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的風俗表現
小雪節氣的風俗表現
因為寒冬時候不好種植,也不太利于出門捕獵,所以在冬天到的時候,民間的人都習慣儲存食物,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因此寒冬臘月的美食大多數經過加工的食物,這也是比較有代表的年味食物。
小雪飲食溫補養生原則
“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營養專家指出,小雪節氣既不適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適宜進食過于燥熱的食物,以防內熱出現口鼻干燥、口腔潰瘍,大便干燥、口干口苦、面部痤瘡癥狀。
對于體寒者,小雪時節宜適當吃一些溫補食品,例如羊肉、牛肉、雞肉等。對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如大白菜、蘿卜、蓮藕、香蕉、梨和蘋果等。白菜、蘿卜都是這個季節的當季食物,而且,白蘿卜能清火、降氣、消食,非常適合這個節氣里食用。
孫思邈在《修養法》中云:“宜減辛苦,以養腎氣。”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宜吃益腎食品,如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黑色入腎,所以,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補腎功能。
小雪節氣天氣寒涼,適合藥膳進補。如杜仲牛膝湯可以補肝益腎、強腰壯膝;蓮藕鯉魚湯可以滋補氣血、滋陰補腎;香菇枸杞牛肉煲有健脾補腎養肝的功效;黑豆羊肉燉當歸補血益腎;荸薺冰糖飲瀉內火;粥類如益智仁粥有暖腎;黨參枸杞粥、山藥粥、茯苓粥等有健脾益腎的功效;小麥粥、大棗粥、糯米紅棗百合粥養心除煩;蘿卜粥消食化痰等等。
小雪進補須節制溫補
小雪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人們開始適當進補,可選擇雞鴨魚牛等,并結合一些滋陰清潤、疏肝解郁的食物,以平衡陰陽,避免生“內火”。另外,大補之物尚未到進食時,切勿過早食用。
牛肉:溫和進補最適宜
據《本草綱目》記載,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它不似羊肉那樣滋補,溫和許多,廣受人們喜愛,尤其是健身人士青睞的肉類品種。
豆漿:大豆蛋白消化率最高
小雪時節一般不建議食用過于厚重的食物,避免上火,而可增加優質蛋白的比重,例如雞蛋和豆制品等。營養專家介紹,白色食物可以敗火,建議在小雪節氣吃些豆腐。豆腐源于大豆,大豆的營養價值豐富,蛋白質含量達40%,有助于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小雪降溫以后,心腦血管疾病易多發,人們可以適當食用。
大豆的烹飪方式不同,決定其蛋白質的消化率不同。干炒時蛋白質消化率是48%,而整粒煮時也僅為65%。但是經過泡、磨制成豆漿,大豆蛋白消化率提高到90%。豆漿既可以作為飲品,亦可成為餐桌佳肴。
河鮮: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
河魚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和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具有獨特的保健作用,同時還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生物活性物質,對人類大腦發育、智力開發,提高人體免疫機能、防病能力和健康素質是不可缺乏的營養源,是人們冬季適當滋補的不二之選。
鹵鴨:滋陰清肝火
鴨肉性涼,本有滋陰清肝火、祛內熱的功效,加上輕微的辣椒與花椒,可祛內濕,適合寒冷干燥的冬季小雪時節食用。
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
小雪這個時節的特點就是非常的寒冷,而且它是一種溫和的感覺,對于我們的天氣來說,稍微溫和一點就會是形成降雨和降水,寒冷一些就會是降雪而小寒,這個時節它代表的正是降水,支持氣溫這些變化正因為氣溫逐漸的下降,所以水汽逐漸的凝結,慢慢的就把這個節氣叫做小雪。
描寫小雪的詩句
1、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崔道融《梅花》
2、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梅》
3、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4、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7、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關漢卿《大德歌·冬》
10、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1、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1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14、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祖詠《終南望余雪》
15、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16、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17、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18、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19、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盧梅坡《雪梅·其一》
20、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后山。——納蘭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