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登高的意義
重陽節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風霜高潔之際,宜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在我國,早在戰國時代就形成此節。到漢代,逐漸盛行。
《西京雜記》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殘害死后,她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逐出宮,嫁給平民為妻。一次她談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宮中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事情?!独m齊諧紀》則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袷廊司湃盏歉唢嬀?,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碧拼鷦t正式由朝廷批準民間以中和、上巳、重陽為節令。明代皇宮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陽,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此風一直流傳到近世。
每到這一天,人們出游登高,賞菊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漢代此俗當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故事而來。
到了魏晉時代,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肚G楚歲時記》說,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肚Ы鹪铝睢芬舱f:“重陽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菊以暢秋志。”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制了一種前后裝有鐵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人稱“謝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詩人都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
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說;“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云?!倍鸥Α毒湃铡吩娭幸矊懙溃骸叭ツ甑歉摺】h北,今日重在涪江濱”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里橋、愁臺、梁王城、硯臺、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在南宋,據《武林舊事》載,宮廷于八日作重陽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游樂一番。
明代,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清代,皇宮御花園內設有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在民間,早期以登阜城門外五塔寺和左安門內法藏寺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薊門煙樹(德外土城)、八大處等為多。據《燕京歲時記》載:凡登高,必 “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p>
重陽節有什么禁忌及講究
忌房事
“重九”是陽數的巔峰,然后變成陰數。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禁止所有的錯誤行為,謹慎行事,性也是禁忌之一。只有當男女交合時,陰陽才能和諧。否則,陰陽不調不利于后代的繁殖。
忌煮飯
過去傳說“重陽不蒸爸爸,老虎要咬媽媽”。重陽節是老人節,這一天是節日,所以讓老母親休息,不要因為做飯而累。當時,我沒有明確解釋這個事實,所以我用這個諺語來嚇唬人們。
忌送菊花
因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是不合適的。
避免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是全家出去辟邪的日子,所以重陽節的祝福是“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是什么
1、喝重陽酒、菊花酒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它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是起源于古代,由杜康創造,二是起源于漢初,起源于宮廷。但無論如何,菊花和葡萄酒都是緊密相連的,并被賦予文化陶淵明在晉代有著深遠的內涵和影響。陶淵明一生熱愛菊花和葡萄酒。他在《九日閑居》詩中寫道:“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糯無敵,空服九華,寄托于言”。魏晉以后,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中說:“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喜歡菊花酒,這一方面與菊花酒的健身功能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士大夫對菊花文化風格的大力尊重密切相關。
當然,山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開的,山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正如《夢梁錄》所說:“今生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飲之中,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姑假這兩件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中:“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必須插滿頭歸”??梢钥闯?,除了喝菊花酒,還有發夾菊花的習俗,山茱萸不僅可以插在頭上,還可以吃,也可以戴在手臂上,或者用香包把山茱萸放在里面。這一習俗后來發展成各種習俗,如在重陽節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將彩色絲綢剪成山茱萸、菊花形狀相互佩戴等。
2、登高嘯詠,群聚宴飲
攀登是重陽節的典型習俗。無論是驅邪祈壽還是宴飲嘉年華,古人通常都把它與攀登習俗緊密結合起來。攀登是一項古老的活動,主要與先民的狩獵、采集等活動有關。后來,它逐漸與人類對祭祀、山神崇拜、攀登避災、攀登升仙等活動的理解或聯系起來,從而賦予攀登一種特殊的意義。
3、重陽騎射,重陽競射
先秦九月舉行大規模田間狩獵和軍事訓練的習俗也在漢代流傳。據《南齊書》記載,南宋武帝劉裕規定,9月9日為騎馬射箭、回顧軍隊的日期——這可能是后世“沙場秋點兵”的起源。后世流行的重陽糕據說是當年送給士兵干糧的遺產。唐代,“重陽騎射”發展成為“重陽競射”,成為唐宋重要的重陽節競技習俗。據說當時的貴族們都很高興。
4、重陽食糕
重陽食糕不是重陽節的代表性習俗,但在重陽節的發展歷史上仍有一定的地位。糕點是一種食品形式,主要由米粉或米粉蒸制而成,是待客和祭祀的好產品。重陽節的起源與九月祭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重陽食糕自然形成。在古代,蛋糕被稱為誘餌。無論是蛋糕還是誘餌,古人都賦予它吉祥的含義。首先,它是為了避邪?!段骶╇s記》說:“食蓬餌以邪”;二是“蛋糕”和“高”同音。古人用它來寓意吉祥。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在蛋糕上裝飾鹿、獅子等圖案,放棗、栗子等食物或棋子來表達各種良好的含義。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節”的名字是在三國時期出現的。據曹丕的《九日與鐘友書》記載,“歲月來了,9月9日突然復活。九是陽數,日月并應,俗稱,以為適合長久,所以享受宴會?!?/p>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花園,持糯,空服九華,寄托言語?!?。這里還提到了菊花和葡萄酒。魏晉時期有賞菊喝酒的習俗。
唐代,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此后,宮廷、民間共同慶祝重陽節,并在節日期間開展各種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加熱鬧?!稏|京夢華錄》記載了北宋重陽節的盛況?!段淞掷鲜隆愤€記載,南宋宮廷“八日作重九排”,等待第二天的盛大娛樂。
明朝,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開始就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習慣依然盛行。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些地方將夏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愛老、助老的氛圍。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2023年1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法律明確規定,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要吃哪些食物
1.菊花
喝菊花是古人在重陽節的保留項目。請注意,“只看菊花”不僅僅是看而已。古人還把菊花泡在酒里,自由飲用。制作這種菊花酒并不難。用菊花、糯米、酒曲,按照一般的釀造方法,就可以釀出一壇鮮菊花酒。其味涼而甘,有養肝明目、健腦解痙、延緩衰老的功效。
2.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撐腰糕”、“花糕”、“發糕”或“菊花糕”,是用饅頭做成的糕。輔料是棗、杏仁、松子、栗子,是甜品,有的是帶肉的咸味。老年人吃了重陽糕就不會腰酸背痛,所以每年都要吃重陽糕,保持腰身強健。在重陽節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糕”與“高”諧音,寓意生活水平步步高升,象征著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3.大棗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增智健腦、增進食欲、去腥、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還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松、貧血。是老年人冬季的進補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補腦的佳品,也是補腎固精、溫肺平喘的食療佳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癥有很好的療效。老年人常吃核桃,可以保持頭腦清醒,耳朵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