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節約,是對糧食的尊重。”現今農業科技飛速發展,各種農作物單位產量明顯提高,能保證糧食自給自足。對比其他國家,我國始終緊抓農業生產,糧食總量可以說是十分充裕。那為什么還要談“節約”“節儉”呢?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對糧食的尊重,也是對農業勞動者的尊重。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獲需要經歷很長時間,也要耗費農民的大量精力。
播種、除草……每一步都要一絲不茍才能保證稻子在秋天能有好收成。節約每一粒糧食是物盡其用的體現,能提高糧食利用率,也能減輕農民負擔,節約還是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認可與尊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而在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存在。
食堂里,一些完好的食物被倒入泔水桶;多數同學用餐只圖新鮮,許多東西只吃一半就扔掉了。在外就餐時,鋪張浪費講排場,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開支,而且還浪費了許多糧食。
“民以食為天”,面對糧食浪費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做呢?
第一,從自身做起。增強節約節儉意識,樹立尊重糧食的觀念,養成打包的習慣,更要帶動親朋好友,身體力行,杜絕鋪張浪費。
第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前一個月國家提倡光盤行動,打擊“吃播”的措施很好詮釋了這一點。
第三,國家可以加大對糧食浪費的管控力度,提供有關法律依據,讓其深入人心。
節約糧食,少講排場。節儉不是寒酸,節約糧食,是對糧食的尊重,也是對農業勞動者的尊重。節約讓我們端牢飯碗,減少缺糧斷糧的風險。節約糧食,從小事開始。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你們都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詩,但可曾想過農民伯伯種地的辛苦,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呢?可知道我國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要解決吃飯的問題也不容易。
當你們在吃早餐時,有沒有因為食品不好吃而倒掉?有沒有看見垃圾桶里那堆成小山似的饅頭面包等食物?這都是浪費的行為。
要知道,我國已有十四億多的人口,每個人都要吃飯。就算袁隆平爺爺發明的雜交水稻產量再翻一翻,那些住在偏遠山區,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們,還有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對此,節約糧食迫在眉睫,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讓我們從今天起,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對于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不要拿,如果不知道,而又拿了,也不能倒掉,應把它吃完或跟別的喜歡吃的同學調換。
2、不能逞強。不能明知道自己吃不了那么多,卻偏要打那么多,應該根據自己的食量來定。
3、參與光盤行動。一粒米飯雖小,但全國十四億人每人每頓浪費一粒米飯,把它們聚在一起,能夠一個人吃好幾年。
4、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當看到有同學在浪費糧食時,我們要及時勸說并制止,避免浪費糧食。
同學們,一份倡議,一個承諾,一種責任。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為珍惜每一粒糧食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3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建國以來,我們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我國也是除印度外世界排名第2位的糧食浪費“重災區”。我國每年的糧食損失浪費量大約相當于2億畝耕地的產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一年的產量還要多。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浪費糧食是對勞動的踐踏,是對優良傳統文化的背棄。讓我們從今天起,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倡導者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溫飽不忘饑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浪費沖擊的是思想的大堤,社會倫理的防線。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踐行者
“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糧食行業在收購、儲藏、運輸、加工各環節提升職業道德,厲行節約、科學儲糧。每個公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適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費;
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堅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宣傳者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全球每天約8、7億人挨餓的同時,每年食物總產量中的1/3,約13億噸被浪費。浪費食物令全球經濟每年損失約7500億美元。省下一顆糧食,或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人人爭做節糧愛糧宣傳者,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到愛糧節糧的行動中來,引領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就餐,從你我做起”。
食堂是校園生活的重要場所,如何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每一位同學的生活,而且體現著我校的整體形象。
有的同學會抱怨,吃飯還要這么麻煩,有必要嗎?當然有必要。相信大家大多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饑腸轆轆來到食堂卻發現食堂一片混亂,當我們好不容易打到飯,興致勃勃準備就餐的時候,會經常遇到這樣情境:端著餐具卻找不到一席之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座位,卻看見滿桌子的食品殘骸、餐盆碗筷,那種景象讓人食欲全無??
現在我們要做的只是在打飯時排排隊,吃完飯離開時清理一下殘渣,這隨手的舉動會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
又有的同學可能會問:我這樣做對我有什么好處?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方便別人,也就是方便了自己,以自己的行動方便了他人,以自己的形象影響著他人,文明就餐就會成為我們自覺的行動,好的習慣就會形成一種傳承關系,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
細微之處可以顯出一個人的品質,排隊是小事,收拾餐具也是小事,但是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您的舉手之勞就能給他人帶來無限的幫助和溫暖,一個舒心的笑容,一個讓座的動作,一句真誠的道歉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充滿著陽光。希望廣大師生杜絕浪費,主動回收餐具,文明就餐,讓我們一起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就餐氛圍!
我的國旗下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每當我到自助餐去吃飯時,就會看到很多客人,盤中剩有不少飯菜。服務員阿姨,會把人們吃剩的飯菜倒入垃圾車里,倒進下水倒。
我每每看到這些糧食被白白浪費掉,心中總不是滋味。我想:如果農民伯伯看到這些被浪費的糧食一定會流淚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我很小就知道,可現在還有很多人,卻不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做個農民不容易!農民伯伯一年四季都要在田地里干活。春天,下雨天很多。雖說:“一場春雨一場暖,但乍暖還寒。”當我們打著雨傘、背著書包去上學,城市的人們開著汽車去工作,可農民伯伯們卻不顧風雨,戴著斗笠,穿著雨衣去耕田、播種、插秧……。
夏天,烈日炎炎的時侯,城里的人們開著空調,悠閑的看著電視,吃著水果和冷飲。但農民伯伯還要到田間收割糧食,由于天氣特別熱,連小鳥都趁早出來找吃的時候,農民伯伯就拿著鐮刀去收割莊稼了,到了蜻蛙叫聲陣陣,繁星滿天的時侯才回家。收割完后,還要曬谷子,曬干后,農民伯伯就把糧食放入倉庫里,以免被害蟲和老鼠吃掉。整個過程多么的不容易呀。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城市居民在農貿市場挑選蔬菜,在超市挑選優質大米的時候,又有幾人會想到這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呢?
冬天小河結了冰,城里的人們穿得暖和、干凈。在街頭逛街、有些小朋友在打雪仗、堆雪人,農民伯伯卻要為來年耕種而勞作。
農民伯伯為城市居民的生話做出了巨大貢獻。沒有農民伯的辛勤勞動,就沒有城市人們的安居樂業。我們應該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正如古人所說:“一茶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桓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6
尊敬的全體市民:
大家好!
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小餐桌,大文明,承載的不僅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為建立節約型社會、倡導文明消費新風,呼吁全體市民,節儉用餐、安全用餐、衛生用餐和文明用餐,并結合目前開展的“文明餐桌光盤行動”,期望大家立即行動起來,人人做到文明用餐,為建設“幸福__”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遵守餐桌禮儀,文明用餐,禮讓他人,遵守用餐秩序,愛護用餐環境,談吐文雅,不吵鬧、不喧嘩。
二、以“光盤”為榮,理性消費,科學適量,按需點餐,節儉用餐,剩菜打包,不求奢華,不講排場,牢記節約糧食光榮,拒絕剩宴。
三、講究科學飲食,注重營養,追求健康,不酗酒,不暴食,摒棄不良飲食陋習。
四、遵守行業規范,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真誠服務顧客,堅守食品安全,務求用具衛生,尊重消費者權益,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五、推廣餐桌文明禮儀,倡導節約用餐行為,提升行業服務品位,營造文明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讓我們每一位市民朋友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做到“合理飲食、文明用餐、科學打包、避免浪費”。讓我們身體力行,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吃出文明的修養,吃出安全、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餐桌,節約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詳的詩,道盡了天下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聲。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在我們的校園里,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的餐盤中只吃了幾口,就往垃圾桶里一扔,不一會兒垃圾桶里就裝滿了剩飯剩菜,看著真是令人感到可惜!但那只不過是很多人的內心想法,盡管可惜,卻還是毫不猶豫、理所當然的去浪費!
而糧食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困難地“流”出來的。對于我們來說糧食不怎么貴,所以許多人會浪費糧食,對于這些人來說糧食只是一種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其實他是沾過農民伯伯辛勤汗水的寶貴物品。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曾深深縈繞心間,曾幾何時,我們摒棄了這條美德,殘渣剩飯的身影隨處可見。
只有心存節約的意識,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偏食,不挑食,不扔剩飯剩菜,和父母外出在餐館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應該打包帶回家,積極響應“光盤行動”,這才是每個人能做的,也是應該做的。他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文明的詮釋。
也許很多人是想節約的,只是不知道具體的做法,下面是關于節約糧食的小竅門:
1、在家里吃飯時不要留剩飯,如有剩飯放進冰箱明天吃。
2、在飯店里吃飯時,剩下的飯菜可打包帶走。
3、在學校里,如有不喜歡吃的菜,就在吃之前讓同學幫忙分擔。
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8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節約每一顆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詩句。相信我們同學都不會忘卻。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
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每年的10月16日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為什么要定出個“世界糧食節”來?難道我們的糧食不夠吃嗎?是!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糧食最近幾年均增產,但是人均糧食占中國有量長期處于較低的低水平。我們國家不斷人口增長,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糧食的供需仍將在緊張中度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但是,看看我們每天中午回收的飯箱,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光想買零食,不想吃飯??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并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
我們不能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9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饑餓瘦骨嶙峋、饑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
小伙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
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10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人們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辛勤地耕作,生息繁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連咿呀學語的孩童都能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人所共知,我國人口多,耕地少,農業基礎薄弱,自然災害頻繁,只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在發展中國家,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全球約30多個國家陷入糧食危機。
昔日“魚米之鄉”已無田可耕,無糧可產,要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在政府抓好宏觀調控的同時,勢必要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的節約。耕種無形的良田——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是全體社會成員光榮而神圣的職責!
浪費是對人民的犯罪。我們千萬不要把白花花的米飯、饅頭丟棄在餐桌上,倒進垃圾桶。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要從小養成愛糧節糧的良好習慣。
食品安全體系和“放心糧油”工程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糧食經營者,要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把衛生安全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衛生標準;廣大市民要熟悉和掌握糧食質量識別、營養學等基本科普知識,提高健康消費與自我保護意識;要積極配合政府維護良好的糧油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糧食流通中的不法行為,切實履行公民義務。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作出我們的貢獻!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11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想必大家都知道,勤儉節約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種傳統美德就要在我們這一代失傳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究竟我們能不能夠理解這當中的意思?也許我們并沒有發覺自己已經浪費,其實,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都存在著浪費。有些同學中午是在學校托班的,他們一點都不懂得珍惜糧食,對飯菜十分挑剔,不愛吃的就不吃,最后都倒在一個大桶里,讓人看了多惋惜呀!
目前世界上有38個國家嚴重缺少糧食,其中有23個在非洲,有8個在亞洲,有5個在拉丁美洲,還有兩個國家在歐洲。由此可見,我們是多么幸福啊!我們現在吃好的穿好的,我們是否想到了正在挨餓的人們?
讓我們從今天起,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不偏食,不挑食。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同學、老師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6、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要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農民伯伯們辛勤的勞動才取得的成果。節約,就從我們做起,就從現在做起,就從實際行動開始!
關于節約糧食演講稿600字篇1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人李紳用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詮釋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在這個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卻越來越少的世界上,我們必須節約糧食,這不僅是尊重勞動者,更是阻止地球繼續惡化的好辦法。 人口飛速增加著,城市向一望無際的田野蔓延,這無邊的田野,正生長著我們的必需品—糧食。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們的土地就少了許許多多,有的變成住宅區,有的變得貧瘠,甚至變成荒漠,我們的土地滿目瘡痍!也許,我們不能阻止城市發展的腳步,但我們必須珍惜余下的資源,不白白地浪費掉。 中國有14億人口,每人每月浪費500克,一年就會浪費840萬噸,這是個何等驚人的數字。然而,我們想想,自己每次吃飯時剩下的米粒,吃不下而倒掉的飯菜,這個數字不足為奇。我們在之前的浪費已經無法挽回,我們要做的,只有接下來得節約糧食! 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每次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飯店點菜,吃多少,點多少,要響應“光盤行動。”我們的糧食產量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還有許多人,在忍受著饑餓,在這時,我們的節約可以多多少少讓他們能填飽肚子。也許有些人家中有錢就可以浪費糧食,因為他們不在乎,但他們是否想過,自己是在做一件何等可恥的事。 每一粒米,都是珍貴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懂得節約糧食的意義,學會珍惜這比金子還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