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香港導游詞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相當于兩個香港島。從東涌乘坐巴士前往昂坪,沿途樹木蔥蘢,山嶺起伏,其間的鳳凰山和大東山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向南的海岸擁有許多岬角和海灣,大嶼山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與沙灘、高山與流水、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跡交相輝映。游遍全島,恍如完成交錯時光的穿梭之旅。
游大嶼山西南部,可說是一步一古跡。從石壁水壩出發,沿引水道向西南走個多小時,便到達狗嶺涌。此地方除被不少郊游人士列為最佳露營地點外,豎立?的「嶼南石碑」,更見證了一百年前英國迫中國簽下不平等條約、強租借新界的事件。站在這租借分界線,背后無盡的南中國海、索罟群島、桂山島、萬山群島全近在咫尺,游人在這里可盡享無限好風光。
再往西走便是香港境內的極西——分流。據悉,這里是西面珠江三角洲的黃泥水和東面南中國海清澈咸水的交匯,清水與濁水的分隔,故名分流。彎月形的分流東灣邊緣有座雍正時期的炮臺,當年曾負起鎮守大嶼山至珠江一帶水域的重任。此外,附近的分流村、分流大學和天后廟,盡管皆空置破落,卻又古意盎然,值得參觀。
位于昂平大路的“竹園精舍”不可不去,里面有一幅中堂蓮花圖。這一朵蓮花并非平常畫家所畫,而是出自慈禧太后御筆,畫上印有慈大后玉璽,是鎮山之寶。相傳早年香港淪陷時期,日軍經過竹園精舍時,連走路都不敢用力,只靜悄悄地走過,更加不敢進入騷擾,慈禧太后御筆蓮花圖由此得以保存。在此參觀,雖則沒有寶蓮寺的香火鼎盛,卻更添禪院的幽雅脫俗。從東涌經沙螺灣、深屈,到大澳寶珠潭,有一段全長約8公里的古道。古道沿海而修,歷來是遠足者最喜歡的路段。沿途還有一些客家排屋,這在大嶼山是很少見到的。
大澳漁村水鄉風情極為濃郁,是大嶼山最有生活氣息的游覽勝地。這里的河道,呈“入”字形伸展。那一撇的末端,就是大澳村的入海口,海就是著名的伶仃洋。傍晚時分,站在渡口的橋上看“伶仃落日”,景色壯美中另有一番滄桑。渡口租一艘游艇,進入水鄉河道,一路前行,大澳水鄉最有特色的吊腳樓讓人目不暇接……
位于大嶼山昂坪高原上的寶蓮寺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佛門勝地之一。寶蓮寺創建于1920_年,雖僅70余年,但因建筑規模之大,地形環境之優美,有“南天佛國”之稱,為香港四大禪林之首。禪寺牌坊正對的木魚峰,有一座新建的世界最大的銅佛像———“天壇大佛”。大佛底座有三層,內一口大鐘,每隔七分鐘敲打一次,供人“解除108種煩惱”。它和寶蓮寺共同組成了聞名遐邇的佛教旅游大區。
鳳凰山是大嶼山的最高山峰高達九百三十四米,是本港遠足人士的旅游勝地,旅游人士每多摸黑登山,觀看日出。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2
銅鑼灣是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也是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后,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只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游客往來于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這間。游客在船上品嘗海鮮的同時,也可一邊觀賞海港夜景,一邊領略舢舨風光,別有風味。所以夜游避風塘是游客晚上觀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銅鑼灣有許多很好的中西菜館。
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維多利亞公園,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里練太極拳;每逢春節、中秋節、圣誕節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于此舉行慶祝活動。公園里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里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筑物乃香港大球場,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觀眾4萬人。位于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于馬場內快活看臺二樓的香港賽馬博物館。
銅鑼灣原指今為維多利亞公園的海灣及其東岸。因為該處的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線就在銅鑼灣道。銅鑼灣古稱鹽船灣,18世紀戴氏家族于海灣東岸建立了一座“鹽船灣紅香爐廟”,即銅鑼灣天后廟。
而現時一般稱為銅鑼灣的位置,則原稱為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
19世紀中期,銅鑼灣乃英資企業怡和洋行總部,當時怡和洋行在東角設置貨倉及于今糖街附近設糖廠即前香港鑄幣廠址。19世紀末,由于來往香港島東西需繞路或坐船經過銅鑼灣甚為不便,故此興建了一條連接海灣的海堤,即是現今的高士威道。這亦是銅鑼灣的英文名“Causeway Bay”(海堤灣)的字源。至1950年代,銅鑼灣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將海灣填平,得到的土地一部分用以興建交通干道,一部分則成為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奇力島亦從此連陸。
銅鑼灣1960年,日本百貨公司大丸在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開業,加上第一條海底隧道的興建,其香港島出口就在銅鑼灣。于是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先后在銅鑼灣開業,令銅鑼灣成為港島主要購物中心,而銅鑼灣亦因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原故成為通往東九龍和新界東之主要窗口。1980年代中全盛時期,銅鑼灣共有4間日資百貨公司,分別為大丸、松坂屋、三越及崇光。踏入1990年代,日資百貨公司不是結業便是易手,取而代之的乃一個一個的購物商場。其中香港電車在銅鑼灣的原車廠,重建成時代廣場;位于波斯富街的戲院利舞臺,則于1992年拆卸,改建成利舞臺廣場。
銅鑼灣東部過去有銅鑼灣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筑。但由于1980年代地鐵工程影響而變成危樓,于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變成了港鐵港島線的天后站出口,而順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廟一帶改稱為“天后”,而“東角”這舊名則漸漸被人遺忘。
過去的地理劃分到現時仍保留了不少痕跡,包括位于天后的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及再向東行與海逸君綽酒店相對的民政事務總署銅鑼灣社區中心、位于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的東角道,以及東角Laforet商場(原為東角Nu Face Sogo)。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3
我們坐著輪船,在港口滑過,來觀賞維多利亞港的夜景。
我靜靜地坐在游輪上,一邊喝著飲料,一邊欣賞著維多利亞港的夜景。維多利亞港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維多利亞港的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碧玉;維多利亞港的水真干凈啊,干凈得看不見任何垃圾,就算你找上一百年,你也找不到任何垃圾。我們的船漸漸地開到了港口的盡頭,就按原路返回,又開了回去。
回來時,我看見了高高的中銀大廈,又看見了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 國際金融中心。想一想,浙江最高建筑已經夠高了,香港最高建筑會有多高啊!這可是世界有名的現代城市啊!我看著看著,突然,一艘豪華郵輪從我們的輪船旁邊開過,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豪華郵輪。緊接著,幾艘龐大的萬噸巨輪從身邊開過,擋住了我的視線,為什么香港會有這么多萬噸巨輪呢?因為維多利亞港的港口平均深度有 12。2 米 呢!可以同時停泊 72 艘萬噸巨輪呢!而且從豪華郵輪上也體現出香港有大城市的氣息,有大城市的足跡,有大城市的氣派!
啊!維多利亞港好美啊,美得讓你流連忘返。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4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前來香港游玩。在本次行程中,我會向大家介紹我國的香港,祝大家玩得開心。
香港是個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喜歡來這兒做生意,香港的商品琳瑯滿目,各種各樣。因此,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你們想去嗎?
在香港,人們能品嘗到各種可口的食物,比如:川菜、德國菜、意大利面……所以,香港又稱為‘‘美食天堂’’。
當然,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我們的迪士尼樂園。游覽完海洋公園,就來到了歡聲笑語的美妙世界,迪士尼樂園有4個主題:美國小鎮大街、探險世界、幻想世界和明日世界。每一個主題都有不一樣的特色,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來到這里,就等于來到了童話世界,感受奇妙之旅。
最后,我們來到了全球中心的金紫荊廣場,因為這里有家喻戶曉的紫荊花雕刻。這是整個香港行政區的象征,象征著香港永遠繁榮昌盛。因此,這里也成了游客們的必經之處。
各位游客,神奇的香港難道不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東方明珠’’嗎?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5
香港人有他們的“南方之珠”,就是外地旅游者一般不知道的在香港南面海上的一串小島,包括南丫島、大嶼山、長洲、坪洲等,都是香港人平時度假愛去的地方。其中南丫島是最有特色的,最近,央視熱播的《美味情緣》講的就是南丫島的故事。其實,南丫島不僅有美味的海鮮,更有奇麗的風光,在那里洋人和華人幾乎各占了一半,而住在那里的年輕華人也常是一副古怪的裝扮,充滿了異國情調,人們自由的生活方式又充滿了嘉年華會(狂歡節的香港叫法)的嬉皮氣氛。生活不羈的人、渴望自由的人愛到那里去,因為在那里讓人忘掉了喧囂的香港,就像處身在一個生活的別處,60年代爵士樂所唱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那么一個神奇的地方。
南丫島,被香港老人稱為“博寮洲”,是繼大嶼山和香港島之后的第三大島嶼,位于香港島的南面,面積約14平方公里,島上的居民大多住在北面地勢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樹灣一帶。從香港島坐船過去,只需30分鐘就能到達島的兩個港口索罟灣和榕樹灣。南丫島一直是安靜祥和的,因此六七十年代后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和居港外籍人士到榕樹灣一帶聚居,大街上也開設了不少西式餐廳和酒館,彌漫著一種異國浪漫風情,最有名的酒吧有“旺達喇嘛”,它對面和旁邊則是最有名的港式茶餐廳“多見面茶餐廳”和“英記”。除了各國美食云集外,沿著榕樹灣道走,一路上都是精致的小店鋪,有賣手工藝品的、有賣綠色生活用品的、也有各類自制餅干出售,這兒的人都好像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一樣熱愛樸素自然的生活,又在乎獨特的生活品位。其中有一家最值得一去的是“南丫書蟲”小店,店內一邊賣綠色食物,另一邊賣的是中英文舊書,以藝術書為主,店主也是藝術家。
我作為年輕人,最喜歡去的是島西方的洪圣爺海灘,洪圣爺海灘離榕樹灣碼頭約20分鐘路程,沙灘面積不大,但水清沙細,加上設備完善,是弄潮兒的樂園。洪圣爺沙灘附近設有燒烤場,沿岸多處也適宜垂釣。白天很多小孩子在玩水、堆沙堡,而到了夏天的晚上,常常有年輕人組織的樂隊露天演奏、嬉鬧,最熱鬧的時候有人把那里說成是60年代美國舉行通宵達旦搖滾演唱會的地方——胡德史托克。的確,月下海前,人們在音樂中狂歡,一片迷幻。
但南丫島最吸引我的還是在那里居住的人,這里住了很多藝術家,他們各有個性又能和睦共處,為南丫島營造出一個藝術之村的氣氛。
藝術家都喜歡住在山上,我認識的兩個年輕人“Fred Sir”和“志偉”也一樣,他們的家在北面山路“家樂徑”的兩旁遙遙相對。他們倆都是玩音樂的,不過“Fred Sir”喜歡的是60年代的爵士樂和布魯斯,志偉喜歡的卻是七八十年代的英式搖擺樂。他們的愛好也表現在他們家的裝置上,“Fred Sir”的家一進門就是他自己畫的大幅油畫:一個薩克斯風演奏家的肖像;志偉的家里卻貼滿了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海報。倆人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家里音樂總是飄過不停。他們就是這樣按自己的方式率性自由地生活著。
南丫島上這樣的人估計還有1000個,所以我建議你到這個“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世外桃源玩的時候,多多留意這些“化外之民”,從他們身上,你得到的樂趣和人生啟示可能遠超過你在那里的綠水青山上得到的。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6
端午節前夕,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我盼望已久的香港迪士尼樂園。
來到樂園大門口,大門上用中英文分別寫著“歡迎光臨香港迪士尼樂園”,門上的米奇老鼠好像在對我們說“歡迎光臨……”
走進大門,我看見了一座噴水池,在噴水池的中間有一條大鯨魚,左右兩旁各有一座哈巴狗和唐老鴨的雕像在陪伴著鯨魚戲水,這鯨魚的力量可大了,它噴出來的水把一只騎著滑板的米奇直沖而上,讓它永遠不能著地。
進了樂園,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啊!迪士尼的娛樂項目可真多呀!”我們游玩了反斗奇兵大本營,迷離莊園,探險王國,幻想城堡,明日世界,灰熊山谷……不過,最激動人心的還是灰熊山谷里的灰熊礦山車。他是西部最瘋狂的急速礦車,頑皮搗蛋的灰熊會出其不意地從礦山里急沖而出,突然倒行穿梭整個灰熊山谷。在倒行中,我緊緊地抓住爸爸,以為是礦山車出了故障,爸爸也摸不清狀態,大聲的對我說:“害怕就叫出來……”等礦山車停穩,發現自己原來還活著,我的腿不停地發抖,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原來是這可惡的灰熊搞的鬼,我卻把它當成和東部華僑城的一樣了,讓我虛驚一場。
游完了這些,最后來到美國小鎮購物了,我買了好多我喜歡的東西。拎著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迪士尼樂園,下次見!
評語:哇,這篇文章寫得太棒了!不論是語言還是文章的段落層次都非常合理而恰當!小作者在文章中也運用了由一般到個別的寫作手法,記錄了自己游玩迪士尼樂園的整個過程,看了你的文章,仿佛我就在眼前目睹了著一切一樣!優秀!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7
位于繁盛的尖沙咀區,鴉片戰爭期間,曾是林則徐督促建造的九龍、官涌炮臺所在地。后成為英軍營房。市政局辟作公園后,公園成為九龍半島的“綠肺”。于1970年正式揭幕。至1989年重建,耗資達三億港元,占地13.47公頃。 公園為游客提供全面的動態及靜態康樂設施。由于地形所限,動態康樂場地均集中在公園北面,而靜態康樂場地則主要設于南面。
動靜設施分戶外和戶內。戶外設施方面,公園擁有一戶外歷奇樂園,是在公園山丘上的堡壘和炮臺改裝而成的游樂場,令游客如置身軍營的境況;亦設有中國式花園,花園內有一個兩層的荷花池,由石景瀑布連接,池中更建有古色古香的中國式涼亭;公園還設有瞭望臺,這個錐形建筑物建于水泵房之上。瞭望臺位于公園最高處,海拔37米,公園游人登上瞭望臺頂,即可飽覽四周景色。除了以上設施外,公園于戶外還設有健身徑、迷宮花園、天臺花園、雕塑廊及雕塑園等,實令人目不暇接。
戶內設施方面,設有室內外游泳池和室內體育館。游泳池位于公園大樓東翼,可容納1530人暢泳,每年的入場人次逾100萬人。九龍公園游泳池不僅是香港設備最完善的泳池之一,也是九龍區唯一適合舉辦大型或國際游泳賽事的地點。而體育館位于公園大樓西翼。主場的面積達1760平方米,是九龍區其中一個最大的全空氣調節體育館,適合舉辦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 此外,在公園一角有香港較具規模的大寺-香港伊斯蘭教清真寺。公園臨馬路一邊,還建有一列簇新的模仿美國地大商店,稱為“柏麗購物大道”。商店屋頂也辟作花園,與公園連成一體,很有特色。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8
銅鑼灣(英文名稱:Causeway Bay,原稱東角)位于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該地段集中了很多購物中心、日資的百貨公司以及酒店等,在街頭巷尾還有 很多餐廳,所有高檔次的時尚潮流物品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還是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后,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只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 搖櫓,接送游客往來于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之間。現在,銅鑼灣已成為尖沙咀以外最重要的旅游區。
銅鑼灣近年來以多層式購物中心而大放異彩,如時代廣場、世貿中心、利舞臺廣場等;此外,這里被視為日資根據地,日本崇光百貨、三越百貨也占據了一席之地。露天廣場如渣甸坊,可淘便宜化妝品和成衣。銅鑼灣也是美食勝地,地道港式茶樓、魚翅菜館、高級餐廳都齊聚于此。
銅 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里練太極拳;每逢春節、中秋節、圣誕節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于此 舉行慶祝活動。公園里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里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筑物乃香港大球場,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 觀眾4萬人。位于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于馬場內快活看臺二樓的香港賽馬博物館。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9
有人問我:“你最喜歡哪處景物?”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最喜歡維多利亞港了。”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還有著“世界三大夜景”的美譽。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維多利亞港都保持著她那美麗的身姿。
清晨,天邊露出了魚肚白,“東方之珠”號客輪的汽笛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香港蘇醒了,放眼望去維多利亞港的海面上籠罩著一層輕飄飄的白霧,猶如披著一件白紗。
我來到岸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海浪輕輕的親吻著海岸。波光粼粼的海面下,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海藻類植物隨波逐流。漸漸地,游人多了起來,但還是那么的寧靜。
相比于清晨的寧靜,夜晚就變得更加熱鬧和美麗。悠揚的樂器聲,游人的談笑聲,輪船的汽笛聲,海風吹拂著海水拍擊著海岸的聲音,完美的融合成一體奏響了一曲和諧的樂章。這時候,如果您來到“星光大道”,就會發現70多位有突出貢獻的電影人,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簽名與手印。
太平山上的燈塔,中環、銅鑼灣地區的霓虹燈,燈火璀璨,閃爍的是那么耀眼、那么明亮。“國際金融中心”“中銀大廈”“匯豐銀行”等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直入云霄,萬家燈火,相互輝映,倒映在海面上,分不清是燈光還是星星,維多利亞港的夜景是多么別致啊!
夜深了,游人漸漸地離去,維多利亞港又恢復了清晨的寧靜。這時候,我耳邊仿佛響起一首歌“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維多利亞港,你以無與倫比的容顏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簡短香港導游詞篇10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迪士尼,玩了好多項目,可好玩了!
我先去幻想世界預約了小熊維尼歷險,然后去了明日世界看史迪仔。史迪仔問一個和我一樣的的女孩:你幾歲了?那女孩說:8歲。史迪仔又問:結婚了沒有?沒結!女孩說。那你要努力咯!史迪仔說。這時,引起一陣哄堂大笑。
史迪仔又問一個哥哥:你叫什么?李傳朝哥哥說。你干啥的?史迪仔問。不告訴你。哥哥說。哼!我有電腦,我查!史迪仔說。李傳朝,戴個眼鏡,鬼鬼祟祟,查到了!史迪仔說。原來你是一名通緝犯!難怪不告訴我!史迪仔說。哈哈哈哈哈!
排小飛象,排了整整一個小時,終于排到了。我一進去就往后面跑,因為后面才有粉色的小飛象。坐在上面飛起來時,下面的人是多么羨慕我們啊!
中午在迪士尼吃飯,有薯條、雞翅、可樂、漢堡包,美味極了!
我最喜歡的就是暢游小小世界了,可以見到美洲人、亞洲人、歐洲人,和非洲人。里面有好多娃娃,十分可愛。對了,忘了告訴你,我們還是坐船去暢游小小世界的。
在迪士尼玩得真高興,媽媽還給我買了個米妮換裝盒呢!不過,現在要回家了,下次再來玩吧!再見!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