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景點導游詞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漢末山東瑯琊陽都(今山東沂水縣南)人。他幼年喪父,后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牧劉表。諸葛玄去世后,諸葛亮便帶著弟弟諸葛均在南陽臥龍崗結廬躬耕,過著“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廣交天下名士,滿腹經綸,腹藏良謀,隱居求志,寧靜致遠。當時的大名士龐德公把他比為一條待時騰飛的“臥龍”。漢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自此,二十七歲的諸葛亮離開了躬耕十載的臥龍崗,參加了劉備的政治集團,后官拜蜀漢丞相,爵封武鄉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歷代諸葛亮祠廟均稱為“武侯祠”。
據清康熙《龍崗志》記載,武侯祠始建于魏晉后期,經歷代的不斷修繕和增建,形成了現在的規模,今天我們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畝,殿房150多間,檢聯70多副,碑刻300余塊,是我國紀念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風格,其木構建筑多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崗而建,南濱白河,北障紫山,地勢開闊,勢如臥龍。院內叢竹視諷,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膾炙人口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好了,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這座“千古人龍”石坊,高9米,面闊13.5米,三門四柱,遍體布滿雕飾?!扒Ч湃她垺钡囊馑际侵钢T葛亮是人中之龍,隱喻臥龍崗是藏龍臥虎之地。大家看這第二道坊為“三顧坊”,清道光年間所立,兩面刻有“漢昭烈皇帝三顧處”和“真神人”,是為了紀念劉備三顧納賢而立?!笆繛橹赫咚馈保怯捎趧溥@誠懇的三顧,才使得諸葛亮離開了隱居十年的臥龍崗,輔佐劉備,戎馬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業,諸葛亮因而功高蓋世,萬古流芳。劉備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方面是實實在在,沒有停留在口頭上,這個優點可真的值得我們當今的一些領導學習呀!“真神人”三個字,出自蘇軾《武候廟記》頌揚諸葛亮的一段話“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贝蠹铱词槐边叺呐P龍潭,那些邊有三棵古楸樹,相傳是當年劉、美、張三顧時系馬的樹,現在還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樹上拴的是誰的馬呢?
穿過三顧坊,走過仙人橋,這條甫道直通山門。山門為武侯祠正門,古樸端莊,正中券門額上石匾鐫刻的“武侯祠”三個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題。過了山門,即進入武侯祠的第一進院落,庭院寬敞,古柏蔽日,青磚墁地,古樸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遺才”石坊與大拜殿相對應。這里是贊揚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與三代的賢人伊尹、呂尚、傅說等相比。我們轉過來再看“韜略宗師”四個大字,韜略原指中國古代兵書《六韜》和《三略》,后世用來指用兵的謀略,這里也是贊揚諸葛亮的文韜武略的。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2
銅山位于駐馬店市泌陽縣境內,南依桐柏山,東連確山,北和伏牛山遙遙相望,駐馬店至南陽的高等級公路橫貫境內。
自古以“險似華山,秀似黃山”而被冠為“小武當”之稱。數百年來,有“南朝金頂,北偈銅峰”之說。海拔 632.6米,原名大復山,因漢代鄧通在此鑄錢而得名。其山勢陡峭、崗巒碧翠、云霧繚繞、洞谷幽深、林草茂密、怪石嶙峋。
景區可分為銅山、銅山湖、云霧峰三個不同特點的景區,總面積74平方公里,匯集了山巒、湖水、島嶼、潭瀑、洞穴、寺廟、革命遺址、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風景名勝資源的精華。
銅山腳下,“泌水倒流”的泌陽河流經景區,水清漣漪、蜿蜒曲折。山腳是秀麗的銅山湖,湖面浩瀚渺茫,近處岸邊林濤陣陣,涼風習習。湖中有小島,山水相映,山清水秀。銅山湖中的“銅山湖水怪”更是聞名中外。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3
陳家溝,一個極其普通的村莊,座落在溫縣城東去五公里的青風嶺上。黃河在村南千古流淌。
青風嶺是一道東西蜿蜓數十公里的土嶺。說是嶺,其實與平地并無二致。只有站在黃河灘,才能看出一點嶺的意思,不過三五丈高的樣子,雨水順嶺而下,積年累月,將嶺坡沖刷成一道道溝壑。土嶺雖不高峻,卻是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滔滔黃水,保得一方平安。
清風嶺上,坡崖生草,溝畔長樹,芳草萋萋,林木繁茂——一并隨了溝坡起伏。春夏令月,徜徉其中,可聞百鳥和鳴,可見野花斗艷,疑是進了公園,卻又比公園來得自然。秋日,這里天高云淡,風爽氣清;冬天,一場大雪捂下來,天地一白,不見俗物。
嶺南,黃河灘空曠開闊。滿灘的莊稼,綠地毯一般鋪過去,一眼望不到邊,風吹來,碧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榮辱皆忘;待到莊稼收割,黃土裸露,濃重的黃色涂抹了整個河灘,一派蒼涼,又令人頓生天地悠悠、獨立大荒的感慨。再往南,但見大河東去,不舍晝夜;對岸邙山青黛,連綿西走。此處原有陳家溝古渡,過河便是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⒗侮P西側,有兩座古城堡,一叫霸王城,一叫漢王城,是楚漢相爭時,項羽和劉邦兩軍對壘的地方。緊挨古城堡,便是伏羲畫卦臺,臺下,黃河洛河二水交匯。相傳,伏羲氏見河洛旋匯有感,于是,“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睒嬔蓐庩柊素?。
嶺北,一馬平川,土地肥沃,適宜農耕,廛撲地,人煙稠密。特產四種奇物——山藥、地黃、牛膝、菊花,俱有防病祛病之功、延年益壽之效。號稱“四大懷藥”,馳名中外。再往北,便是逶迤磅礴的太行山,但見云霧縹緲,山在有無之間。
陳家溝面虎牢之險,負太行之雄,地勢北高南低,背風向陽。村中有三條縱貫南北的大溝,分稱東溝、西溝和中溝。小溝沒人計數,不知其數。村子不算大,近600戶人家,2500多口人,散居在溝溝坡坡之間,約0、5平方公里方圓。街道隨溝就坡,不規不則,房屋便也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房是瓦房,墻卻有磚砌、有土壘,其間還點綴一座兩座茅草屋,顯然古風古貌。村里綠樹成蔭,溝間多柳,坡上多桐樹、洋槐樹之屬,樹上小鳥唧啁,春來花開,有蜜蜂嗡嗡,有暗香浮動。人家養雞、養羊、養豬,間有養狗,一犬咬,群犬吠;一家雞叫,家家的雞都叫。
飯時,人們端碗出門,圪蹴在街旁,樹蔭下就是飯場。菜是時令鮮蔬,飯卻是各家各樣:中午有鹵面、撈面、大米飯;早晚兩頓,或玉米粥或小米粥,粥中著土產,或南瓜或山藥或紅薯。一邊呼呼嚕嚕吃,一邊唧唧嘈嘈說,家國新聞,鄰里短長,天上神仙事,人間風流話,無所不包,即興話題,隨意發揮。說到高興處,一個個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那飯便吃不成。話是永遠也說不完的,飯場就永遠具有吸引力。
這里民風淳樸。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守著腳下的黃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年復一年。
在陳家溝徜徉,看見田里耕作的農民,街頭閑聊的老人,村口玩耍的孩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一個極不起眼的村莊。比起其他村莊,陳家溝的經濟似乎還略略滯后,因此,外村人提起陳家溝,褒揚者說:古風依舊。貶抑者嘴角迸出一個字:窮??墒?,“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标惣覝闲∮U不得,它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名氣!改革開放以來,本縣、本省、本國人自不必說,和中國人相像的亞洲人,高鼻子、深眼窩的歐美人,一身炭黑、滿口白牙的非洲人,不遠萬里,不惜錢財,偏偏要往陳家溝來,一批一批的,絡繹不絕。在國外,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有個溫縣,甚至不知道有個河南省,卻知道有個陳家溝。這樣的村莊,偌大的中國,能有幾個?
陳家溝魅力獨具。如今,太極拳已經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作為武術,它可以技擊自衛;作為運動,它可以強身健體。這個開始澤被人類的拳種,就是從陳家溝走出來的。陳家溝,孕育了奧妙無窮的太極拳。陳家溝,是中外人士向往、游覽、拜師學藝的“太極圣地。”
這是一個藏龍臥虎的村莊。當地民謠道:“喝喝陳溝水,都會蹺蹺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边@個村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幾歲孩童,幾乎人人會打太極拳。自從明末清初陳家溝陳氏九世祖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以來,陳家溝代代相傳,名手輩出,傲然屹立于中華武術之林!
陳家溝的習武之風可以追溯到600年前。那時,陳家溝不叫陳家溝,叫常陽村。據《溫縣志》載:“明洪武初年,元鐵木耳守懷慶(懷慶府轄八縣,溫縣其一),明兵久攻不下,太祖遷怒于民,大加屠戮,時溫民死者甚多……?!泵耖g傳說,朱元璋曾經派兵三次血洗懷慶府。明兵所到之處,見人就殺,見房就燒,使得懷府八縣,白骨露于野,千村無雞鳴,三百里方圓,荒無人煙。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圣旨:從山西洪洞縣一帶向懷慶府境內移民。
有個名叫陳卜的青年,祖籍山西澤州(今晉城)東土河村人氏,因家鄉連年干旱,莊稼無收,眼看活不下去,只好扶老拖幼,出外逃荒要飯,輾轉來到了洪洞縣,不想正趕上移民,陳卜一家,也被官兵脅迫,一路東南,往懷慶府而來。
這陳卜,便是陳家溝陳氏一世祖。
陳卜為人仗義,古道熱腸,移民路上,時時扶危救困。來到溫縣境內,陳卜和一些移民筑土為墻,結草為房,建起一個村莊。村須有名,大家敬重陳卜,便以他的姓名為村名,立村陳卜莊(今溫縣北冷鄉陳卜莊)。如今村仍在,名依舊,村東北隅水井上的石蓋,村民傳說“是當年陳卜使用過的石碾盤?!弊×硕辏惒废雨惒非f地勢低洼,又遷居常陽村。
陳卜精于拳械。他發現附近嶺中多有土匪,便在村中設立武學社,教授子弟,保衛桑梓?!稖乜h志》載:這個武學社,“開陳家溝世代習武之先河。”
后來,陳家人丁興旺,在村中漸成大戶,陳家武術聞名遐邇,加之村中溝壑縱橫,人們便把常陽村漸漸叫成了陳家溝。
汲黃河之膏澤,納太行之靈秀。明末清初,陳家溝出了一位武學大師,他就是陳卜的九世孫,如今被人們稱為“太極始祖”的陳王廷。
陳王廷(1600——1680年),字奏庭。據(溫縣志)載:“陳王廷于武功一道,出類拔萃;熟讀經史,學識淵博。文事武備,皆卓越于一時?!Ш跎环陼r,報國無門,遂隱居鄉里,創拳遺世?!?/p>
陳王廷時值改朝換代,社會動蕩。他久不得志,晚年干脆閉門不出,潛心研究各家各派武術,較其異同,發其精要。時日既久,心得既多,便萌生創新思想。他在祖傳拳術的基礎上,博采眾家之長,取法《河圖》《洛書》中的陰陽五行之理,結合中醫經絡學說和導引、吐納之術,創編了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特色的新拳種。他名之為“太極拳”。
此后,陳王廷又把太極拳的招式化入各類武術器械中,依照太極拳原理,創編了刀法、槍法、劍法、棍法、锏法和雙人推手、雙人粘槍等等。也分別以“太極”名之。其中,雙人推手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徒手博擊的技巧和技術問題。雙人粘槍在拼刺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和太極推手,在我國武術史上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造性成就。
“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下《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種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無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顛。常洗耳,不彈冠,笑煞那萬戶諸侯,兢兢業業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破邯鄲。陶情于漁水,盤桓乎山川。興也無干,廢也無干。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聽其自然。那管它世態炎涼,權衡相參。成也無關,敗也無關。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穿越歲月的塵煙,我們仿佛看到一代宗師輕吟自己寫下的長短句《敘懷》,漫步在陳家溝的林木間。他一定神態安詳,心境閑適,也有些許的無奈,正如陶淵明。
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傳下來了。陳家溝陳氏代代相傳,代代出名手?!按蠛幽媳毖匀ㄕ?,必曰陳溝也”。
陳王廷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思想也傳下來了。陳氏后人不事張揚,只在族內演練,外界只知道陳家溝有一種拳,名叫太極拳,那拳很厲害,可是難見“廬山真面目”。斗轉星移,漫漫100多年,太極拳不出陳家溝。
清道光年間,河北永年人楊露蟬把太極拳帶出了陳家溝。他在陳家溝學得了太極拳后,到北京教拳,由此,太極拳在社會上傳播開來,并逐步衍變為楊、吳、武、孫四大流派,譽享九州。說起太極拳,世人只知楊、吳、武、孫,不知有陳。
作為源流的陳氏太極拳,依然蟄伏在陳家溝的溝溝壑壑之間,“養在深閨人未識?!比欢?,世間凡事,有一失必有一得。惟其如此,陳氏太極拳原汁原味,獨獨保持了其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蓄發相變、躥蹦跳躍、松活彈抖等特色。還有,太極推手中的挽花、定步、活步、大捋、花腳步(亂踩花)五種對練法,唯陳氏太極拳保留全貌。其他流派只練定步一法,其余四法不傳。
陳家溝依然故我。人們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來時種田,閑來時練拳。拳練成了,有的便出去走鏢,在刀尖上討生話;老了,便歸耕故里,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閑了,人們便說他們的陳家溝,陳家溝的太極拳……
綠樹掩藏的陳家溝,兩步一個故事,三步一個傳說,走上五步,就是一段太極拳歷史。在村中盤桓,如同在太極拳歷史的隧道里穿行?!獤|大溝是個清幽的去處,一溝的柳樹,“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當年,陳王廷就在這里造拳;村南頭有一所故宅遺址,當年陳氏十一世,年方十五歲的孿生兄弟陳恂如、陳申如,從這里出發,夜奔北平皋村,殺得山東幾十個響馬喊爹叫娘,束手就擒;村西玉皇廟如今紅墻黃瓦,一派肅穆。當年,陳氏十二世,八十老翁陳敬柏,在這里被逼無奈,一掌劈死兇僧“黑貍虎”;如今的太極武術館,當年是陳氏家廟廣場,陳氏十三世,耄耋老人陳公兆,為救百姓和官員,奮力掀翻瘋牛;還是在家廟廣場,當年陳氏十四世陳長興,站在戲臺前看戲,立于千百人中間,無論眾人如何推、揎、擁、擠,他腳步絲毫不動,“凡近其身者,如水觸石,不抗而頹?!睍r人稱他是“牌位大王”;陳氏十五世陳耕耘,保鏢走山東,力戰賊魁,一舉全殲,萊州百姓勒石紀念,引得一代梟雄袁世凱派人尋至陳家溝,延他前去教拳;陳長興的高徒楊露蟬,當年棲身的土屋和窺拳的斷壁,至今猶在。他開始是偷學,然后到西大溝的大皂角樹下悄悄練習,大皂角樹而今虬枝如鐵,冠蓋如云,據說,上面住有神仙,楊露蟬就是沾上了仙氣,才練就了一身太極功夫;“楊露蟬學拳處”的北邊街口,就是當年陳氏十六世陳仲甡、陳季甡兄弟大戰“大頭王”的地方。“大頭王”驍勇異常,無人能敵。他率兵前來搶掠,被陳仲甡一槍挑于馬下,陳季甡臘木桿一橫,捺住頭顱,眾鄉勇一涌而上,取了首級?!?/p>
走在陳家溝的街道上,讓人感到武風濃郁,好手遍村。低矮的土屋里,曾經住過一位豪杰;簡陋的院落內,曾經產生過一位英雄……。甚疑惑,眼前,圪蹴在街旁吃飯的農民,閑坐在村口的老者,會不會就是一個身懷武功絕技的高人呢?解放初期,駐村工作員張北方在陳氏十八世陳照旭家食宿,兩人熟了。有一天吃了飯往外走,張北方說:“都說你十分本事,露一手叫咱看看?”陳照旭當時手掂煙袋,腳靸布鞋,說:“我有啥呀?!睆埍狈揭晦D身,陳照旭不見了,一看,他坐在丈把高的門樓上,正悠悠地吸煙呢。
就是這些一身土氣的莊稼漢,一旦走出陳家溝,便令世人刮目相看。
1928年,陳氏十八世陳照丕身穿粗布衣,肩背布包袱來到北京,應武林人士之約,在宣武門立擂,連打十七天,逢戰必勝,無一敗績。自此,世人方一睹陳氏太極拳的風采,贊嘆:“陳家溝人厲害!”1929年,陳氏十七世陳發科,腰別長桿煙袋,在北京與眾多武林高手較技,擲放跌打,威力驚人,被北京武術界尊為“拳術大師”,“太極一人”。當時著名武術家楊季子有詩云:“都門太極舊尊楊,遲緩柔和擅勝場。不意陳君標異幟,纏絲勁勢特剛強?!?/p>
改革開放后,世人似乎才發現了陳家溝。有人驚呼,發現了“太極桃花源”!
近三十年來,陳家溝一代太極新人茁壯成長。拳技非凡的陳小旺、當代“中國十大武術名師”之一的陳正雷、拳傳四海的王西安和被譽為新加坡太極拳開山人的朱天才,人稱“四大金剛”,蜚聲海內外。
還有陳小星、陳世通、陳慶洲、陳長留、陳照森、陳桂珍、陳素英、陳春愛……一大批太極俊彥。名揚中華武壇。
人們更把陳小旺的子侄陳炳、陳自強、陳鵬飛等七人,稱為“陳氏七龍?!卑殃愓椎娜齻€子女陳娟、陳斌、陳媛媛譽為“太極三星。”……如今,陳家溝陳氏二十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雖然年紀輕輕,但已經在國內外大賽和太極文化交流活動中嶄露頭角。可謂:“世代人才出不盡,紀元新辟有強弓?!?/p>
自1981年3月以全日本太極拳協會會長三浦英夫為團長的武術團隊訪問陳家溝以來,目前,陳家溝已接待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批來訪武術團隊。
自1983年5月陳正雷、王西安等訪問日本以來,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和大批太極好手,頻頻應邀出國講學傳拳,足跡遍及五大洲,開創了陳氏太極拳走出國門,與國際武術界交流對話的新局面。
目前,全世界習練太極拳者有1億5000萬之眾,并且人數還在以強勁的勢頭增長。太極拳,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武術運動,已經成為在世界上叫得響的中國品牌,已經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民族情結。
發祥于陳家溝的太極拳,真是風光無限。
于是,關于太極拳的研究和討論,熱鬧且熱烈。
太極拳是什么?有人說是“一種狀態”。有人說是“一個過程”。有人說是“一種情緒”。有人說是“一個境界”……。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越是說不清才越有底蘊。——正如一部《紅樓夢》。但說太極拳是“哲拳”,乃是所有人的共識。
陳王廷用現象界無所不包的宇宙法則“太極”來命名拳種,已經表明了太極拳的哲學背景。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虛。古人認為,原始混沌的太虛是無極之境,無極之境是靜止的,意理行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兑住吩唬骸耙魂幰魂栔^道?!薄瓣庩枴笔枪糯軐W的代名詞,用來說明一切事物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對立統一規律。一套太極拳,剛柔相濟、內外協調、上下相通、快慢相間,形意結合、順逆纏絲,招招勢勢無不具陰陽之理,順乎自然。
但是,如果停留在從形與性上來定義或詮釋太極拳是“哲拳”,那么,也還是不夠。體現太極拳是“哲拳”,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它可以陶冶人。蘊含在太極拳中的太極哲理:平衡、和諧、質能互轉……以及它在高度矛盾中體現出來的超然化境,久習并領悟,自然也是必然地會溶入習練者的生命軌跡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修身養性,完善自我,向更高的人格境界攀升。具體說來,將太極哲理貫穿到自我全人格并引領自我全人格,自會立身中正,虛懷若谷,明事理,識大義……。這應該就是人們所說的“人拳合一”,“太極精神”。
博大精深、玄奧玄妙的中國傳統文化,全在這個越品越有滋味的太極拳里了。
不管外界對太極拳如何宣揚、贊揚,陳家溝始終是平靜的,波瀾不興。人們種田便種田,練拳便練拳,一切似乎與他們無關。
陳家溝,依然是陳家溝。
在陳家溝,太極拳,依然是太極拳。
不以物喜,不為勢動,這是飽經滄桑后的從容,大徹大悟后的篤定。陳王廷遺風猶存。300多年的太極拳傳承,300多年的太極文化積淀,造就了今天的陳家溝。
陳家溝自有獨特的風采。學校里不僅有朗朗的書聲,更有練拳的身影。體育課,主要內容就是教授太極拳。孩子們放學回家,常被父輩叫過一旁:“走趟架我看看?!本毢昧耍d許會領幾聲夸獎;練不好,隨時指撥,免不了挨幾句數落;家長有脾氣躁的,幾次糾正不過來,一急,巴掌響到了孩子的屁股上。有女人正做著飯,忽然點手叫丈夫:“這一勢該咋個化?”兩人比劃開了。忽然又是一聲叫:“哎呀不好!”一看,飯煮糊了。飯場上,說起拳,滿口濺星,一時興起,放下碗,“刷刷”就是幾個動作。在田里干活兒,這個說:“纏腕跌法這一招,輕輕逆纏,借力打力,用個朋勁就中了?!蹦莻€說:“不對吧,得用捋勁?!庇辛藸幷??!皝恚鸶鹗??!惫ぞ咭蝗?,就在莊稼地頭,你來我往演試……
夜晚,清風嶺上一溜兒幾十個村莊,人安枕榻,雞棲于塒,都睡了。陳家溝卻醒著。樹林中,溝坡間,院落里,到處都是練拳的身影。那拳柔起來如春溪東去,水流潺潺;剛起來若虎嘯山林,龍起淵澤……。拳道深厚的人,一聽拳風,便知道練的是二路還是一路,大架還是小架,甚至知道練者達到了幾層功夫。
黃河灘則是另一番景象,但見人影憧憧,一對對面對面,手搭手,你進我退,我進你退,有人跌倒了,有人往起爬。這是在練推手。雙人推手是檢驗拳勢正確與否、肌膚靈敏程度和徒手博擊的有效途徑,但是難免摔跟頭。灘地的黃沙,軟軟的,柔柔的,人跌上去,簌簌然壓一個坑,不挫皮肉,不傷筋骨,縱然頭上腳下栽下去,依然毫發無損,僅沾滿頭滿臉黃沙。不少人直練到夜露降臨、雄雞初啼方回。陳家溝人說:“練拳,還是夜里長功夫?!?/p>
一套拳打了300多年。
因為長期習拳,陳家溝村人健康、壽長。清乾隆60年,高宗皇帝在皇宮太和殿舉行“千叟宴”,宴請全國80歲以上、有德有才、兒孫滿堂之人。千位老人中,陳家溝占得兩位:85歲的陳善和88歲的陳毓英?,F今,陳家溝8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位,個個鶴發童顏,神清氣朗。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4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得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咱們此次旅行的導游員崔邦峰,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導,相信有小崔的陪同大家一定會玩的開心游得快樂,坐在我身邊的是咱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著多年的駕駛經驗和嫻熟的駕駛技巧,安全問題大家盡可以放心,我和王師傅很榮幸也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我們會盡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為這段旅程留下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的時間是7:30.我們從鄭州火車站出發沿高速公路途經許昌、漯河,大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行目的地。
駐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為廣闊的平原。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780萬。駐馬店地區位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交匯地帶。107、106國道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行程了以駐馬店為中心,公路,鐵路,航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具有承東啟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們,馬上就到駐馬店小區了,接下來我向大家先介紹一下概況,?酷?山位于駐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寶玲瓏山。相傳這里過去沒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時的說法,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掌管本地風調雨順的神仙,這里的神仙叫?酷?,當時他很年輕,有一年這里遭遇水災后,他沒有辦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園的石頭一塊塊的仍下來,記過天上的石頭壘成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來玉皇大帝為了獎勵他的愛民之舉,就以他的名字給這座山封名―?酷?山。?酷?山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以供 的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4級景區,山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區位優勢的山優勢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雁蕩之幽,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譽。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5
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發祥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里處的清風嶺中段,原名常陽村.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更名陳家溝。陳家溝也稱為陳溝,移居后即以陳卜為第一代。
陳家太極拳是太極拳的根源,是各派太極拳的母體。關于陳家太極拳的起源,直到今天眾說不一。
現在已經明確的是河南溫縣陳姓一族自古以來就練太極拳,太極拳這個名稱是因為拳法變化無窮,遂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哲學理論來解釋拳理而被后世所命名的。陳氏一族流傳的太極拳,傳到后世分為許多支派,為了便于與其他各派太極拳有所區別,所以稱為“陳家太極拳”,有時也稱為“陳氏”、“陳派”或 “陳式”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6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得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咱們此次旅行的導游員,我姓崔,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導。
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我提出我會盡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為這段旅程留下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的時間是7:30.我們從鄭州火車站出發沿高速公路途經許昌、漯河,大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行目的地-?岈山。
駐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為廣闊的平原。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780萬。駐馬店地區位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交匯地帶。107、106國道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行程了以駐馬店為中心,公路,鐵路,航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具有承東啟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們,馬上就到駐馬店?岈山小區了,接下來我向大家先介紹一下概況,?岈山位于駐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寶玲瓏山。相傳這里過去沒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時的說法,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掌管本地風調雨順的神仙,這里的神仙叫?岈,當時他很年輕,有一年這里遭遇水災后,他沒有辦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園的石頭一塊塊的仍下來,記過天上的石頭壘成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來玉皇大帝為了獎勵他的愛民之舉,就以他的名字給這座山封名—?岈山。?岈山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以供 的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4級景區,?岈山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區位優勢的?岈山優勢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雁蕩之幽,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譽。
好了,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岈山風景區,整個景區分作蜜蠟山、南山、北山、六峰山四部分,景區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了蜜蠟山部分,請大家注意看湖對面這座獨立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越百丈,就是蜜蠟山峰了。為什么去這樣一個名字呢?據說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兒招來很多蜜蜂在此菜花釀蜜,釀的蜜多,又沒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縫里,每到夏季,經太陽的強烈照射,蜂蜜被曬化后都流了出來,整個山的外表就好像途了一層厚厚的蜜蠟,所以人們吧這座山取名為“蜜蠟山”。附近的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藥,放羊時,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聽起來是在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山腳下的這個湖叫“秀蜜湖”。經過秀蜜湖,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好漢坡”,為什么叫好漢坡呢?因為蜜蠟山體陡峭,中間沒有斷層在1990年春天的時候以為臺灣游客來?岈山游玩,走累了就坐下來休息,無意間回頭看了蜜蠟山這個狀況不由感慨:“不要說前面那個大坡了,就是近處的這個小坡準能爬上去就是好漢,我賞他8000臺幣,山下的一位山民聽到后,光著兩只腳一會功夫就到了山頂,這位臺灣游客給了這個山民8000臺幣,后找人寫了“好漢坡”三個字,
這就是好漢坡的又來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過了石人洞,舞陽洞,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岈山四大奇觀的飛來石,看過《西游記》的朋友們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開一次蟠桃會,傳說有一年的蟠桃會介紹后各路神仙都在為王母娘娘祝壽,這是一只調皮的猴子跑到供桌偷了一個蟠桃,拔腿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的一位仙女發現了,這個仙女就撿了塊石頭向猴子砸去,猴子一驚,桃子就順手丟了,不偏不遠恰好落在了我們面前這座山頭上,大家看一下這座獨立的山頭像不像一個猴子?并且摔裂了一條縫,而砸猴子的那塊石頭恰好落在了峽谷的頂端,所以取名飛來石。 步入石猴過猶如進入了一個猴子的溫馨家園,三只猴子,其樂融融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和諧的家庭場景。
大家眼前的這尊猴石山谷全世界迄今發現的最大最逼真的石猴。站在蓬萊洞看猴石,就好像是一對年輕的情人擁擠在一起,在蜜蠟湖地點觀看似大猴背小猴的猴背猴狀,可謂一石三鳥?,F在我們看見?岈山上最有特使經管一線天,他高10米,長20多米,寬30厘米。人們從里面抬頭看天只能看到一條先故名一線天。
朋友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吧。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7
尊敬的各位游客:
歡迎大家來到具有豫南名珠之稱的南灣湖風景
旅游區觀光旅游,走進南灣湖也就走進了一幅美麗的水墨山水畫,這里景色秀麗,風景旖人,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中原第一湖”的美稱,目前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
南灣湖位于信陽市西南5公里處,這里山環水,
水中島,島相連,凈顯山、水、林、島和諧一致,我們現在就乘船去湖中島嶼領略大自然的美妙。
南灣湖美美在其水,7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碧
波蕩漾,湖面是西湖的12倍,東湖的2.5倍。大家臨窗而視可以發現湖水水質清純,掬手可飲,經環保局檢測,南灣水質屬國一級軟質飲用水源,這可是我們信陽人民的大水缸啊,我們的母親河泗河就是從這里流出的,看到這片喜人的水,您可能要問,這個湖水的源頭在哪呀,從哪流出的呀,其實我們處于淮河上游,淮河的發源地是南洋的桐柏山,而這個湖水則是由五大支流匯集而成,分別是泗河、小泗河、飛沙河、五道河、董家河?,F在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雨水。信陽的年降水量達到1220豪米,雨量充沛。湖的上游有一處美景叫黑、白龍潭,黑龍潭大潭套小潭,小潭連清泉,白龍潭兩山對峙,一水中含。傳說這黑、白龍潭是玉皇大帝派來治理淮河的兩條小龍,因為嬉戲成性,造成水災,玉皇大帝大怒,把它們貶為庶民,它們覺得委屈淚流成河形成了兩潭,當然傳說無從考究,但
美景讓人暇想,只可惜路途太遠,需翻兩座山,如果有機會長留不防去親近。
南灣湖美美在其魚,因為年產300萬公斤的南灣魚肉鮮味美南灣湖美美在其魚南灣的水質清純,年產300萬公斤的南灣魚肉鮮味美,營養豐富,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經檢測南灣魚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其中具有抗癌元素之稱的“硒”是普通魚類的3至5倍,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而且“南灣魚美在腹,味在頭”,.大家有幸來到南灣,一定要品嘗喲。目前南灣魚已形成專賣,游客和島上居民不允許捕撈,水產有專門的捕撈隊捕撈,在專賣店出售,年產三百萬公斤的南灣魚遠銷美國、加拿大,供不應求。而且捕撈最大的魚有一百多斤,一人多高,在鄭州的旅游推廣會上,我們帶上的一只百十斤的魚讓很多人驚訝,但好吃的魚就五六斤的,不瘦不肥適到好處。
現在我們朝東邊望去,那個雄偉壯觀的大壩就是我們的南灣大壩,壩長816米,壩寬8米,壩高38米,壩底寬24米,它是建國初期比較大的水利工程,我們處于淮河上游,建國前淮河十年九災,__發出號如,一定要把淮河治,現在這個口號用雨花石鑲在大壩北坡上,驅車回去的時候不防在大壩上停留看看,當時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地質學家李四光經過三年堪測,
將壩址選在蜈蚣嶺和賢山之間,1952年動工,1955年竣工,因為技術條件有限請蘇聯老大哥幫忙建造,耗資670萬人民幣,動用水利工程人員8萬余人,按照百年一遇的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庫容13、1億立方米,1975年8月,洪汝河上游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坂橋水庫石漫灘水庫潰壩,河南省水利廳勘測設計對水庫進行復核,發現防洪標準偏低,1978年完成水庫除險加固設計,1978——1982年對南灣大壩實行加固,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設計,最大洪水校核,最大庫容量達到16、3億立方米,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土壩。這個大壩是我們前輩智慧與力量的結晶,也是我們景區重要的人文景觀,是以防洪灌溉為主,集水利發電、水產養殖、旅游觀光、航水利發電 水產養殖旅游觀光、航運、生活工業用水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關于賢山有一個典故和大家分享,傳說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周慶的大臣非常孝順,母親生重病他辭去官位帶母親來山上療養,為了紀念他的孝德該山就取名為賢山,賢山有一處美景叫“賢嶺松風”,山上全都是平頂的松樹,傳說有一個農家有一個豬巢,里面的豬食總也吃不完,放糧食也取之不盡,農家發現是個聚寶盆,為了防止惡霸搶走就乘夜黑在山上挖個坑把聚寶盆埋了,為了便于識別,在上面種了一個松樹,
并把松樹的頭剪成平頭,誰知等他再來找這寶貝時,滿山遍野都是平頂松,傳說這個聚寶盆還在山上埋了,這也是我們有名的“平頂松傳奇”。 南灣湖美美在其島,一路上領略這山光水色,去
過千島湖的游客是否有種似呈相識的感覺,對,這里有“豫南千島湖”的美稱,水域寬廣,島嶼眾多,而且島上植被豐富,郁郁蔥蔥,大家放眼望去一片綠的世界,我們現在看到的島嶼在水庫形成以前都是丘嶺山坡,南灣大壩截流露出來的山丘就形成島嶼,南灣湖中有61座島嶼,大大小小錯落有致,而且島上森林覆蓋率達到96%,高空拍攝下來猶如碧波灑玉盤,美不勝收,被譽為翡翠群島。島上森林資源豐富,區內森林面積7100公頃,林木總蓄量49、1萬平方米,種子植物有116科525種,其中國家保護植物有杜仲、青檀等,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植物85%在信陽都能找到,這里動物資源也相當豐富,有70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有20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有大鯢、小靈貓、彌猴、長尾雉等,這也與信陽特殊的地勢有關,信陽位于亞熱帶和溫熱帶的過渡帶,所以這里空氣濕潤,氣候怡人,南北植物動物在這里都能生存。
南灣湖美美在其茶,說到信陽毛尖大家可能并不
陌生,我們每年的4月28日舉行一年一度的茶葉節,以茶為媒廣交天下朋友,信陽的綠茶在1920__年的巴拿馬世界博覽會是獲金獎,是國家十大名茶之一,其中信陽毛尖的正宗生產地就在南灣湖周邊的五云山和黑白龍潭,五云山分別是車云山、集云山、連云山、云霧山、天云山,用我們的水沖我們的茶葉更好喝,所以有“有泗河中心水沖車云頂上茶”之說,信陽毛尖歷
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作為貢品上貢朝庭,一般的貢品茶又叫舌尖茶 、口唇茶,陸羽在《茶經》中有記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稱贊“淮南茶信陽第一”,信陽毛尖具有提神醒腦洗腸胃的功效,是信陽人不可缺少的飲品,特別是新茶下來,家家都要儲備一些,一般新茶下來是在清明、谷雨前后,清明以前的茶叫明前茶,谷雨前的茶叫雨前茶,好的新茶具有“條索緊細,白毫滿披,湯清色綠,味高香濃”的特點,把握這四個原則,你一定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好茶葉。20__年四月我們信陽市的郭市長和普爾市的市長坐客中央2套談論茶葉,普爾茶——紅茶是越陳越好,而信陽綠茶則是越新越好,所以到了打茶季節,就要抓緊時間采摘,本地人手不夠,周邊地區、縣市的打茶妹自發的來到信陽打短工,滿山遍野的打茶人戴著帽子在茶葉林中穿梭,一片繁忙景象。我們現在正在興建的茶島可以讓游客親臨現場,觀茶、采茶、炒茶、烘茶、品茶等茶文化鏈,感受信陽的茶文化氣息。你還可以捎上幾斤信陽毛尖,把我們的土特產帶回去讓親人朋友品品。說到土特產,除了茶葉呢,還有板栗、桔梗、固始笨蛋、固始柳編、山野菜、絲絹等。
南灣湖美美在其紅,大家知道信陽處于大別山的
北冀,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落腳點,萬里長征的起點,英雄的故鄉,將軍的搖籃,比如說新縣的許世友將軍、李德生將軍,光山的鄧穎超等,我們這里以前也是革命根據地之一,有李先念主席曾經戰斗過的四望山和賢隱山,四望山海拔903米,登上山頂可以看到安微、信陽、映山、桐柏四地而得名,在信陽市區有一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大家有時間、有興趣不防去看看。
河南景點導游詞篇8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州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導,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體員工歡迎大家的到來!坐在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著豐富的駕駛經驗,接下來的旅途中將由我和王師傅為大家共同服務,如果有什么不周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今天我們能夠乘坐同一輛車使我們的緣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這份緣分,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共同愛護我們的家,也就是保護好我們車內的衛生。最后,預祝大家可以度過一個輕松而又愉快的旅程!
接下來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我們正行駛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大約需要三個半小時,我們就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譽的嵖岈山風景區。
現在,我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河南的概況??赡艽蠹叶贾?,古時呢,把天下分為九州,河南為豫州,獨具九州之中,故稱“中州”。而現在許多河南人喜歡把行、可以等詞匯說成是中就來源于這里了。全省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分17個省轄市,下轄88個縣和21個縣級市,省會為鄭州。河南不僅平原遼闊、氣候濕潤、土質肥美堪稱我國農業大省,而且還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經濟逐漸迅速發展。交通方面,中國鐵路網的兩條中軸線路——隴海線和京廣線分別從東至西、從南至北從河南的中部通過,鄭州是全國鐵路網的中心。另外,河南還是國家重要公路、航空線的貫通之處,是南來北往,西去東行的必經之地。因此,不論陸路或空中交通,河南與全國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聯系都十分方便,處于全國交通輻輳的中心地位。
此外,河南還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就建都在陽城鎮,也就是現在的登封告成鎮,還有距今八千多年的新政裴里崗化,三千多年的隞都以及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大河村遺址等。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內建都和分封諸侯。在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僅河南就占據了四個,它們是:十三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殷開封、殷商國都安陽、鄭州。河南地處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有四千年與這里緊密相連。所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這里一直是中國的文化軸心,長時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焦點。無數杰出人物在這塊土地上縱橫馳騁,激蕩起多少歷史風云。
游客朋友們,景區馬上就要到了,現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景區的概況。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又名嵖峨山,玲瓏山,因奇峰異石,犬牙交錯而得名。因山勢險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外嵖岈山還是國家四A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
現在景區就要到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進山注意防火,照相時注意安全。等師傅把車停好以后,請大家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關好車窗,記清我們的出牌號,隨我一起下車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