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對于提升閱讀成效、拓展思維和增強表達能力都至關重要。怎樣才能寫好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這里給大家提供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方便大家學習。
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篇1
這段時間,我讀完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有感而發。
這本書的開篇寫的就是《盤古開天辟地》。講的是很久以前,整個宇宙一片漆黑,像被包在一顆無比巨大的蛋里。后來,盤古用他的巨斧將”蛋“劈開了。為了不讓天和地再次合起來,他用手撐著天,用腳踩著地,就這樣一站就是一萬八千年。最后,他還是倒下了,他的身體變成了世間萬物。盤古為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他的的精神品質令人崇敬。
在這本書中,我也看到了丑陋的一面,使我異常氣憤,尤其是《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氣得我頭發都立起來了。這個周幽王昏庸無道,迷戀美色,為了一個女人的笑容,最后搞得連自己的國家都沒有了。如果我是他,我一定不會被美色所迷戀,也不會去戲弄衷心的臣民。
看了這本書后,我的感受頗多。首先,我們要了解歷史,感受歷史。但是,歷史是過去的,不是現在的,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以后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書寫新的歷史,讓自己被歷史所銘記。
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篇2
正所謂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自從讀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我才知道祖國歷史之悠久,文化之源長。
我翻開書冊,好像面對著洶涌澎湃的大海,歷史的浪潮滾滾而來。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這里顯現。從黃帝到秦朝,從秦朝到抗日戰爭,祖國從歷史的變遷中一步步走來,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我國古代的文學是很有作為的,不少的名人留下了千古名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李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們都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斗,都是民族的英雄。然而他們的命運都不是很好,因為我國古代的社會是很封建的,從秦朝到上世紀的清朝,我國很多的君主迷信,只顧個人利益或國家經濟而兇殘的對老百姓進行經濟和勞動力的剝奪,使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痛不欲生,其中也包括許許多多的文學家,政治家。而最終導致人民起義的爆發。
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第一個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了,但這些事件都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對時代的進步有了很大的作用,我覺得正因為這些農民的起義才推動了歷史的前進,從農民的起義可以看出我國人民是強大的,是不可戰勝的。
雖然秦始皇在人們眼里是殘暴的,但我讀了上下五千年后才發現秦始皇也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秦始皇連結了七國的舊長城造出了萬里長城,雖然使很多老百姓失去了身命,但萬里長城保衛了祖國的邊疆,還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很多很多,使我更了解那歷史。這本書使我感想到的不僅是這些,有的我也不知道怎么用文字來表達。
在新的時代里,我們這些親少年將肩負祖國建設的重任,使祖國更加繁榮,更加美好,讓祖國向社會主義高級階段進發。
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篇3
今天,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的盤古開天辟地,這個神話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看到了盤古的偉大。
傳說,在很久以前,宇宙并不像現在這樣朗朗清晰,而是混混沌沌的,像個大雞蛋。這個“雞蛋”里孕育了一個偉大的生命——智慧和力量都超過天地的盤古。隨著時間的推移,盤古漸漸長大了。他越來越不喜歡面前的這個黑暗混沌的世界,于是他找來先天地之精,這有斧和鑿。他左手執鑿,右手操斧,用盡全身力氣,將這一團混沌之氣一分為二,徹底切開。輕的氣向上漂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向下沉淀,就成了地;從此便就有了天地之分,盤古擔心天地有一天還會和在一起,他就用手托著聊天,腳踏著大地,將天地支撐起來。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盤古也每天增高一丈,這約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已經很高了,地已經很厚,盤古也長得非常高大,可是他卻累到了,再也沒有起來。
盤古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分別化成了天地萬物——日月風云,山川湖海,良田沃土,礦藏寶物等。于是,一個美麗的世界誕生了。
這個神話寫了盤古為這個世界做出的奉獻,我要學習他的高尚品質。
有關上下五千年的讀書筆記篇4
“給我一天,還你千年!”這是宋城景區的創意詞。而我,用了一周的時間,穿越了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由林漢達、曹余章等作者寫的,全書分上中下三冊,共372篇107萬字,包括從黃帝到新中國的全部歷史,內容非常豐富。雖然,有些內容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讀后收獲已經是滿滿的了!
中華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東漢時期,蔡倫為了人們方便,用樹皮等纖維植物造出了紙;北宋時期,畢昇為了提升人們寫字的效率,用泥土做出了活字印刷;到了北宋和唐代,人們又相繼發明了指南針和火藥。這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重要的貢獻。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秦始皇為了防御匈奴,筑成了一道萬里長城;隋煬帝為了溝通南北水路船運,修建了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這兩大工程至今保存完好。據說從宇宙飛船傳回的照片里,能清楚地看到大運河和長城。
歷史是傳承的。許多歷史故事,都以成語的方式流傳至今。比如,春秋時期,齊桓公的軍隊在沙漠里迷了路,最后靠幾匹老馬領路,走出了迷谷,從此,“老馬識途”的成語就流傳至今。像這樣的成語故事,書中有上百個之多。看了書以后,理解成語不在話下。
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學習歷史和語文是相輔相成的。我一直喜歡學習語文,現在我也喜歡學習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