢,為了幫助病友鋌而走險,他盡了他最大的能力在幫助那些病人。我想,如果世界上多一些這樣的人,我們一定會覺得更加溫暖,更加幸福的。
勇哥,你雖然是個普通人,卻是那樣的善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一個大英雄!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7
在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下,我懷揣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觀賞這部人人稱贊的作品《我不是藥神》。
隨著樂曲的激情開場,一幕幕場景在我眼前鋪陳開來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印度小王子神油店里,一個上有病父無錢籌措藥費醫治,下有幼兒無經濟能力撫的“小人物”程勇,因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至此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從社會底層的小市民一躍成為受人尊敬的“大英雄”。
電影前半段內容里不乏各種笑點,但從后半段開始,劇情急轉直下,我的心情逐漸變得壓抑起來。當我聽到那個假仁假義的騙子醫生,張程林所說的那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我的心里升騰起莫名的怒氣,這就是真實的社會,這就是世界的背面。一邊是“他才20歲,他想活著有什么錯”,一邊是能把家吃空的漫天藥價,我的心里就像堵著一塊石頭,硌得難受,喘不上氣來。無數個患了這種病的人,就因為這個天價藥,吃掉了存款,吃掉了房子,甚至吃掉了家人,為了活下來而買“假藥”吃的他們有什么錯,可是如果所有人都去購買“假藥”那么還有誰愿意來研究制造正版藥,醫療事業又如何進步呢?到底是誰的錯呢?
這是一個曾經真實發生的事件,盡管這部影片中充滿了悲傷和憤怒,但是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推動了醫療事業的改革,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點就是以凸顯出它巨大的意義。
看完電影后,影評上眾多觀眾都痛罵醫藥公司吃人血饅頭,這也是我認為該片唯一的遺憾,因為每種新藥的誕生,背后通常都是數十億上百億的資金投入和幾十年的研發時間,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
這部電影最走心的就是沒有塑造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生活中還有很多不被照顧到的空間,我們需要“程勇”這樣的無名英雄,更需要《藥神》這樣彌足珍貴的電影,他邁出的那一小步,就是承載未來無數希望的微光。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8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本片講述了程勇為了給父親治病只好答應呂受益去印度帶回了天價藥(格列寧)的仿制藥“印度格列寧”,而在販藥的過程中,他又認識了劉思慧、“黃毛”等人。后來因為警方的調查,他放棄了,將購藥途徑告訴了假藥販子張長林。一年后,他已轉行成服裝廠廠長,這時候他得知了呂受益自殺的消息,他終于幡然醒悟,重新販藥,這一次,他不是為了盈利,而只是為了救人。最終,他被抓獲,卻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有四個鏡頭讓我記憶深刻。
第一個讓我觸動的鏡頭是:一位老奶奶睛眶紅紅,嗚咽著懇求曹警察:“求求你們不要再追查印度藥了,行嗎?正版藥4萬塊錢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才五百塊錢一瓶啊!你們說他是為了賺錢嗎?”
第二個鏡頭:“黃毛”為了保全程勇,自己開車吸收警方注意,最終死于車禍。程勇激動地質問曹警察:“他才20歲……他想活命有什么罪?”曹警察因為這件事內心受到觸動,放棄了調查,甘愿接受處分。
第三個鏡頭:在程勇被抓時,他用車擋住了警察,看著病人們拿著藥消失在轉角,他好像松了口氣,至少這些藥還可以救一些人。
第四個鏡頭:在程勇被送往監獄的路上,所有受過程勇幫助的病人和他們的家人都來給程勇送行。
或許一開始,程勇是為了賺錢,才去販藥,但最后,他每月都能盈利幾十萬,卻為了救人,用2000元購進的一瓶藥只賣給病人500元。他說:“就當是還他們的。”程勇和病人們的心被緊緊連在一起,病人們為了程勇不惜生命,不惜坐牢,程勇為了病人們冒著巨大的風險給病人購藥,他將兒子送到國外,好像是做好了準備,繼續幫助更多的人,他已無暇去考慮自己。
還有張長林說的一句話:“我賣藥這么多年,發現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窮病”真的是一種病,但它不是一般的病,是心靈上的疾病。大多數人認為,只要變得富有了,這病自然就好了。于是當下絕大多數人都將“變得有錢”作為人生的追求,可有了錢又怎么樣?雖然沒有錢確實不行,可錢也不是萬能的。真正的“窮”不是沒有錢,而是精神上的不富裕。
最后,我想說,程勇不是藥神,卻幾乎是藥神;病人們沒有奢望,他們只想活命。活命有罪嗎?我不知道該質問誰。法律無情,人有情,但或許再大的情也不能縱容任何人犯法。活著艱辛嗎?那是一定的。我愿所有人不畏艱辛,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甘命運,莫負此生。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9
好久沒寫博客了,生命中的瑣瑣碎碎都隨著理想一起成長。生活中的點滴感慨總來不及記錄便隨風而逝。只有聽過一首讓自己思緒萬千的歌或者看過一部感慨良多的電影才會禁不住想寫些什么,整理那些起伏心情。
看完《我不是藥神》,心里總是蹦出人生除了生死,皆是小事這句話。在生死面前,人是顯得那樣的卑微,對一些人來說只是活著就已很艱難,那還顧得上什么尊嚴。人生一世,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都希望能有尊嚴的活著,眾人熙熙皆為利來,眾人攘攘皆為利往。然而,我們忙忙碌碌,努力經營的一生,不及老天爺的一次剝奪,生命中的一場大病。
影片大部分時間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來描述著勇哥從一個牟利的商人到一個用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幫助病人的人。然而即便是如此,警察局長的一句法大于情便讓這一切戛然而止。那么法是什么,是秩序,是無論你生死依然要遵守的秩序。想要社會穩定或許是應該要有秩序,可是有時候我們管不了那么多,我們只想要我們愛的人能好好的活。簡說:人生而平等。現在來看更像是個虛妄的假象。
影片中呂受益的死,死的那么的無奈和悲涼,想到他死前看著妻兒的那一抹微笑,想到他看著孩子對勇哥說我就想聽他喊我一聲爸爸,依然忍不住淚眼婆娑。如果有希望他不會不活,但他選擇自我了斷,因為這樣于他于他的妻兒才是解脫。而黃毛的死又是那樣的粹不及防,一個二十歲的青年,因生病放棄了希望,怕拖累父母便不再返鄉。然而當他重拾希望,剪掉頭發重新開始,準備回家看父母時,卻不知生命中大大句號已近在咫尺。
看完電影,很想控訴,卻不知該控訴誰。或許編劇就是想通過這些殘忍的橋段,讓我們看清生活的真相,以至于我想說的一些愿望的話都像是一種偽善。似乎我們能做的事,本就那么的有限,只能珍惜當下,珍惜擁有。
片尾曲好聽《只要平凡》:也許很遠或是昨天,在這里或在對岸,長路輾轉離合悲歡。人聚又人散放過對錯才知答案,活著的勇敢,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在心碎中認清遺憾,生命漫長也短暫,跳動心臟長出藤蔓,愿為險而戰。跌入灰暗墜入深淵,沾滿泥土的臉,沒有神的光環,握緊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有一天也許會走遠,也許還能再相見,無論在人群在天邊,讓我再看清你的臉。任淚水鋪滿了雙眼,雖無言淚滿面,不要神的光環,只要你的平凡。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后感篇10
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一部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趁著休假陪老爸一起來看看。還特地做好心理建設,希望不要哭。果然是很有用的。
也許期待太高,真的看完之后反倒沒有感覺很深了。
除了對中國醫療體制的問題外,我所看到的是生本能和死本能兩個問題。
雖然我知道自己也許太冷酷了,但是如果真的因為生病而傾家蕩產的話,我覺得這樣活著也真的太沒意思,自己的痛苦無法解脫還會給身邊的親人帶來苦難,貴價藥天價藥這種,那也只不過是一種續命的手段,只是一種生本能的反應。
也許是因為我現在沒有太多牽掛所以才會這么說吧。
不過這部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被點名很多的王傳君外,還有一個叫章宇的演員。
起先真的覺得就是一個小人物,但是從他剃了寸頭后我發現他長了一張能讓人記住的臉,他在電影里雖然臺詞不多,但是他的眼神肢體都變成了比臺詞更有力的表演。
之前老奶奶和警察對話的那一段我心酸了,聽到王傳君清創時的痛苦慘叫,我倒吸著冷氣。但是在黃毛逃離警察追捕后被車撞死的那一刻,我差點落淚了。
我喜歡這樣的演員,他演著別人如同自己一般,生活中又是那么的低調。
這樣的選擇很自由,我也很羨慕。
也許錢不多也不穩定,但是灑脫無拘無束,才能把人物刻畫的更加真。
希望他能有更多的作品吧,我會關注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