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感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已經反反復復讀了好幾遍了,最開始讀時還以為是一本寫煉鋼的書,但讀完卻沒找到鋼,原來是在講一個蘇聯人的故事。
一開始并沒有讀太懂,所以又讀了好多遍,可以說是伴隨我成長的書之一。保爾這個人物也成功地打動了我,激勵著我,鞭策著我,引領我向正確的方向砥礪前行。
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成長經歷為主線,記述了從1915年到1930年前后的蘇聯和俄國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保爾就是當時下層社會人民的代表形象,他在小時候做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底層的屈辱和丑惡下生活,后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后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無論是戰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還是工地上的九死一生,都沒能將他打垮。上天給了他強壯的身體,但卻讓他生病又無情的奪去了他的健康,讓他不得不臥床,但是,保爾并沒有放棄,他克服種種困難,又以筆為武器重新加入了戰斗的隊伍。保爾這種為想獻身的鋼鐵般的意志,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保爾的經歷讓我看到了生活永遠只會選擇勤奮堅強的人。因為當生活的鋒銳向你襲來的時候,當生活需要你承受痛苦的時候,除了堅強,你別無他法。比起保爾,我們要幸運得多,我們沒有經歷那種黑暗的摧殘。相反,我們沐浴在陽光雨露中,自自在的成長,因此,我們更應該珍視當下,在新時代展現我們青少年的光彩,用青春的激情,為祖國的明天獻上我們的才智。
保爾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勇于挑戰、客服,就一定會戰勝困難?!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比艘彩沁@樣,只有經歷磨難才會真正成長,雛鷹尚且需要經受被摔死的危難才能真正展翅翱翔,我們如果畏懼困難,就只能縮在媽媽的懷抱,還怎么長成鋼鐵般的棟梁?反思自己,現在的我還很不勇敢,所以,從現在起,我會努力學習,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克服生活的`困難,對自己負起該有的責任。
什么是有意義的一生: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惟其痛苦,才有歡樂。
書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古至今,書一直是人們的充電機,我也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小女孩,在我讀過的書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我的最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賽耶維奇。奧斯洛夫基根據自己親生經歷寫的不朽名作,文中的保爾,柯察金苦從小受到神父的侮辱和老板的壓迫,嚴酷的底層生活使他具有一種自發的反抗精神,后來在布爾什維克克黨的栽培下,逐漸成長起來,從一個貧困廚娘的孩子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無論是在殘酷的革命戰爭中,還是在極端困難的建設環境里,保爾克服了無數艱難困苦,表現了極大的智慧和堅強的意志,在無情病魔的打擊下,他仍能從癱瘓和雙目失明的痛苦中開始戰斗,在文學創作中找到光明和目標。
當我讀過這本書時,我不禁被保爾這種鋼鐵般的意志和崇高品德的無產階級精神打動了,小說中,作者沒有對保爾,柯察金做片面的拔高,而是從斗爭、勞動、友誼、愛情和日常生活各方面描寫保爾的性格成長過程,給人無窮的動力,保爾對共產主義事業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對生活積級樂觀的態度深深地鼓舞了我,使我在困境中對晚起想的風帆,也告訴我要為人類事業而奮斗。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個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猶如一場夢,而保爾,柯察金卻不同,他的一生雖短暫,但卻為人類進步事業出了貢獻,那作為我們又應該又何做呢?
戰亂紛飛的年代,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以自己寬大的肩膀,支起了一個美好的明天。但并不是只有干出宏偉事業的人,才能稱的上是英雄。我覺得,只要心中有想,有目標,并且為之鍥而不舍地努力,就是英雄。
比如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的童年是不幸的,總受到別人的歧視和凌辱。在十月革命爆發以后,保爾的家鄉也受到了波及,老布爾什維克朱赫這時的出現,改變了保爾的一生,他引領保爾成為了一名戰士。
戰斗中,保爾受了重傷,痛苦日日夜夜折磨著他,他都挺過來了。保爾的品格甚至感染了醫院中的護士,她們也為他感動。出院后,他又參加了恢復建設國家的工作中,在修筑鐵路的時候,表現出了他令人欽佩的忘我精神,但是,他也因此病倒,差點丟了性命。病愈后的保爾仍然不知疲倦地參加各種工作。到了1927年,他癱瘓了,雙目也接著失明。于是,他拿起了文學的武器,繼續著自己的使命。
在這本書誕生以來的半個世紀,一批又一批的人沉醉在這本小說中。保爾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他們的心中。他成了一個英雄。
我想,他之所以愿意奉獻,愿意犧牲,是因為他的想。他沒有受到多少教育,但在他的心中,國家,人民是崇高無上的,為國家為人民服務是他的想。他不想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想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所以他奮斗,他堅強,他可以戰勝病痛,可以在艱苦的環境下依然揮著鐵鍬筑路。都只是為了心中永恒的太陽。
我們沒有保爾那樣崇高的志向,我們也不需要為祖國拋頭顱撒熱血。但我們同樣擁有想,或許很遙遠,也或許很微不足道,不管怎樣,我們的想,也在我們的心中微微地發著光,發著熱,溫暖著個心房。
我相信,只要有心,無論是什么想,都一定能鑄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了這本世界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化身。他出生于貧苦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他因向神父的面團中撒煙灰而被學校開除,母親無可奈何,只好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之后,他遇到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朱赫來給他講了許多關于革命、工人階級和共產主義的道,保爾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開始他那不平凡的人生。
鋼鐵到底是怎樣煉成的?讀完這本書后,縱觀保爾不平凡的一生,我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保爾出身貧賤,從小吃不飽,穿不暖,還成天受人欺凌。可他沒有因此而放棄,這些童年的經歷,練就他敢于與惡勢力斗爭的勇氣。這一點從他營救被匪兵押送的朱赫來、偷德國中尉的手槍可以看出。
參加革命后,保爾的意志和精神得到一次次磨練,他特別喜歡讀《牛虻》,并以書中主人公為目標,學習他的精神。記得保爾被流彈擊中的那次,傷口很深,顱骨擊穿造成頭部右側麻痹,右眼出血,眼球腫脹,眼看保爾就要去到另一個世界,可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戰勝死神。醫生給他洞穿的傷口涂碘酒的時候,他把身體挺得像繃緊的弦。他時常痛得暈過去,但個過程從不吭聲。這需要怎樣的忍耐力呀?怪不得醫生,尼娜·弗拉基米爾羅夫娜說她從來沒見過這樣剛毅的病人。
保爾能吃苦耐勞。他總是閑不下來,病情稍微有所好轉,他就想到工作。無論身體多么疲倦,只要工作還沒完成,他就不休息。記得保爾在博亞爾卡筑路工地工作的時候,面對嚴寒,保爾只有一雙破靴子,靴子總是濕漉漉的,里面的泥漿咕嘰咕嘰響個不停,他只能赤著腳板泡在刺骨的黏土泥漿里。生活條件呢,也同樣艱苦。破敗的房屋,單調的飲食,沒有取暖設備,大家只能靠體溫互相取暖。每天夜里400個穿著沾滿泥漿的濕衣服的人就躺在水泥地上睡覺。雨點像密集的子彈,敲擊屋頂殘存的鐵皮。風從破門縫往里灌。即使條件如此惡劣,即使身體疲倦不堪,即使離死亡只差一步,保爾也從沒想過放棄,而是繼續埋頭苦干,為的只是盡快完成修路任務,給城里的同胞送去驅寒的木柴。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吶?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對保爾的敬佩,只能被他深深的震撼。
保爾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所作所為,是因為他心中有堅定的意念,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是有利于人民的,是能增加自己生命寬度的!書中寫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終的時候能夠說:我的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充分地生活,因為一次暴病,或者一次橫禍,都可能使生命終止。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吃苦耐勞,大公無私,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頑強拼搏,不浪費生命的一分一秒,把時間用在有意義事情上。勇敢,堅強……這便是保爾一生的寫照,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感觸很深。讀時的心情是隨著保爾·柯察金的成長、命運而起伏。細細品味著這本書,品味著保爾的精神,越發覺得我們應從保爾精神中汲取營養,堅定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記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差不多沒有一個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著為春天增添一絲綠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卻未必人人都會煉就一塊好鋼。那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的腦海里一定會出現那烈焰熊熊的煉鋼場面,其實,人生就如同煉鋼!沒有什么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鐵”變成“鋼”,只有一種途徑—煉!有人說你是天生的英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生的英雄的,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完全是于自身的努力—在戰火紛飛的戰場,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沒有后退;在疾風暴雪的建筑工地,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和饑寒,他沒有倒下;在雙目失明,疾病纏身的情況下,面對書稿丟失,身體每況愈下的無情打擊,他仍然沒有屈服。終于從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具有崇高想、高尚品格和頑強作風的共產主義戰士。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后,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煉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么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想,造就優良的素質,并有執著的追求,有正確的生活目標,他才不會被生活所拖累,不會被不幸所壓倒,他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焰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去熱愛生活,充實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而是可以自豪地說,我把我的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斗爭!
相信大家,都曾被老師或家長要求,有空去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但更顯然我們的家長或老師也都期望我們能成為保爾·柯察金式的人,或能從他的身上獲取無限的能量,為今后的生活、以后的人生得以保駕護航。
讀過此書的人,或許讀完此書會激情高昂,不怕困難,堅持心中的想而不懈奮斗。但我們在現實的社會中,難道僅只是需要精神食糧來不停的慰藉我們的思想嗎?換言之,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空喊一種口號,一貫的臆想一種行為,而不誠摯的付諸于實際的行動,那這種精神只是被膚淺化、表面化,所以,我們讀書不能只死讀書,而不去活學活用,只停留在表面。
在我們周圍,應該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的小學老師會讓學生背一定量詞語的釋義,但小學生是真的能否解這個詞語嗎?我們買衣服總聽銷售員說這衣服是怎樣怎樣的好,但我們是的確能了解這衣服的質量“好”嗎?又或許“道貌岸然”道聽途說,我們也總能從其中悉數獲得一些所謂大家眼中的常識,一些所謂“好”的標準,但如果不加深入的分析、判斷、領悟,只停留在表面,很顯然,我們也只能從其間獲得些許皮毛,“以詐傳詐、以訛傳訛”,就像這本書,這本好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不把這種精神去真正的運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那同樣對我們來說,讀后收益近歸于零。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精力。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滲透這本書的內涵呢?
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具體的考慮思量這個問題,而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去盲從。如,生活中,我們是否花錢總大手大腳,有今日沒明日,從不考慮后果,或只簡單的靠自己的節省來過日子,而不拿出實際行動去捍衛自己思想的這種行為,那么在讀完本書后,是否應該想一下,自己的這種行為或此種狀況是怎樣造成的,又難道不應該試著去真正的學著戰勝自我呢?
一種健康的思想、一種正確的精神只有讓她真正的滲入到我們的骨髓里,才能主動地支配我們的行為,漸而改善我們的生活,并不斷的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異樣的神采。生活遇到拮據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它,使自己堅信生活的念,從而去確實開展行動,規勸自己為生存而不懈努力;學習中遲滯不前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它,通過自己的領悟,使自己回歸初心,砥礪前行,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思想,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獲得人生的成功。
有人說,人生應是豐富多彩的,但“從一而終”的人生誰又能說是個錯誤?因而,與其把大把的光陰放在許多事情上,不如去真正的植入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滲入到我們的骨髓中,漸而全面去改善我們的生活,煥發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