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
有很多關于名人熱愛祖國的故事。當我們寫作文時,我們可以使用它們。我們來看看那些熱愛祖國的名人們的事跡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篇1】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鄭成功收復臺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篇2】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名人愛國故事》。它的主要內容是講周小時候勤奮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天的任務當天要完成,以及當了國家以后勤奮治國、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并在記者招待會上,巧妙回答外國記者提問,維護國家尊嚴的故事。
由此我想到,小時候認真學習,勤奮讀書,并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功課,才能為將來的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功底。
身為,他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他工作認真勤奮,生活儉樸,為國家節約每一分錢,關心國民的生活。他還機智幽默,處變不驚,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在外國記者招待會上,妙語連珠,讓那些記者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如外國記者提問我國銀行有多少資金,既譏笑我國貧窮,又在刺探我國的國力,風趣地說是18元8角8分;外國記者問我們中國人走的路為什么要叫“馬路”,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周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一位美國記者看到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便問為什么要用美國產的鋼筆,周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我們要向周學習,學習他的認真勤奮的學習態度,積極學好每一門功課,尊敬老師,孝敬父母,關心同學,勤勞儉樸,做一名優秀的好學生。
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篇3】
1947年,剛剛36歲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終身教授。這是一個很高的榮譽,它預示著錢學森的優厚待遇和遠大前程。
美國為什么如此器重錢學森呢?因為他是美國研究航空科學最高專家馮·卡門的優秀學生,是美國最早研究火箭組織——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究小組的5成員之一。
在馮·卡門的指導下,火箭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錢學森顯露出卓越的才能。一項在航空科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學公式:即著名的“卡門——錢公式”誕生了。這是由馮·卡門提出命題,錢學森做出結果,至今仍在航空技術研究中廣泛使用的一項公式。
然而,當錢學森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后,這個每時每刻都在想念祖國的科學家,頓時沉浸在極大的喜悅之中。錢學森在美國已經生活了10多年,又被譽為是“在美國處于領導地位的第一位火箭專家”,金錢、地位、聲譽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可以放棄在美國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他還對中國留學生說:“祖國已經解放了,國家急需建設人才,我們要趕快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祖國的建設中去。”
錢學森準備返回中國的決定,引起美國有關方面的恐慌。他們認為:錢學森的專業技術如果帶回去,中國的科學技術將高速度前進。美國海軍的一位領導人曾對美國負責出境的官員說:“我寧可把錢學森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錢學森至少值5個師的兵力”。
錢學森的回國計劃受到嚴重的阻撓。美國官方“文件”通知他,不準離開美國。本來,他的行李已經裝上了駁船,準備由水路運回祖國。可美國海關硬說他準備帶回國的書籍和筆記本中藏有重要機密,誣蔑錢學森是”間諜”。其實,這些書籍和筆記本,一部分是公開的教科書,其余都是錢學森自己的學術研究記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天之后,錢學森突然被逮捕,關押在一個海島的拘留所里,受到無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員每天晚上隔10分鐘進室內開一次電燈,使他根本無法入睡。錢學森的遭遇,引起加州理工學院中堅持正義的同事和學生的同情,在他們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強烈抗議下,美國特務機關被迫釋放了他。可對錢學森的迫害并沒有停止,他們限制他的行動,監視和檢查他的信件、電話等。盡管有種種限制,但錢學森沒有屈服。他不斷地提出嚴正要求:堅決離開美國,回中國去!
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篇4】
梅蘭芳是我國京劇演員。京劇又是我國戲曲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劇種。梅蘭芳從小學戲,靠勤學苦練和勇于實踐,很早就成了名,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他不但藝術精湛,而且有愛國思想,立志要把京劇介紹給外國,在世界上宣傳中國傳統藝術。
1919年以后,梅蘭芳先后到日本、美國、蘇聯等國家訪問并演出。他以精采的表演和東方人的氣質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受到熱烈歡迎。許多外國人第一次見到中國戲曲的表演,非常新奇。電影大師卓別林,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和梅蘭芳會面,結成好友,對中國戲曲給予很高評價。國外有些人還把中國戲曲藝術和歐洲戲劇兩個流派稱為世界戲劇三大體系。梅蘭芳為中國戲曲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貢獻。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梅蘭芳受到了日本人的監視。日本人要求這位世界馳名的中國演員出來演出,好美化他們的侵略行為。梅蘭芳拒絕了。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態度,留起了胡須。因為他是旦角演員,留胡子意味著將不再登臺表演。為了祖國的榮譽,他寧愿割舍了藝術生命。這一愛國行為,受到了普遍贊揚,為中國人爭了氣。
愛國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篇5】
1989年11月12日,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
茅以升是江蘇鎮江人,早年留學美國,獲工學博士學位。他1920年回國后,曾任河海工科大學、天津北洋大學校長。1933年至1937年,他主持設計建造我國第一座鐵路大橋——錢塘江大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唐山工學院院長、中國橋梁公司總經理、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他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歷任中國交通大學校長、鐵道部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協會高級會員。1982年他被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外籍院士稱號。他1952年參加九三學社,長期擔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是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二至六屆全國政 協委員。1987年10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30年代,他主持設計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近代化鐵路公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50年代,在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過程中,他擔任中外專家技術顧問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為這座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貢獻了自己的技術、經驗和智慧。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設中,他擔任人民大會堂結構審查組組長,周恩來總理指定由他審定設計方案并簽字,承擔保證人民大會堂安全的責任。1978年,茅以升主持修撰了《中國古橋技術史》,對我國古橋建筑從技術上作了總結。他主持鐵道技術研究所和鐵道科學研究院長達30年之久。為我國鐵路運輸生產建設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