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白露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白露是秋季的節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到了白露節氣,我國各地都呈現了秋高氣爽的天氣,一場秋雨一場涼,晚上的時候水蒸氣會在地面凝結,生成白色的小水珠,再往后天氣就會越來越涼了。
此時,我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干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東南沿海,特別是華南沿海還可能會有熱帶天氣系統(臺風)造成的大暴雨。
進入秋季,我國大部地區的天氣通常是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可是我國西部地區卻常常是細雨霏霏,陰雨綿綿。四川、貴州兩省的一些地方更有“天無三日晴”之稱。
白露是什么意思呢?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記載:“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意思是說在這個時節,因為早晚的溫差比較大,在晚上的時候地表的水汽就會遇冷凝結成為了水珠,然后碰到了地面的草本植物,然后就形成了露水。而古人又是以四時配五行,其中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來形容秋露。白露時節,天高云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
白露節氣的傳統習俗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講法。當地的習俗認為,在白露的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就是相當于吃一只雞那么的補。這種說法雖然說是比較夸張,但是白露節氣的時候吃龍眼確實對身體多有裨益。
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的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一種選擇了。
白露吃什么傳統食物?
1、白露米酒
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白露酒的主要原料就是一些糯米、高粱等五谷雜糧,這種酒的性質溫和,非常適合在秋天喝。每當家里來客人的時候,人們經常會用白露酒來招待客人。
2、龍眼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白露節氣時的龍眼,個個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這個時候吃龍眼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除此之外,龍眼還有多種美容養顏的功效,對人的身體十分有好處。
3、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它多了一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4、紅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紅薯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一種食材,有增強腸道蠕動,通便排毒的功效。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中醫視紅薯為良藥,有“長壽食品”之譽。
5、烏骨白毛雞或鴨子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吃了這樣做出來的食物,可以滋補身體,使人不會得關節炎。
白露時節的養生叫補露
這天人們收集露水釀制米酒,利于寒氣散發
白露時節,雖然白天還很熱,但晝夜溫差開始加大,所以和由冬入春時的捂一捂相反,入秋時要略凍一凍。當然,也不能凍過了頭。此外,氣候日漸干燥,除了防凍,也不可對秋燥掉以輕心。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指的就是處暑時仍很熱,每天必須洗澡,但約十八天后到了白露,赤裸身體就會著涼了。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南北差距比較大的一個,因此也使得南北方過這個節令的習俗和飲食有差異。比如北方過去曾流行在白露節氣前后玩時鳥(訓鳥),捕鳥人捉了黃雀,讓它立在鐵桿桿頭,教它銜旗啄鈴作為游戲。蓄養馴服后,將它放走還能飛回,稱之為喚黃雀。在山東省郯城縣民間至今還有“白露到,娃娃推著燕車跑”的傳統習俗,農家老人制作色彩鮮艷且能發出悅耳聲響的小燕車,讓孩子們推著燕車跑步御寒,以增強體質;還有,在白露時節選擇吃紅薯也是北方流傳很久的一個習俗,因為民間認為這一天吃紅薯不會發胃酸。
在南方,則有白露節氣“收清露”的習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秋露有沒有李時珍所說的神奇功效暫且不說,但“收清露”卻成為白露時節最特別的一種“儀式”,眾多的養生元素與白露時節結合在一起,中醫就認為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尤其經過暑熱炙烤之后進入了晝夜溫差大、天氣干燥的白露時令,更需要加強身體內部的調節,飲食起居順時而為,注重保暖和潤燥,多喝水,多吃梨、百合、杏仁和西洋參等,同時增加對芝麻、蜂蜜、枇杷、西紅柿、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止燥。
白露時節的養生叫補露。白露這天,人們要收集露水來釀制米酒。據說在這一天釀造的“白露米酒”色澤通透且滋味醇美,日久彌香。埋藏十數載的酒呈褐紅色,清香撲鼻且后勁頗強,可令人醉行千里而不醒,且酒溫中含熱,有利于寒氣的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