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1
黃文秀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百坭村地處桂西大石山區,11個自然屯位置分散,好幾個屯距村部都在10公里以上,這個偏僻的山村曾深度貧困。2018年3月,黃文秀響應組織號召到這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全村472戶尚有103戶沒有脫貧,5個屯“出行難”問題突出。
駐村伊始,黃文秀便立下“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為全面掌握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現狀,她白天挨家挨戶走訪,晚上與“村兩委”研究脫貧對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進。駐村兩個月,黃文秀便走完了全村所有貧困戶,并在扶貧日記里繪制了“民情地圖”,清楚地標明貧困戶們的家庭住址等信息。
山路彎彎,步履不停。駐村期間,為提高工作效率,黃文秀將在鄉鎮掛職時貸款買的私家車開到村里當工作車用。2019年3月26日,黃文秀駐村滿一年,汽車行駛里程約2.5萬公里,當天她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p>
駐村一年多,黃文秀帶領百坭村88戶共418人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并推動完善了通屯路、蓄水池、路燈等基礎設施。而此前村里很少有人知道,黃文秀同樣來自貧困家庭。她靠著國家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研究生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百色。在百坭村,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也是黃文秀最牽掛的一件事。
百坭村村民黃仕京家曾因學致貧,兩個孩子讀大學,黃文秀幫他的孩子申請了“雨露計劃”。黃仕京曾問過黃文秀來山村工作的原因,黃文秀說,“百色是脫貧的主戰場,我有什么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
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利用周末回田陽老家看望病重手術不久的父親后,心系村里工作的她連夜開車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暴發,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黃文秀犧牲后,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斗者”“時代楷?!薄叭珖撠毠阅7丁薄暗谄邔萌珖礃I奉獻道德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今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黃文秀被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楷?!睒s譽稱號。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2
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璀璨的青春歲月,如流星般劃過,閃亮夜空。壯鄉內外、網上網下,無數人深情緬懷,有無盡的哀思,更有對這位年輕共產黨員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深深敬仰。
每當進入雨季,廣西百色大石山區時常遭受洪澇、塌方、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侵襲。6月16日晚,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一條從百色市通往樂業縣的山路被突如其來的山洪淹沒。黃文秀在駕車返回樂業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
車窗上的雨刮高頻地刮動,車燈下卻看不清前行的路,只有滾滾洪水從眼前涌過……從黃文秀用手機最后拍下的畫面,可以看到當時的情景是何等危險。
在單位的工作群里,同事們紛紛給黃文秀留言:“太危險,趕快掉頭!”“注意安全!”“不要走夜路……”然而,凌晨1點以后,群里再也沒有了黃文秀的回復,她的電話也撥打不通……
很多同事一直關注著黃文秀的消息,大家的心都緊緊地揪著。同事成明說,17日一早得知凌云縣路段發生塌方,有車輛被山洪沖走,她和幾個同事立即趕去塌方現場,此時黃文秀的名字已出現在失聯人員名單中。
救援一直在緊張地進行,等待的時間是煎熬的,黃文秀的家人、同事、朋友、村民的內心仍然抱有希望。然而,6月18日傳來的卻是噩耗。
同事們的勸阻,父親的挽留,都沒能留住黃文秀。
黃文秀利用周末回家看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的父親,看著天氣突變,16日急著返回百坭村。病床上的父親非常擔心:“天氣預報說晚上有暴雨,現在開車回村里不安全,明早再回吧?”
“正因為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里受災,我馬上得走了。”面對父親的挽留,黃文秀叮囑了一句“按時吃藥”,便啟程回村。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黃文秀留給父親的最后一句話。
一路上,她不斷與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干部聯系,詢問當地雨勢和災情,特別叮囑要關注幾個重點村屯,要立即組織群眾防災救災。
回憶起當晚的情況,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幾度哽咽:“那么危險的情況下,她想著的是村里的災情……”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3
黃文秀,她的生命雖然定格在30歲,但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币痪淦綄嵉脑挘莱?千萬共產黨員共同心聲。
我們作為基礎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教育利益,我們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為學生打造未來,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以“三聯三為”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黨員聯系服務人民群眾、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長效機制,不斷健全黨員服務中心體系。緊密結合實際,突出實踐特色和自身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每一位黨員都要建立開展“三聯三為”活動的民情日記,詳細記錄參加活動黨員所聯系對象的基本情況及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與問題,切實達到為群眾代言、解難、服務的實際效果。
暢通幫扶渠道,實現干群和諧。建立行政關心黨員、黨員關心群眾的工作機制,開通學校“黨員服務熱線”,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答復,通過多種途徑為困難教職工排憂解難。在此基礎上,廣泛利用聽取各界意見建議的有效途徑,使學校能夠在第一時間聽取民聲、第一時間反映民情、第一時間排解民憂。
積極做好為困難群眾送溫暖工作。主動看望慰問困難群眾,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把黨的溫暖送到貧困群眾的心坎上。在幫扶活動中要認真對照反思,特別是要對照群眾的生活現狀,對照群眾的意見建議,反思自身的工作狀態和工作作風。通過對照反思,在服務和幫助困難群眾中汲取營養,進一步增強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和加強自身建設的內在動力。
多種形式開展家校互動。組織廣大黨員教師開展以“訪萬家、解民意、促發展”為主題的“黨員大家訪”活動。黨員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校園網平臺、走家訪等形式大力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采取約訪、隨訪、電話訪問、信函訪問等多種形式,完成對結對學生家庭的家訪,并將家訪情況反饋至支部。家訪活動要以學習和生活困難的學生家庭為重點,了解家庭境況和家庭教育現狀,要突出在改變家庭教育方式、改善親子關系、解決實際困難上送溫暖、解難題。廣泛征求家長意見,幫助學校查找差距,明確整改努力方向。
解決一批制約發展、影響和諧的問題。重點解決好發展、民生和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把解決影響和制約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解決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把解決發展問題和解決民生問題緊密結合起來,集中時間和精力抓好落實,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于群眾。
通過“三聯三為”活動的開展,著力增強廣大教職工黨員的宗旨觀念,初心不忘、牢記使命,對照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的要求,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樹立黨員先鋒形象,努力使廣大黨員平常之中能看得出來,困難之時能站得出來,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幫助群眾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4
基層是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務群眾的“一線哨所”。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干部就是引導各項政策落實的那根針。基層干部的“百寶箱”內常備這幾樣“寶貝”,工作干起來方能如魚得水、樂此不疲。
常備記事本,民情民意一條不落。基層任務紛繁復雜,除了完成所在部門的日常與迎檢各項工作外,基層干部還涉及脫貧攻堅、征地拆遷等多個領域工作,忙起來就難免記住了這位群眾反映的,又忘記那位群眾所建議的。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泵袂槊褚獠粌H要耳聞入心,更要用筆記下來?;鶎痈刹慨攤浜糜浭卤?,認真記下群眾訴求,確保群眾所需所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也要常翻一翻,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工作進度,查找工作差距,工作才能有條不紊推進。
常備千層底,踏遍基層每個角落。時代楷模黃文秀說:“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彼@樣說,也這樣做到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走在去往貧困戶家中的路上?;鶎痈刹恳顸S文秀一樣,為自己納一雙千層底,主動到“村頭巷尾”走一走、到“田間地頭”干一干、在“泥巴板凳”擺一擺,以“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風深入最困難、工作最薄弱的地方,收集沾滿“泥土芬芳”的“第一手資料”,推動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將好口碑鐫刻在百坭的山水之間,一步一履訪民情,一言一行解民憂。
常備情緒收集器,面帶笑容擔當作為。面對基層工作中的“攔路虎”,有人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有人妄自菲薄、松勁泄氣,更有人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澳闳羰㈤_,清風自來。”基層干部當常為心情做做“大掃除”,掃除負面情緒,面帶微笑服務群眾,堅守“初心”擔當作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樂觀,常懷感恩之心、常為感恩之行,積極面對工作中的“辛酸苦辣”。相信在回憶起基層工作的時候,腦海中定會浮現無數溫暖、感動的瞬間,嘴角也會不自覺地上揚。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5
黃文秀榮獲“最美奮斗者”“時代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2021年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天再熱,我每天也要到果園看看,這些砂糖橘是文秀書記帶領我們種下的致富樹,我一定要照顧好。”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村民班統茂正在自家果園忙碌著。黃文秀生前工作的這個小村子,如今紅紅火火,充滿生機。
黃文秀,廣西田陽人,2016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返鄉工作。2018年3月,她主動申請到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樂業縣擔任百坭村第一書記。
百坭村村民黃仕京曾問過黃文秀:“你是大城市的研究生,怎么會想要來這么偏遠的農村工作呢?”黃文秀說,“百色是我的家鄉,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一名黨員,我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她曾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
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黃文秀翻山越嶺,用近兩個月時間遍訪全村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秉S文秀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帶領群眾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發展特色產業,提高村民收入。經過努力,全村種植砂糖橘面積從1000余畝發展到2000余畝,八角從600余畝發展到1800余畝。為打開市場銷路,她還多次組織大家學習電商知識,建立了百坭村電商服務站。
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返回工作崗位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年僅30歲。黃文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1年又82天,帶領干部群眾幫助全村88戶418人脫貧。2020年底,百坭村脫貧摘帽。
黃文秀被追授“時代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斗者”等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1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6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同志,今天我想對你“表白”:
我喜歡你,喜歡你“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遠大理想。你可以有很多選擇,留京或出國,你可以到更好的地方去,你可以有更好的工作崗位,但你將人民群眾放在心里最深處,將群眾利益放在最高點,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帶著那份強烈的責任感和赤子之心,扎根基層,與群眾同住一間屋、同坐一根凳、同吃一鍋飯、同飲一瓢水,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帶著大家修路、安路燈、建蓄水池,幫助群眾發展致富,全村有88戶418人實現脫貧摘帽,邁上了小康社會新征程。
我喜歡你,喜歡你“我將無我、不負國家”的遠大志向。你從大山女兒到扶貧戰士,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把職業當事業,把崗位當作扎根群眾、服務群眾、奉獻群眾的平臺,愛崗敬業,干事創業,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你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范,是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代表。
我喜歡你,喜歡你“我將無我、不負組織”的遠大抱負。你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你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群眾發展多種產業,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為建設小康社會奉獻了青春和生命。
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精選篇7
黃文秀家境貧寒,通過國家的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她懷揣感恩之心,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初心不忘,方得始終。從入黨那一刻起,她就確立了她的初心與使命:把自己的力量投入人民和國家事業中。黃文秀說:“百色是脫貧的主戰場,我有什么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扶貧之路充滿艱辛,卻也是檢驗黃文秀的試金石,事實證明,她對黨忠誠,恪守初心,得到黨和人民的認可,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梁啟超在《呵旁觀者文》中寫道:“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巾幗不讓須眉,黃文秀的身上就有大丈夫“舍我其誰”的意氣。她沒有聽從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的父親的挽留,“正因為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里受災,我馬上得走了”。讓她說出這話的正是她的責任與擔當。其實,這只是一個小選擇,在研究生畢業后,她沒有留戀都市的繁華,做了一個大選擇,毅然回到革命老區百色,響應組織的號召,到樂業縣偏遠的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她說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她就是要回來的人。她用行動詮釋了擔當,她把青春選擇了奉獻。她投身扶貧事業后,藏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戎裝”,把腳扎在泥土里,身上不是濃香淡馨,而是滿身鄉土氣息。她甚至沒有時間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她說:“等百坭村的父老鄉親都脫貧了,我一定轟轟烈烈愛一回,讓鄉親們做證婚人……”
為生民立命是從古至今知識分子的擔當。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仁人志士高呼“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扶貧路上的黃文秀,繼承和發揚著古代知識分子這一情懷,她帶領群眾修建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對接市場、建立了百坭村電商服務站……在黃文秀的奔忙下,昔日的貧困山村發生了變化。2018年,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下降到2.71%,這些成績都見證了她為百姓謀福利,為生民立命。她用行動告訴青年朋友們,把人民裝在心里,青春才能無怨無悔;為群眾辛勤奉獻,青春才能精彩綻放。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了百坭村,但她永遠活在百坭村群眾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