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寓意和傳統是什么
白露節氣的寓意和傳統是什么?
白露降,涼風至,晶瑩剔透的露水靜悄悄告訴人們,秋天真正到來了
白露,或許是江南一帶很多小伢兒最早知道的節氣了,很多人在牙牙學語時都會聽聞長輩催眠曲似地哼唱:“白露白露身不露,赤膊變豬玀。”這大概是人之初最早對白露的認知了:白露一過,秋意漸濃,再也不能任性貪涼了。待到孩童們年歲漸長學識日增,才明白原來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蘊涵最豐富的節氣之一。
《逸周書·時訓集》中以五天為一候,規定三候為一節(氣),對于白露三候是這樣表述的:初候,鴻雁來;自北而南也。一候:大曰鴻,小曰雁。二候,玄鳥歸;燕去也。三候,群鳥養羞。羞,糧食也。養羞以備冬月。說的是此時大雁等候鳥南飛避寒,燕子在這個時節歸來,而其余百鳥則儲備食物準備過冬了。正所謂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晶瑩剔透的露水靜悄悄地告訴人們,秋天真正到來了。“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白居易這首清麗曉暢的《涼夜有懷》告訴我們白露節氣的特點:天氣轉涼,夜間草木上出現露水。清晨早起,人們可以看到凝在花瓣和樹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花葉和水露相互映襯,美得讓人憐惜。這時,炎夏已逝,暑氣漸消,討厭的蚊子也漸漸銷聲匿跡,大部分地區天高氣爽,云淡風輕,氣候宜人。白露,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白露的氣候特點
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這種干燥的氣候特點在中醫上稱為“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干、咽干、眼干、皮膚干等癥狀。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干燥。
白露前后,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干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東南沿海,特別是華南沿海還可能會有熱帶天氣系統(臺風)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時部分地區還有可能出現秋旱、森林火險、初霜等天氣。如果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華西地區、華南地區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潤,都可能形成夏秋連旱。有諺語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北方部分地區,如西北的陜西、山西、甘肅、華北等地,秋季降水本來偏少,如果出現嚴重秋旱不僅影響秋季作物收成,還延誤秋播作物的播種和出苗生長,影響來年收成。另外,伴隨秋旱,特別是山地林區,空氣干燥、風力加大,森林火險開始進入秋季高發期。
白露節氣后面是什么節氣?
白露之后是秋分節氣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仲秋中的第二個節氣。白露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7-9日,秋分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22-24日。
白露吃什么風俗食物?
1.十樣白
在浙江溫州、蒼南、平陽等地,民間有“采十白”、吃“十樣白”的習俗。“十樣白”即:白芍、白芨、白術、白扁豆、白蓮、白茅根、白山藥、百合、白茯苓、白曬參十種食材/藥材。
本地人將這10樣與烏骨雞或老鴨等燉在一起,直至湯汁熬得濃白。《本草綱目》中說:“烏雞甘平。”烏雞就算秋天燥也可以多吃,不上火。
“十樣白”中,因干藥材居多,免不了清苦的味道。如白茯苓健脾燥濕,白芍斂陰養肝血,白芍味道是有些酸苦,主要是調節香味,對于肉質有一定的軟化效果。白術味道挺苦,去腥效果不樣。
十樣白也可拆解,單獨入饌。
2.吃五白
俗話說“白露時節吃五白,大病小病都不來”,這里的“五白”指百合、銀耳、白蘿卜、豆腐、番鴨五種白色食材。
百合、銀耳可以清熱。百合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果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市面上的百合,分新鮮、干制兩種。干百合用來煲湯,鮮百合適合拿來炒菜。番鴨屬于白肉,脂肪低、蛋白質高。白蘿卜順氣。蘿卜的營養十分豐富,古有“秋后蘿卜賽人參”的說法。豆腐清熱潤燥富含蛋白質,與鯽魚同煮,可調和脾胃之氣。
3. 白露米酒
“處暑高粱白露谷。”湖南、江浙滬一帶,人們將新收的高粱和糯稻等五谷釀成米酒,稱為“白露米酒”。江南還會采摘桂花入米酒,米香、桂花香糅合在一起,有一份屬于金秋的香甜滋味。
米酒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吸收,它能增進食欲,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
白露吃什么食物最好?
最佳蔬菜——蓮藕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干燥,吃蓮藕,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
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緩解便秘。
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氣干燥,水分較少,而秋梨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
此外,秋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如果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秋梨的最佳吃法是生吃,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
對于脾胃虛寒及體弱者,可將梨煮熟或蒸熟吃,有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效果。
最佳主食——薯類
白露之后,我們應重視飲食多樣化,可用薯類代替部分主食,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薯類的吃法很多,最簡單、健康的吃法是蒸、煮或烤,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也可以用炒、煎、炸的方法烹調,盡量少用油炸方式,減少食物中油和鹽的含量。
不過,由于薯類蛋白質含量偏低,兒童不宜長期過多食用,否則不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