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在姥姥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勞的人,她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總是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回到家換好衣服就進廚房,做好飯媽媽已是滿頭大汗,晚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任勞任怨地做家務,做完之后還要為我檢查作業,輔導功課,媽媽不愧是我們的勤勞榜樣。
在姥姥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學會了勤勞,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有時候還幫助媽媽收拾餐桌,洗碗減輕媽媽的負擔。
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勤勞之風飄進千家萬戶!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2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小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的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子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我的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我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家風、家訓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我,使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進取,揚帆遠航。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3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把勤于學習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常態任務。圣賢由學而成,才能由學而得。一個政黨會因學習而強大,民族會因學習而富強,同樣,家庭會因學習而不斷進步和發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開始從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學習和工作的實踐中長期培育而成。古往今來許多有識之士,無不重視以文化人、以學治家,把個人的修身立業與培養良好學習家風聯系在一起。從小就養成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才能不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氣質風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古人說:"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黨員干部不僅要做勤于學習的表率,還要激發家庭成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通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這樣也能使良好的學習家風薪火相傳。
"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把甘于清貧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價值追求。是為子女留下萬貫家產,還是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檢驗黨員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風的重要標志。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女謀"的名句留傳后世。事實說明,家財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懶惰心理,扼殺創造精神,這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極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為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為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于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儉以養德"之說。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唯有從小就接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驕嬌氣。節儉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現實中,有的黨員干部就是從追求奢侈生活開始,逐漸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要自覺遠離奢侈欲的誘惑,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思想,不僅自己要以儉為榮,還要讓子女過過窮日子、苦日子,使他們真正把節儉作為一種意識,嵌入靈魂深處,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成為生存智慧的理性選擇。
"堂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于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以歸屬感,成為人們內心情感最柔軟的一部分。正因為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易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易在親情面前突破。對家屬子女管理不嚴,常常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干部要自覺把好作風貫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丑、榮辱的界限,對枕邊風善而從,惡而棄;對子女的不正當要求,要堅決予以拒絕。同時,"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專一;要求家人潔身自好,自己首先要遠離低級趣味。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追求進步的家庭,一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4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里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觀》。
家風家訓家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家風,是家族精神的體現,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已經成為最基本的社會單元。但是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助手。家風好比“綱領”,指導和規訓著每一位家庭成員的生活和行為。好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風映射出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民族禮儀乃至民族的精神。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和紀律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人們所說“一個不遵守紀律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自由的民族,一個不遵守紀律的學校,到最后,只能是一盤散沙。軍隊是最有力的集體,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有槍有炮,最根本的一條是他們有鐵的紀律,而且對違反紀律的人絕不姑息。那么,我們的學校也是如此。我們作為學校的一員,更要明白紀律的重要性。遵守校規校紀,就是為學校的發展盡一份力。
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就餐時自覺排隊,尊重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不亂做小動作,不看與學習無關的書籍;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嚴格按照學校規定,不做違紀的事情。
家風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風氣,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風氣。我們要銘記家風,遵守校規,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踐行社會的價值!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6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身為中國人我們為之深深自豪。家風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分再上下5000年的長河中流傳至今,家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我相信在每一個家庭中每個家族的家風都是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意識的改變,傳統大家庭在現代社會中崩土瓦解,家風一詞離我們似乎異常遙遠,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應該繼承和發展,凝結在時代中的深厚家風。讓家風這棵小樹苗在我們的愛護下更顯茁壯。
湖南省瀏陽市沙市鎮北央田村的一面博士墻吸引著我的目光,我的注意墻上掛著村里考出去的博士生的照片和簡介,這個秧田村1228戶人家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數百位碩士,這令我驚訝不已,一個村莊憑借了什么才能有這么多的博士?是有什么秘籍嗎?其實我覺得秘籍也是有的,我想就是因為其勤懇重讀的家風傳承綿延濃厚的鄉賢文化和獎學金獎狀生聚優師的激勵政策,秧田村所折射出來的是鄉賢文化,是一個個家庭所呈現的家風文化。
總有一些這樣的人,張建華身為山東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卻知法犯法,他的兒子曾違反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五名條例被火箭提拔其人其事。正應了那句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話。令人唏噓不已,感慨不已,如此家風文化怎能培養出好干部?還有蘇榮的權錢交易所把全家帶上了經濟犯罪的深淵。劉鐵男,老子臺前辦事兒子幕后收錢,父子雙雙受到法律嚴懲,他們如此行為如此為官為父,家風怎能傳承發展,他們只會讓不良家風危害社會。
家風正,則后代子孫正,則源頭正,則國正,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良好的家風是支持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良好的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用心經營和傳承。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傳承良好的家風,用行動去踐行。
家風,活在每個人的心中不論高低貴賤,他總在那里在迷茫時喚醒我們疲憊的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精神上的鼓勵,家風成就了無數平凡的人,也使偉人更加偉大,家風,我們要成為優秀青年就要傳承家風,用內心感受,用行動傳揚家風。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7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從我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干壞事,不說臟話。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的女孩。在嚴格要求我的同時,爸爸媽媽也在生活中盡量創造好的環境,他們約定好盡量不當著我的面吵嘴和談論大人之間的“爭斗”,希望在我面前呈現的都是善良的一面。
“用財太奢最可恥”這也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時常告訴我要節儉,不能攀比浪費,不要攀比別的孩子的吃穿,但在衣著得體方面一定要像表現好的孩子看齊,衣服要干凈,不能弄得皺皺巴巴的,黑乎乎的,自己物品要擺放整齊有序。媽媽會給我足以自己支配的零錢,但是自己必須學會理財,什么時候該花,什么時候應該節約。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大廟會”活動中,我很合理地運用了自己的零花錢,也為災區小朋友捐獻了我自己的零花錢。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我相信,不管將來社會怎么變化,我們都要做一個誠實本分的人,這就是我們家最基本的家風家訓。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8
我家有一套獨特的家風家訓,它既不同于《顏氏家訓》又不同于《誡子書》,更不是《勉諭兒輩》,它使我家過著緊張而溫馨的生活。我們一家人的性格也是奇形怪狀:我的爸爸是一個奇怪的人,他有時候非常嚴肅,有時候變得非常溫柔,使得一家子人不知道如何面對他;我的媽媽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她有時候以假亂真,使得一家都人心惶惶,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我的妹妹非常聰明,但她的聰明從來都不用在學習上。至于我嘛,他們都說我古靈精怪的,任憑誰也治不了我。
我家的家風家訓有以下內容:1、凡事都要稟告父母,在我家不管是校園的事還是在校外的事都要告訴父母,如果不認真稟告,就要罰款,2、每天在家里只能有1~2小時在玩電腦,其余時間就在搜集學習資料或在寫作業,不然多一小時就罰五塊錢。3、不得和父母頂撞,頂撞一次就不得進屋一天。4、如果考試排的班級前三名的話,就得以物質獎勵。就這四條使得我們家過著緊張而又溫馨的生活。
有一天,我在玩電腦,忘記了時間,在玩的過程中我很開心,但爸媽發現時,我感覺到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我超出時間太多,罰了好多錢,我當時欲哭無淚。在那天我既感受到了天堂的滋味,也感受到了地獄的滋味,簡直是天壤之別啊!但在吃飯前,爸爸用極其溫柔的語言安慰了我,并問我今天都發生了什么事,玩得開心不開心,在那時我想著“爸爸剛才還那么嚴肅,現在怎么這么溫柔?”,也是在那時我知道了爸爸是時而嚴肅時而溫柔的性格。
我們家和別人家不同,有著獨特的家訓,有著獨特的家風。在別人家看來我們家一直保持著老祖宗的規矩,所以家里的孩子一定苦不堪言,可誰知就因為這一套獨特的家訓,使我們家既緊張又溫馨,我愛這獨特的家風家訓。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9
晚上,陪著爺爺去公園散步回來。走到自家樓下,爺爺駐足抬頭瞟了一眼,便問:“贊贊,你過來看看,你們五樓的住處和爺爺奶奶住的六樓相比,你覺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我們的比你們的亮堂,這叫燈火輝煌啊!”我自豪地說道。
“你繞自己的房子走一圈再看看整幢房子,你又發現了什么?”爺爺繼續追問。
我從房前走到屋后,又掃視了眼前的幾幢房子,發現我家的每個房間都亮著燈,看上去格外突兀。而其他人家就像爺爺家一樣就一間或者兩間房亮著。我再也大聲不起來,只覺得我家的燈光特別刺眼,似乎要狠狠地把我的小心臟照穿。我“蹭蹭蹭”急促地上樓,“啪啪啪”關掉了多余的燈。
媽媽爸爸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不解地問:“贊贊,你關燈干嘛?”我嚴肅地說:“您倆到樓下看看,整個小區還有比我們家更亮的嗎?”爸爸媽媽慚愧地答不上話來,我接著提議,“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延續爺爺奶奶勤儉持家的美德,要是誰有浪費現象,就請她(他)打掃房子一星期,這事兒我去請爺爺奶奶當監督員。”
說完,我快步奔到六樓,敲開爺爺奶奶的門,只見客廳里昏暗的燈亮著,奶奶在踩縫紉機,她正在改制爸爸不要穿的棉毛褲。我細細地打量奶奶的“杰作”,棉毛褲的上半部分成了爺爺的平角短褲,下半部分成了奶奶的膝蓋套,像我溜冰時穿的防護套一般,大小可伸縮,還在膝蓋部分墊了彈力棉。這一次,我的小心臟被奶奶的縫紉針扎得更疼。
打從這開始,我們全家就積極行動起來了,從剛開始的互相監督,到現在的自覺遵守,我家一直刮著一股勤儉風:爸爸勤工作,我勤學習,媽媽勤持家。隨手關燈,用洗臉水沖馬桶,零食吃完了再買……我們全家人始終踐行著“儉養德、勤致富”的良好家風。
300字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篇10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
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家風的建設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創建自己的好家風,將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受益。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那就會使這個家庭的成員乃至這個家庭走彎路。原生家庭重視家風家規就會使這個人乃至這個家庭茁壯成長。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有家風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風家訓的家庭,數與王侯將相之家。
端正的家風,優秀的家訓讓我在這個家庭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