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末伏完整起止時間表
2023末伏完整起止時間表
2023年末伏是從8月10日開始到8月19日結束,8月20日出伏。
三伏天的習俗
1、頭伏餃子:
在和面的時候稍微放一點黃豆粉(十分之一即可),既能讓面團彈性更好,又能避免粘連,還能提高餃子皮的營養質量。餃子餡千萬不要做成大肉丸子,肥肉要少,可以考慮加入各種海鮮、菌類、雞蛋和蔬菜,減少豬肉的比例。這樣做出來的餃子,口味清淡鮮美,營養價值也更高。因為餃子當中蔬菜的數量還是不夠,建議再加一兩盤涼拌菜佐餐,加點蒜泥和醋,殺菌又爽口。
2、二伏面:
不要做成調味汁拌涼面,而要豐富面碼和鹵汁的內容。鹵子里面一定要放雞蛋或肉,素食者可以放豆腐干絲替代,以增加蛋白質的供應。吃涼面的.時候,要多放點芝麻醬。面碼不要永遠是黃瓜絲,記得加入B族維生素更為豐富的焯青菜、嫩豆角和嫩豌豆、嫩毛豆等。這樣口感又豐富,又能幫助提供營養。面條本身呢,也不必總是精白面粉做的,不妨換成蕎麥面、綠豆面、雜豆面等,口感更豐富,營養價值也更高。
3、三伏烙餅卷雞蛋:
餅和雞蛋固然不錯,但缺乏膳食纖維,鉀元素和維生素C也不足,要再加涼拌蔬菜來搭配,營養才平衡。烙餅這東西很實在,卷了雞蛋吃,容易吃過量,不利于控制體重,所以一定要注意,炒雞蛋時少放點兒油,餅也要做薄一點兒。如果嫌烙餅麻煩厚重,其實做一碗雜糧面糊,烙成軟煎餅也不錯,卷雞蛋吃是一樣的。
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2023年入伏的日期:2023年07月11日,星期二癸卯年(兔年)五月廿四。初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7月3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9日,共1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夏季防暑小知識
一、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二、要多喝白開水,并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四、飲食不宜過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五、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熱后“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七、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癥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九、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
十、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十一、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
2023年出伏以后天氣還熱嗎
出伏以后天氣還會熱大半個月,但沒有三伏天那么熱,這段時間的平均氣溫在30-35度以上,因為立秋后就是秋老虎時期,而秋老虎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一個月不等,一般要等到白露節氣天氣才會涼快。而根據日歷顯示白露節氣是9月7日,意思就是出伏后再過18天的樣子天氣就轉涼了。
一般來講北方出伏之后,早晚天氣會轉涼;而南方的天氣,即使是出伏之后,炎熱的感覺也會一直持續到9月、10月,甚至更久。在南方,一般有立秋后還有18天地火的說法。也就是說,立秋過后18天,天氣開始變得早晚涼,但白天依然會有35攝氏度左右的氣溫,有時仍會感到悶熱。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天氣才會變得真正涼爽。
出伏后天氣會比較干燥,此時大家可吃些梨、蓮藕、百合、黑豆,喝些菊花茶來去燥潤喉、清熱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