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
大佛殿為全寺主體建筑,坐東西面,為兩層樓結構,重檐歇山頂,高20.2米,寬48.3米,進深24.5。面闊九間,進深七間,總面積1370平方米。四周木構廊廡。殿檐下額枋上雕有龍、虎、獅、象等。正門兩側嵌各用50塊方磚拼成的淺浮雕兩幅,每幅4.6米見方,刻工精細,富麗渾厚,是磚雕藝術的精品。殿內彩塑現存31雕。正中佛壇上,塑釋迦牟尼涅槃像,身長35米,肩寬7.5,佛手指中可睡一人,是國內現存最大的泥塑臥佛。像為木胎泥塑,中空。金妝彩繪,面部貼金,右脅而臥。造像豐滿端秀,怡靜安詳。大佛身后塑迦葉、阿漢等十大弟子,南北兩側塑十八羅漢,間隔得體,色彩脅調,神熊各異,栩栩如生。大殿四壁和二層板壁上繪有壁書,約530平方米,內容有佛、菩薩、弟子、諸天神將、佛經故事及《西游記》人物等,線條流暢,色澤清麗。
大佛殿后面是藏經殿,木質結構建造。內藏明正統十年(1445年)英宗朱祁鎮敕書頒賜給大佛寺的一部佛經,是明正統五年官版印制的,經籍名目每繁多,集佛教經典之大成,共計350種,685函3584卷,其中有明正統初年鎮守了陜甘御馬監兼尚寶監魯安公貴集士用泥金書寫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花嚴經》、《勝王經》、《報恩經》、《大唐西域記》等,殊為珍貴,是全省現存最完整的經藏。
大佛寺中軸線上最后部建一土塔,原名彌陀千佛塔,為喇嘛式塔,通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建于文形臺基之上,四周有兩層木構塔廊。塔座之上有兩層須彌座,其中一層須彌座上有八座小塔。第二層座上是覆缽形塔身。塔身之上又一層須彌座,座四周各開五個小龕,龕內供佛像。座頂有相輪。1921年因地震塔頂毀壞,1986年修復。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2
大家好,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龔,大這可以叫我龔導。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請大家在內不扔垃圾,不拍照。
現在我閃已經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精妙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威風凜凜的大王;右上方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像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懷抱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而這一個飛天舒展雙壁,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細細游賞,有什么問題可以來問我。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3
玉門關的設立,始自西漢武帝時,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秦漢以來,好戰的匈奴對漢民族威脅很大。漢初,匈奴東敗東胡,西逐大月氏,占據河西,并以河西為基地,屢犯漢境。漢王朝開始曾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希圖換取暫時的安寧。漢武帝時,放棄了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元狩二年(公元前120_年), 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擊了匈奴右部。同年,漢分河西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20_年),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從此,玉門關和陽關就成為西漢王朝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關隘。
西歸漢以后,內地通往西域及歐洲諸國的通路打開了,中國特有的絲綢源源不斷運往西方,西方的音樂、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從此傳入中國。人們習慣把東起長安(西安),聯絡亞、歐、非3大洲,遙遙數千里的交通大道稱為"絲綢之路"。這條路自敦煌以西分為兩路,一條出敦煌向西北經玉門關、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條出敦煌向西南經陽關、安南壩,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門關和陽關也就成為絲綢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關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將的重要停息站。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漱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關城全用黃土夯筑而成,面積約600多平方米。西、北兩面各開一門,城垣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上寬3.7米,下寬4米,南北墻下寬4.9米。城頂四周有寬1.3米的走道,設有內外女墻。城內東南角有一條寬不足1米的馬道, 靠東墻向南轉上可直達頂部。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距玉門關15公里處,有河倉古城,為漢代玉門關守卒的糧倉,只存斷垣殘壁,但猶可見當年之氣勢。從敦煌去玉門關旅游,只有走戈壁灘上汽車軋出的便道。旅客租用越野車,要請當地熟悉路線的向導帶路,以防迷路。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4
第二天的晚上,氣候照舊很是晴朗,小鳥早正在枝頭唧唧叫,花兒也歡快地抬起了頭,似乎正在歡送我們的到來。今天我們要去的是——玉門關。
說起玉門關,就讓我想起一首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必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詩中所描寫的玉門關是春風都吹不到的處所,如統一座孤城聳立正在邊塞,聽說古時候只需一出玉門關,就等于出了國,可見有多遙遠,顛末兩個小時的漫長路程,我們終究來到了等候已久的玉門關了,面前的玉門關并沒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雄偉,它看起來就像一塊體型復雜、黃黃的、犯警則的大豆腐,又像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矗立正在戈壁中,遠離了城市的喧嘩,顯得孤單而孤單。大師都取巨石合了影,我跨過了玉門關,也算是“出國旅逛”了一次。
雖然,我們用漫長的兩個小時,看到的玉門關并沒有給我帶來欣喜,卻也讓我增加了見識。幸運的是正在歸去的上,我們看見了罕見一見的“海市蜃樓”奇景,遠了望去似乎看到茫茫的大海,滾滾海浪波瀾壯闊地向我們飛躍而來,很是宏偉。到近處時看到的卻仍然是一片斑斕的戈壁風光,雖然我曉得“海市蜃樓”是因為光的折射而構成的天然現象,卻任然能令人發生無限遙想……
今天的路程雖然來回途漫長,卻讓我看到了取城市完全紛歧樣的邊塞風光,看到了斑斕的“海市蜃樓”景色,也算不虛此行了,實是高興、幸運而成心義的一天啊!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5
玉門關的設立,始自西漢武帝時,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秦漢以來,好戰的匈奴對漢民族威脅很大。漢初,匈奴東敗東胡,西逐大月氏,占據河西,并以河西為基地,屢犯漢境。漢王朝開始曾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希圖換取暫時的安寧。漢武帝時,放棄了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元狩二年(公元前120__年), 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擊了匈奴右部。同年,漢分河西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20__年),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從此,玉門關和陽關就成為西漢王朝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關隘。
西歸漢以后,內地通往西域及歐洲諸國的通路打開了,中國特有的絲綢源源不斷運往西方,西方的音樂、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從此傳入中國。人們習慣把東起長安(西安),聯絡亞、歐、非3大洲,遙遙數千里的交通大道稱為"絲綢之路"。這條路自敦煌以西分為兩路,一條出敦煌向西北經玉門關、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條出敦煌向西南經陽關、安南壩,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門關和陽關也就成為絲綢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關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將的重要停息站。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漱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關城全用黃土夯筑而成,面積約600多平方米。西、北兩面各開一門,城垣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上寬3.7米,下寬4米,南北墻下寬4.9米。城頂四周有寬1.3米的走道,設有內外女墻。城內東南角有一條寬不足1米的馬道, 靠東墻向南轉上可直達頂部。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距玉門關15公里處,有河倉古城,為漢代玉門關守卒的糧倉,只存斷垣殘壁,但猶可見當年之氣勢。從敦煌去玉門關旅游,只有走戈壁灘上汽車軋出的便道。旅客租用越野車,要請當地熟悉路線的向導帶路,以防迷路。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6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云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素有“隴上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譽。
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它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火車站東南約35公里的秦嶺山脈之中。周圍山奇林郁,溪石聯映,風景優美,有小江南之稱,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譽。
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巖,其山勢陡然起獨峰,最初有許多天然之巖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現存佛教窟龕194個,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畫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龕開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東、西兩崖。
東崖現存54個洞窟,西崖現存140個洞窟。由于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巖,石質結構松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于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它的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始于后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不斷地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游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贊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备浇罕娭羞€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后有麥積崖”的諺語??梢姰敃r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2]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中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筑,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于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游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7
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東部,俗稱“隴東”。東接陜西省,北接陜西和寧夏,西與寧夏相連,南臨平涼市和陜西。轄慶城縣、華池縣、環縣、合水縣、正寧縣、鎮原縣、寧縣和西峰區,總面積約2.7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4萬,有漢、回、蒙、滿等20個民族,其中漢族占98%以上,少數民族主要是回族。全市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東部黃土丘陵區,中南部為
黃土高原溝壑。慶陽市屬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慶陽—名系沿用古“慶陽府”名稱,最早取決于宋代政和年間,后設環慶路,又設“慶陽軍”節度,慶陽之名,方見于史冊,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任”環慶路經略撫緣邊招討使”與其子駐防慶陽,駐城練兵,保境安民。慶陽市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早在20萬年前這一帶就有人類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農耕,養殖,制陶。據《史記》記載皇帝軒轅氏再這一帶和醫祖歧伯合著《內經》。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駐城拓荒,安邦定居,今慶陽縣城據傳就是建于此時的“不出城”故有“周舊邦”之稱。慶陽市也是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俗稱:“隴東老區”。
慶陽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地區。是有名的烤煙生產基地,作物以半干旱的小麥、玉米等為主。
甘肅導游詞景點有哪些篇8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們的王導。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洞里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由于清王朝X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僅存的部分經卷,現在陳列于北京故宮等處。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