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單身人口超2億的人數
中國單身人口超2億的人數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2023年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達到2.4億,超過7700萬人獨居。2023年,中國結婚登記數據為813.1萬對,這是在2023年跌破1000萬對大關后,再次跌破900萬大關,也是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為2013年峰值的60%。
大數據表明,女性認為,結婚不是必選項,但對于男性來說,經濟條件則成了結婚前最難越過的一道坎。提到結婚,買房、買車、準備彩禮、婚禮費用、未來養育孩子的錢,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因此有人說,嫁給一個人,就相當于嫁給了一個家庭,所以結婚前一定要看對方的家境。這話的確不假。可看對方家境,除了要看對方的富裕程度,更重要的是看看對方父母的為人處世和相處模式。
單身人口2.4億是幾歲到幾歲:
單身男女第一次相親年齡不到23歲,近一半有95后的相親經歷;平均5次相親就能遇到愛情;90后戀愛經歷不到2次,95后平均空窗期2年以上;兩個月是追求黃金愛情的時間
由于性別失衡,男性人口絕對過剩,有幾千萬男性被動單身;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思想的解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主動單身。《中國統計年鑒2017》,根據抽樣比例,估計2016年20-49歲男性比女性多1338.35萬。此外,2016年未婚人口總數為2.18億(男性1.29億,女性8900萬);離婚總人口2199.28萬人(男性1244.32萬人,女性954.96萬人),中國單身總人口已達2.4億。
參考國外的比例,未來單身人口將達到4億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思想的進步,家庭在個人生活中的作用會逐漸減弱。在這個崇尚自由的時代,當性、生育、財產的功能逐漸脫離婚姻,婚姻的束縛越來越難以承受,離婚、主動單身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選擇。
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的相關統計就是以上內容,我們再來看看哪里單身人口最多:
中國有2.4億單身成年人口,職場單身率最高的城市是海口
單身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中國有多達2.4億單身成年人,其中有7700多萬成年人獨居,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9200萬。單一人口甚至比英國,德國和法國的總人口還要多
根據蘇寧金融學院最新發布的《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單身人口已經占到瑞典,的51%,美國成年人口的45%,日本的32.4%,韓國的23.9%
越來越多的家庭變得單身。根據民政部,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增加到2013年的14.6%,獨居的單身人數也在增加。2015年以來,一人戶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上升到16.69%。城市方面,分散在一線和新一線的單身青年分別占29.7%和26.4%,合計占50%以上。在其中,高管團隊的員工人數最多。
單身人口2.39億單身原因
專家:年輕人普遍缺乏談情說愛的能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簽約心理咨詢師鄭莉接受“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單身人群越來越龐大。《中國統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15歲以上單身人口約為2.39億人。并且,我國年輕人婚育年齡普遍推遲,《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顯示,2020年我國的平均初婚年齡28.67歲,比2010年的24.89歲增加了3.78歲。
這屆年輕人為何不婚不戀?前述調查顯示,社交圈子固定(50.7%)位列第一,其次是宅、不喜社交(47.5%),排在第三位的是不善表達自己(46.0%)。此外,還有閑暇時間被網絡世界侵占(44.7%)、交友渠道有限(43.4%)、不懂怎么和異性相處(41.7%)、工作忙沒時間(29.3%)等。
鄭莉認為,年輕人戀愛的三大攔路虎——社交圈固定,宅、不喜社交,不善表達——都與現在年輕人情感教育缺失有關。長久以來,我國教育制度以智力學歷教育為主,戀愛課、性教育課等情感教育課程缺乏。情感教育是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情感引導、情感表達和情感調節的全面性情商能力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情感關系,促進其情感智慧、情感溝通、自我認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全方位提升生命幸福感和滿意度。
現在,年輕人普遍缺乏談情說愛的能力。他們從小到大學培養的都是各種“生存”的能力,而與戀愛、情商等相關的知識灌輸極少。孩子的社交、表達,乃至與異性溝通、矛盾處理等能力,應該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到了初、高中進一步強化。由于情感教育被忽略,年輕人往往面臨“上學期間父母禁止戀愛,畢業之后父母催促結婚”的尷尬局面。
此外,隨著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等普及應用,年輕人越來越習慣在社交媒體等線上互動。面對面交流的減少,影響年輕人對社交情景的感知、觀察與理解能力,妨礙共情能力的發展,阻礙社交技能的提升。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加劇了有些人的面對面社交焦慮、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