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讀后感參考
暑假里,我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不禁備受啟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飽嘗人間疾苦,二十歲參加了共產黨員,因積勞成疾導致全身癱瘓,后雙目失明,輾轉病榻長達九年,然而臥病期間,在令人難以想象的困境中,他并沒有心灰意冷,而是把筆作為武器,把文學創作當作自己新的工作崗位,開始新的奮斗,并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這部不朽的名著。
文中,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同樣也鼓舞著千千萬萬的讀者。
保爾·柯察金——一個雙目失明,身體癱瘓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礙前,憑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及親友的鼓舞,勇敢地與疾病搏斗,終于創作了《暴風雨利索誕生的》這部著作。
我被保爾的堅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試想一下,一個人若雙目失明,他便看不到周圍的朋友,看不到這個多彩的世界。他,只能靠耳朵來生存,一個意志平凡的人怎么可能做到?更何況保爾雙腿癱瘓,且左手不能動彈?!
保爾是正直的,十幾歲的他,因為正義,敢出手教訓市里的無賴;
保爾是機靈的,身處牢中的他,能抓住機會,輕而易舉地使愚昧的敵人中計而躲過魔爪;
保爾是勇敢的,剛參軍的他,縱馬揮刀地向前猛沖,完全進入奮不顧身和忘我殺敵的精神境界‘
保爾是堅強的,作戰的他,在頭部嚴重燒傷后,在堅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跡般的活了下來,以繼續抗戰;
保爾是偉大的,他幾次與死神進行生死搏斗,最終以勝利而回到親人的身邊,回到戰友的身邊;
在學習中,我們應該學習保爾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保爾勤奮進取、不怕挫折的精神;
在勞動中,我們應該學習保爾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
當我們失敗時,我們應該以保爾為榜樣,分析原因,鼓起勇氣,重新開始;
當我們成功時,我們應該以保爾為榜樣,嚴肅認真,謙虛謹慎,繼續努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一首生命的贊歌,英雄在歲月的風雨中成長,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放歌。愿生命永遠都能放出核能,愿生命永遠都光芒閃爍,愿生命煥化為友誼的磁場,愿生命放射出情感的電波。英雄的靈魂永不朽,生命的歌聲永不落!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驚人的一股力量,保爾的那種為人類的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想和每一個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那種不畏艱難、百折不撓、勇于進取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
保爾·柯察金,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無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我們看到,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中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解放戰爭時期,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付出了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最終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他們和保爾一樣,為了革命不怕艱難困苦,時刻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看看革命先烈們經歷的艱苦歲月,我們現在所受的那些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
為想而獻身,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品質。
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人不應該屈服于命運,應該奮斗終生,頑強拼搏。“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話曾激勵了不知多少熱血青年,幫助過多少人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激勵他們去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去體會生命中的最高意義。
人應該有偉大的想,有了想就要行動,行動了就要盡力,盡力了才不會有遺憾,為實現想而拼搏的恒心、決心與行動。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活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了解了歷史,讓我們銘記許許多多的革命先輩們,認識到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好書,保爾是一個永遠的人生強者,一個樂觀主義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遠是不變的向導。
實現想并不是件容易之事。不過,想就像空中的風箏,離你再遙遠,你手中的線總是牽著它,一切盡在你的掌握中,你得從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撿起一顆釘子,為別人倒水,都是實現想,培養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為你的事業一定是要奉獻于人的,如果能這樣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十月革命前后(1920年至20世紀30年代初)這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描繪了當時的社會變革、階級斗爭和各階層人物的心態。這部小說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段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
小說敘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生,塑造了一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布爾什維克形象。小說引起巨大反響,主人公保爾也成為蘇聯及中國青年學習的榜樣,激勵人們自強不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想光芒、洋溢著熾熱的革命激情的長篇小說。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為原型寫成的,但又并非作者本人的自傳,而是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典型化的文學珍品。小說通過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革命斗爭中成長的歷程,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從十月革命、國內戰斗到恢復國民經濟各個時期的蘇聯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的蘇聯年輕一代,展示了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精神風貌。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內戰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他的生命中充滿了嚴峻的考驗,他通過了。在命運無數次的壓迫中,他沒有低頭,而是頑強地拼搏,活出了生命的真正價值。后來,保爾完全癱瘓,繼而雙目失明。 這對一個人來講,是多么大的打擊啊!一生坎坷,還要經歷病情的折磨,雖然保爾想放棄過,但是他還是站起來了,用另一種武器與命運抗爭。那就是寫作。他把自己的故事寫了下來,激勵著那些同他一樣的人們。我們怎能不說保爾的一生富有多少的傳奇色彩。
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已經不再有這樣的人生了。可我們不得不說保爾的故事仍然可以激勵我們。在我們的人生遇到打擊時,就該像保爾一樣。保爾遇到的是打的困難,而我們的困難遠不及他的。既然那么大的困難保爾已經戰勝了,更何況我們這些小困難呢?世界上沒有永遠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有敢于競爭的精神,再大的困難終會在我們面前低頭的。在不斷地戰勝困難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活出了一個頑強的人生。
從另一角度看,保爾的經歷還告訴了我們什么才是人生的意義。人生,不是虛度光陰。既然世界給了我們生命就該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時間。莎士比亞說:“人生苦短,若虛度光陰,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在這既長又短的人生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平平淡淡的就這樣過期嗎?盡管不可能像保爾一樣為革命付出,那么我們還不能身邊的人付出嗎?人生如白駒過隙,一晃即逝。看來很長的人生其實會很快就過去。所以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活出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吧,至少不會辜負這個生命的存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含有太多的道。只有慢慢去體味,才能找出它給我們帶來的意義。我真誠的感謝它,教會了我人生的意義。
一部名副其實的百科全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看到在革命的熔爐中,一位懵懂少年鍛煉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展新旅途。
煉獄的炙烤,你不退縮,敢于向命運挑戰。自強不息。
你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12歲的你,就被母親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里受盡了凌辱,但這一切逆境并沒有使你屈服,反而令你更加堅強,你崇尚生活的真善美,渴望過上和平的日子。
或許是上帝的安排,讓你遇到朱赫來,在他的啟發和教育下,你的思想得到了成長,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會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舊世界,必須成為“勇敢堅強的階級弟兄”和“堅決斗爭的鋼鐵戰士”。
烈火般的焚燒,你從未屈膝投降過,而是奮發向上,為想而獻身。
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一次激戰中,你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你以驚人的頑強毅力堅持了下去,戰勝了死亡。出院之后你已不宜返回前線,你便加入了國家建設隊列中,繼續投入更加激烈的革命戰斗中,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你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忱和忘我勞動的精神。在寒冷的大地上,雖然腳凍得又紅又腫,脖子生了兩個大瘡,還得了嚴重傷寒,但你依然堅持著直到倒下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
病魔纏身,你沒有倒下,而以鋼鐵般的意志樂觀的生活,為革命盡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
你忘我地工作,甚至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差。你幾乎完全癱瘓,接著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于把你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你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忍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找到了新的目標。你要靠文學創作回到隊伍中去。寫好的小說寄往柯托夫斯基征求意見,但書稿在途中丟失,你不氣餒,重新開始創作,小說最終獲得成功。
鋼鐵是在烈火中燃燒,高度冷卻中煉的,因此很堅硬。而你就是這塊鋼,看客的命運,艱苦卓絕的革命道路都不是你的對手。你以鋼鐵般的毅力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讓我明白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敢于向命運挑戰,忘我的獻身精神,堅強的斗爭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明確的人生目標都是你身上的閃光點。我知道了,鋼鐵原來就是這樣煉成的。它將是我前進的動力和力量的源泉。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讀后感范文參考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著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相信許多人都讀過這段話,也明白其中的道。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說為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而奮斗。但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和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要盡的責任和義務。
因此,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除了教給孩子知識、提高能力外,更應該教育孩子珍惜健康珍愛生命。這是家長和老師應該盡的職責。
在網上經常看到青少年臥軌、喝安眠藥、跳樓等自殘自殺事件,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是孩子個性問題和心的不健全。
現代人生存壓力太大,孩子的學習壓力也大。學生平日的學習任務太重,周末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到了中學就會為升重點高中、重點大學而拼搏。許多時候,學生之間成績的比賽競爭,讓許多學生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仍是得不到家長的滿意,達不到自己的想。于是,煩惱接踵而來。
網絡的普及不僅給人們帶來便利,也給人們帶來許多的誘惑。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容易沉浸其中而無法自拔。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任其發展,到最后沉迷網絡游戲中,導致視力下降,學習成績下滑。嚴重者迷途而不知返,連續玩幾天游戲導致精神恍惚或者死亡。
人的觀念在改變,心也善變。因此,夫妻離異、家庭破裂,受害最多的是孩子。父母經常的爭吵在孩子心里產生陰影,形成內向膽小的個性,不愿與人溝通交流。父母雙方除外打工,把孩子留給祖輩照顧。這種教育的脫節,也會導致孩子心智的不健全。
物質和精神的豐富讓現在的孩子早熟。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學生就會對同伴產生好感,男女生之間互相傳小紙條,到了初中、高中,男女生之間的表達更直接。如果得不到對方的肯定或好感,心里就會出現自卑、憂郁等。此時,如果家長不注意正確引導,及時疏通,就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有的家長發現孩子戀愛了,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大聲訓斥。這樣孩子有什么心里話反而不對家長講了。孩子把心事悶在心里,缺少正確導向,缺少家庭溫暖,時間長了,就會想不開,做出沖動的事情來。
孩子的成長之路雖然是十幾年,身體和心都在逐漸成長,卻不是一帆風順的。許多孩子感嘆:當個小孩真的不容易 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許多無法預料的事,或許他們一時難以承受。于是,不顧后果地做出傻事來,輕者養傷數天,重者危機生命。無論什么樣的結果都會給父母、給親人帶來傷痛、傷心,給家庭帶來滅頂之災。這都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我想孩子在和沖動之后也會后悔自己的魯莽。
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不應該單純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更應該告訴孩子,從你出生那一天起,你的生命不僅屬于你,還屬于你的家人;告訴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珍愛生命,珍惜健康;教育孩子人生之路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當遇到困難時,不要垂頭喪氣,不要沖動,不要認為眼前一片黑暗、前途迷茫而產生自殘輕生的想法。而是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做一個越挫越勇的強者。
人的生命很珍貴,而且只有一次。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