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大雪如何養生
飲食調養
飲食調養也是養生的重要一項,陰虛之人宜防燥護陰、滋腎潤肺,可食用柔軟甘潤的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蜂蜜、銀耳、蘿卜、白菜、香蕉、甘蔗等食物,忌食辣椒、胡椒等燥熱食物。而陽虛者應食用溫熱、熟軟的豆類、大棗、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狗肉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增苦忌咸
大雪節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但進補要適度。建議,大雪之后的飲食宜“增苦忌咸”,尤其要少吃過咸的食物。選擇食補的人群,可多吃蘿卜、白菜等日常食用的蔬菜,肉類也宜選擇豬肉、魚類或者羊肉,而如果想經常食用紅棗、荔枝、桂圓、枸杞等藥食兩用的食品,最好咨詢醫生,據情選食。
重視頭部和足部的保暖
大雪期間,是陰氣最旺盛的時期,注意保暖很重要,尤其應重視頭部和足部的保暖。從中醫理論上講,這個節氣若不戴帽子,頭部散失的熱量就會非常多,頭部的保暖與人體的熱平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寒冬護腳尤為重要,建議大家應該選好保暖的鞋襪,最好選用透氣性好的棉線襪,同時多活動足部,促進血液循環 。
及時補充水分
大雪節氣,室內氣候干燥,新鮮蔬菜減少,會造成維生素B缺乏而誘發口角炎。應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由于室內外干燥,空氣濕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保證器官正常的新陳代謝 ,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說的“8杯水”,一杯約300毫升)。
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2023大雪是幾月幾日
2023年大雪開始時間:12月7日 17:32:44
2023年大雪結束時間:12月22日 11:27:09
2023年大雪農歷時間:十月廿五
2023年大雪星期時間:星期四
大雪的含義
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個別年份是6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類時,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大雪節氣吃什么
腌雪菜
大雪節氣前后,不少地方的老年人會腌一些雪菜過冬食用。雪菜又叫雪里蕻,雪菜屬于性溫、味甘辛的蔬菜,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食用纖維素。從養生的角度看,雪菜有助于增加大腦中氧含量,起到醒腦提神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面,不妨多吃點腌制的雪菜吧。
吃羊肉
說到大雪節氣的傳統食物,北方地區最少不了的就是吃羊肉。羊肉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人體熱量,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幫助胃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其營養豐富,對于治療一些虛寒病癥有很大的裨益。所以無論是羊肉燉湯還是羊肉煲粥,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腌臘肉
民間有句俗話:“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意思是說每逢大雪節氣,家家戶戶就會忙著腌制臘肉。在古時候肉類不易保鮮,而大雪節氣天氣比較寒冷,人們發現這個時候腌制肉類食品不易變質,于是就有了大雪節氣腌制臘肉的習俗。臘肉是中國腌肉的一種,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廣東一帶。
大雪節氣為什么吃山楂
中醫學認為,山楂性微溫味酸、甘,能消食積補脾,健胃,行結氣,活血化瘀,治婦人產后耳枕痛,惡露不盡,消肉積癥瘕,痰飲痞滿,滯血痛脹,化血塊、氣塊等。明朝大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指出山楂有消食、化淤、治腫瘤三大功效,尤其強調了山楂的活血化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