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景區的導游詞
銅鑼灣原指今為維多利亞公園的海灣及其東岸。因為該處的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線就在銅鑼灣道。銅鑼灣古稱鹽船灣,18世紀戴氏家族于海灣東岸建立了一座“鹽船灣紅香爐廟”,即銅鑼灣天后廟。
而現時一般稱為銅鑼灣的位置,則原稱為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
19世紀中期,銅鑼灣乃英資企業怡和洋行總部,當時怡和洋行在東角設置貨倉及于今糖街附近設糖廠即前香港鑄幣廠址。19世紀末,由于來往香港島東西需繞路或坐船經過銅鑼灣甚為不便,故此興建了一條連接海灣的海堤,即是現今的高士威道。這亦是銅鑼灣的英文名“Causeway Bay”(海堤灣)的字源。至1950年代,銅鑼灣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將海灣填平,得到的土地一部分用以興建交通干道,一部分則成為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奇力島亦從此連陸。
銅鑼灣1960年,日本百貨公司大丸在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開業,加上第一條海底隧道的興建,其香港島出口就在銅鑼灣。于是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先后在銅鑼灣開業,令銅鑼灣成為港島主要購物中心,而銅鑼灣亦因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原故成為通往東九龍和新界東之主要窗口。1980年代中全盛時期,銅鑼灣共有4間日資百貨公司,分別為大丸、松坂屋、三越及崇光。踏入1990年代,日資百貨公司不是結業便是易手,取而代之的乃一個一個的購物商場。其中香港電車在銅鑼灣的原車廠,重建成時代廣場;位于波斯富街的戲院利舞臺,則于1992年拆卸,改建成利舞臺廣場。
銅鑼灣東部過去有銅鑼灣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筑。但由于1980年代地鐵工程影響而變成危樓,于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變成了港鐵港島線的天后站出口,而順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廟一帶改稱為“天后”,而“東角”這舊名則漸漸被人遺忘。
過去的地理劃分到現時仍保留了不少痕跡,包括位于天后的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及再向東行與海逸君綽酒店相對的民政事務總署銅鑼灣社區中心、位于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的東角道,以及東角Laforet商場(原為東角Nu Face Sogo)。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大家參觀香港公園的導游,希望我能陪伴大家一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香港概況
香港是中國兩大特別行政區之一,是集旅游、購物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大都市。它地處華南沿岸,與中國廣州深圳隔海相望。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全年的氣溫較偏高。夏天炎熱且潮濕,溫度約在26~30℃之間,而冬天涼爽而干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香港景點及公園數不勝數,吸引著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
香港公園簡介
香港公園位于香港中區紅棉路,鄰近金鐘地鐵站。公園耗資3億9千8百萬元興建,占地8公頃,於1991年5月用。是一個現代設計及設施與天然環境結合在一起的杰出景觀點。公園的另一項引人之處是以流水為主題,利用人造山石堆砌而成 的瀑布、溪流、水池及懸崖,將園內的不同景致串連起來。
公園設施
觀鳥園
大家現在來到的是前市政局提議在香港公園建設的一項嶄新設施--尤德觀鳥園,此園于1992年9月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溫室
大家現在來到了溫室的展覽廳,香港公園溫室的面積達1400平方米,是東南亞最大的溫室之一。溫室除了展覽廳外,還包括旱區植物展覽館及熱帶植物展覽館,加上展覽廳共3個場館。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體育館
這個體育館具有空氣調節的功能,有一個36米x36米的多用途主場,可提供下列設施: 8個羽毛球場、或兩個籃球場、或兩個投球場、或兩個排球場。體育館的其他設施包括一間多用途活動室、三張乒乓球桌及一間健身室。
壁球中心
香港壁球中心是全香港最大的壁球中心。有12個空氣調節的壁球場。其中一個是三面以玻璃作墻及設有觀眾看臺的表演場,供比賽及表演之用。
每年的香港壁球公開賽及很多國際賽事均在這個中心舉行。
場內設有小食食肆提供飲食服務。
食肆
在公園內有3間大小不同, 風味各異的食肆,大家可在這些地方稍作休息,品嘗一下這里的美食。人工湖畔設有空氣調節的菜館最大。這間菜館提供不同的飲食環境,顧客除了在館內品嘗佳肴外,更可在館外寬闊的長廊享用美食。
此外,公園內并有2間較小型的食肆,其一設在茶具文物館內、而另一間設于壁球中心內。更有2個小食亭,方便游人在不同地點享用小食。
鐘樓
瞧,這座20米高的鐘樓,鄰近東面正門,是公園的焦點標志,為游人提供一個集合地點。
中央花園
中央花園入口處是一條廣植樹木及設有噴泉的通道。在綠樹環繞的公園中,既有噴泉廣場,并有噴泉看臺,游人置身其中,在噴水池的包圍下,其樂無窮。
奧林匹克廣場
此廣場面積達1100平方米,約有880個座位。這個廣場是專為舉行活動而設的,例如體育推廣活動、戶外展覽會、木偶戲、音樂會及其他文娛活動,而平日更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鳥瞰角
鳥瞰角是一座30米高的塔,有105級梯級,塔頂設有觀景臺,大家可在此俯瞰整個公園。
好了,香港公園所有的景點就瀏覽完畢了,希望大家關注更多泰國好玩的地方,我們下次再見!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3
我們坐著輪船,在港口滑過,來觀賞維多利亞港的夜景。
我靜靜地坐在游輪上,一邊喝著飲料,一邊欣賞著維多利亞港的夜景。維多利亞港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維多利亞港的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碧玉;維多利亞港的水真干凈啊,干凈得看不見任何垃圾,就算你找上一百年,你也找不到任何垃圾。我們的船漸漸地開到了港口的盡頭,就按原路返回,又開了回去。
回來時,我看見了高高的中銀大廈,又看見了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 國際金融中心。想一想,浙江最高建筑已經夠高了,香港最高建筑會有多高啊!這可是世界有名的現代城市啊!我看著看著,突然,一艘豪華郵輪從我們的輪船旁邊開過,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豪華郵輪。緊接著,幾艘龐大的萬噸巨輪從身邊開過,擋住了我的視線,為什么香港會有這么多萬噸巨輪呢?因為維多利亞港的港口平均深度有 12。2 米 呢!可以同時停泊 72 艘萬噸巨輪呢!而且從豪華郵輪上也體現出香港有大城市的氣息,有大城市的足跡,有大城市的氣派!
啊!維多利亞港好美啊,美得讓你流連忘返。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4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香港觀光旅游,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觀黃大仙祠,并很榮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時光,祝大家游得開心,玩得盡興!
黃大仙祠,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祠始建于1920_年,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建筑雄偉。
廟宇供奉的黃大仙,據說有求必應,求簽者多在殿前膜拜,附近有解簽的攤子,為人求神問卜,特別是農歷新年或節日期間,信男善女們蜂擁而至,香火特別旺。
祠旁設有小公園,設計得宜,精巧玲瓏,頗具園林景色。旁側的九龍壁,是仿照北京故宮而制。
好,黃大仙祠到這里就參觀完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合作,希望這次香港之行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不到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同時歡迎各位再次光臨,再見!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壇大佛坐落在香港大嶼山木魚峰頂,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露天青銅坐像。佛像身高23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重250噸,由202塊青銅焊接而成。重5噸的佛面,在澆注時加入約2千克黃金,更添光彩。大佛造型集云崗、龍門佛像和唐代雕塑技術之精華,莊重慈祥。坐南朝北,右手齊胸屈舉,五根手指平伸,示“無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下垂腳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稱“與愿印”,寓意施予快樂,表現了大雄大力與大慈大悲。被譽為尖端科技與東方藝術的結晶。
從木魚山腳登上天壇底座,有260級石級。底座仿北京天壇圓丘而建,故名。內部結構分3層:功德堂、展覽廳和紀念堂。功德堂立有捐款者姓名的石碑。興建大佛的構想緣起于1973年,當年并開始籌劃。1981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籌建委員會,專職研究籌建工作,包括審定佛像藝術造型、建筑材料及施工細則。其中大佛形象設計曾八易其稿,僅總工程設計一項,繪制圖紙達5000多張。1986年5月由中國航天科學技術咨詢公司總承包這項工程。1989年10月13日,大佛最后一塊銅壁安裝完成,當日舉行了莊嚴的圓頂儀式。這個制作耗時3年,凝聚了信眾、佛教界人士、藝術家、技術工程人員等無數心血。
在香港島以西的海面浮立著地域寬闊、風光秀麗的大嶼山。島上坐落著雄偉壯觀的寶蓮寺,而天壇大佛就矗立在寺旁海拔482米的木魚峰上。
天壇大佛是九十年代初建成的一座大銅佛,由中國航天科技部設計和制作,大佛身高26.4米,加上大佛底座三層,總高度近34米,占地面積約6567平方米,重量高達250噸,由200塊青銅鑄件砌成,占地面積約6567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露天釋迦牟尼青銅像。因其基座是仿照北京天壇而設計,故習稱天壇大佛。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6
端午節前夕,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我盼望已久的香港迪士尼樂園。
來到樂園大門口,大門上用中英文分別寫著“歡迎光臨香港迪士尼樂園”,門上的米奇老鼠好像在對我們說“歡迎光臨……”
走進大門,我看見了一座噴水池,在噴水池的中間有一條大鯨魚,左右兩旁各有一座哈巴狗和唐老鴨的雕像在陪伴著鯨魚戲水,這鯨魚的力量可大了,它噴出來的水把一只騎著滑板的米奇直沖而上,讓它永遠不能著地。
進了樂園,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啊!迪士尼的娛樂項目可真多呀!”我們游玩了反斗奇兵大本營,迷離莊園,探險王國,幻想城堡,明日世界,灰熊山谷……不過,最激動人心的還是灰熊山谷里的灰熊礦山車。他是西部最瘋狂的急速礦車,頑皮搗蛋的灰熊會出其不意地從礦山里急沖而出,突然倒行穿梭整個灰熊山谷。在倒行中,我緊緊地抓住爸爸,以為是礦山車出了故障,爸爸也摸不清狀態,大聲的對我說:“害怕就叫出來……”等礦山車停穩,發現自己原來還活著,我的腿不停地發抖,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原來是這可惡的灰熊搞的鬼,我卻把它當成和東部華僑城的一樣了,讓我虛驚一場。
游完了這些,最后來到美國小鎮購物了,我買了好多我喜歡的東西。拎著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迪士尼樂園,下次見!
評語:哇,這篇文章寫得太棒了!不論是語言還是文章的段落層次都非常合理而恰當!小作者在文章中也運用了由一般到個別的寫作手法,記錄了自己游玩迪士尼樂園的整個過程,看了你的文章,仿佛我就在眼前目睹了著一切一樣!優秀!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7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相當于兩個香港島。從東涌乘坐巴士前往昂坪,沿途樹木蔥蘢,山嶺起伏,其間的鳳凰山和大東山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向南的海岸擁有許多岬角和海灣,大嶼山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與沙灘、高山與流水、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跡交相輝映。游遍全島,恍如完成交錯時光的穿梭之旅。
游大嶼山西南部,可說是一步一古跡。從石壁水壩出發,沿引水道向西南走個多小時,便到達狗嶺涌。此地方除被不少郊游人士列為最佳露營地點外,豎立?的「嶼南石碑」,更見證了一百年前英國迫中國簽下不平等條約、強租借新界的事件。站在這租借分界線,背后無盡的南中國海、索罟群島、桂山島、萬山群島全近在咫尺,游人在這里可盡享無限好風光。
再往西走便是香港境內的極西——分流。據悉,這里是西面珠江三角洲的黃泥水和東面南中國海清澈咸水的交匯,清水與濁水的分隔,故名分流。彎月形的分流東灣邊緣有座雍正時期的炮臺,當年曾負起鎮守大嶼山至珠江一帶水域的重任。此外,附近的分流村、分流大學和天后廟,盡管皆空置破落,卻又古意盎然,值得參觀。
位于昂平大路的“竹園精舍”不可不去,里面有一幅中堂蓮花圖。這一朵蓮花并非平常畫家所畫,而是出自慈禧太后御筆,畫上印有慈大后玉璽,是鎮山之寶。相傳早年香港淪陷時期,日軍經過竹園精舍時,連走路都不敢用力,只靜悄悄地走過,更加不敢進入騷擾,慈禧太后御筆蓮花圖由此得以保存。在此參觀,雖則沒有寶蓮寺的香火鼎盛,卻更添禪院的幽雅脫俗。從東涌經沙螺灣、深屈,到大澳寶珠潭,有一段全長約8公里的古道。古道沿海而修,歷來是遠足者最喜歡的路段。沿途還有一些客家排屋,這在大嶼山是很少見到的。
大澳漁村水鄉風情極為濃郁,是大嶼山最有生活氣息的游覽勝地。這里的河道,呈“入”字形伸展。那一撇的末端,就是大澳村的入海口,海就是著名的伶仃洋。傍晚時分,站在渡口的橋上看“伶仃落日”,景色壯美中另有一番滄桑。渡口租一艘游艇,進入水鄉河道,一路前行,大澳水鄉最有特色的吊腳樓讓人目不暇接……
位于大嶼山昂坪高原上的寶蓮寺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佛門勝地之一。寶蓮寺創建于1920_年,雖僅70余年,但因建筑規模之大,地形環境之優美,有“南天佛國”之稱,為香港四大禪林之首。禪寺牌坊正對的木魚峰,有一座新建的世界最大的銅佛像———“天壇大佛”。大佛底座有三層,內一口大鐘,每隔七分鐘敲打一次,供人“解除108種煩惱”。它和寶蓮寺共同組成了聞名遐邇的佛教旅游大區。
鳳凰山是大嶼山的最高山峰高達九百三十四米,是本港遠足人士的旅游勝地,旅游人士每多摸黑登山,觀看日出。
香港景區的導游詞篇8
八月三日,我和爸爸媽媽及媽媽的朋友一行人一起到香港的太平山頂游覽。香港的太平山頂,據說是香港的一大游覽景點,是每個去香港玩的人必去之地。
登上山頂,我們就直接去參觀“杜莎夫人蠟像館”。蠟像館位于太平山頂的凌霄閣,是專門展覽名人蠟像的博物館。館內展示了一百多名人的栩栩如生的蠟像。我一進去就看見了成龍大叔,我趕緊和他拍了照。再往前走,我又看見了一個漂亮的人,爸爸說那是梅艷芳,爸爸又讓我和她拍照留念。接著我們還看到了:劉德華、周杰倫、李小龍……
接著我們來到了二樓,那里有毛爺爺、胡爺爺、還有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蠟像。最后我們來到了體育名人區,那里有姚明、貝克漢姆等體育名人的蠟像。
參觀完了“杜莎夫人蠟像館”,我們又來到了太平山頂。
據說夜晚站在山頂能俯瞰香港全城。可以看到維多利亞及九龍半島,可以將兩岸的景色一覽無余。還聽說這里的夜景被稱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我們站在山頂上,欣賞到了嘆為觀止的維多利亞港被夕陽染紅的美麗景色。入夜之后,維港兩岸的摩天大樓更會亮起五彩繽紛的燈光,難怪來港的游人都要到太平山頂來喲!
我站在觀景臺,看到香港的一棟棟高樓大廈矗立在山腳下,還看見了我們入住的賓館呢。正當我在找出口時,我看見了一個摩天輪,我真希望能去坐坐。因為我出生至今還沒有看到過這么大的摩天輪。我們一家人看那看那,大家不住地發出贊嘆,直到爸爸說,很晚了,我們得回賓館了。
今天我真開心,不僅登上了太平山頂,欣賞了杜莎夫人蠟像館,見到了這么多的名人,還俯瞰到整個維港美輪美奐的全貌,真是不枉此行!但由于時間緊,我還沒看夠,下次我還要來,還要上“太平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