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大雪常見天氣
【晝短夜長】
大雪節氣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個節氣,并且是黑夜加長的最后十五天,過了冬至之后,太陽經過南回歸線,開始北返,白晝也就開始一天天加長了。所以冬至也可以稱為“陰至”,是冬季的“太陰”之氣增長的頂點。
【天地閉塞】
在太陽的照射下,地面的空氣受熱上升,遇到高空的冷空氣之后,就會凝結成雨雪落下來,這個過程就是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陰陽交感而生萬物。小雪三候為:“閉塞而成冬”,也就是地氣不升,天氣不降,天越高,地越遠,上下不通,所以草木枯萎,萬物凋零。
大雪是對小雪節氣的延伸,其“閉塞”的力量更強了,地氣沉,天氣升,上下閉塞,萬物不動,所以冬月也叫“暢月”,為充實之月,也就是“充電”的時候,進補的最佳時節。
大雪習俗
【吃雪菜】吃雪菜煮湯大雪節氣前后,不少新鮮雪菜也逐漸上市。食療專家介紹,雪菜又叫雪里蕻,屬于性溫,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腦中氧含量,起到醒腦提神的作用。此外,雪菜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膳食纖維,尤宜于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食用。相對于大家習慣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天寒時節不妨來碗雪菜湯。
2023年大雪時節幾月幾號
2023大雪節氣是2023年12月7日,17:32:44,農歷2023年十月(小)廿五,星期四。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大雪的由來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三侯
鹖鴠不鳴: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
虎始交: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挺出:所謂“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此時它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節氣,表明這時降雪開始大起來了。大雪前后,除華南和云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冬季,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零下10攝氏度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攝氏度以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景象。
但在南方,冬季氣候溫和而少雨雪,特別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卻依然草木蔥蘢,干燥的感覺還是很明顯,與北方的氣候相差很大。華南氣候還有多霧的特點,一般12月是霧日最多的月份,通常出現在夜間無云或少云的清晨,多在午前消散。
大雪節氣,北方田間管理已很少。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若下雪不及時,人們偶爾還在天氣稍轉暖時澆一兩次凍水,提高小麥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墻等,助禽畜安全過冬。另外,此時還要加緊冬日興修水道、積肥造肥、修倉、糧食入倉等事務。
江淮及以南地區小麥、油菜仍在緩慢生長,要注意施好肥,為安全越冬和來春生長打好基礎。華南、西南小麥進入分蘗期,應結合中耕施好分蘗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溝排水。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此時食補養生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多食用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后,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人們也可以喝些姜棗湯抗寒。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第幾個節氣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在公歷12月6至8日入節,時太陽到達黃經255°。節氣大雪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是表示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天氣更冷,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南方地區降雪量較小,而在北方已千里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