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傳統醫學怎么說
三伏天的傳統醫學怎么說?
這段時間是每年自然界日照時間最長、氣溫最高最炎熱,陽氣最盛的時候;在沒有外界寒冷氣候的刺激下,人體內的陽氣和氣血處于最旺盛的狀態。不過,所謂重陽必陰,夏至以后,人體陽氣旺盛之余,陰氣逐漸滋長。是以,陽虛體質或某些好發于冬天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通過調理,進行針灸,敷貼或鍛煉,引導自然界中的陽氣溫煦體內逐漸衰退的陽氣,同時壓制體內的陰寒滋長,驅散內伏寒邪,打通筋脈,達到治療陳年宿疾的目的。
西醫怎么說?
夏季氣溫升高,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也隨著氣溫改變。溫度升高時,血管舒張,生理活動和基礎代謝率變快;當氣溫高于28度攝氏,人體會通過排汗和其他物理方式來降低體溫,此時新陳代謝率增加能夠達到有效降溫散熱的效果。可是當外界體溫高于33度或以上時,人體經由輻射、對流和傳導等方式來散熱的機制減弱或停止,出現虛脫中暑的現象。這時候,生理活動反而會變得緩慢。
三伏天怎么釣鯉魚?
1、將新鮮的玉米棒子煮熟后剝下玉米粒,然后用絞肉機將其磨成糊狀。 一次可以準備是臉盆一半的量。再在糊狀玉米漿中添加面粉,以增加誘餌的粘度并調節狀態和味道。將其在臉盆中攪拌,待水均勻分布后靜置吸水,待水膨脹后,將其揉成小團釣魚。
2、用玉米面蒸熟后用羊油揉搓,由于羊油的味道膻,在水中的廣泛傳播范圍,它可以有效地吸引魚類,特別是鯉魚和鯽魚。
3、干小麥一斤浸泡后煮開裂,撈出晾干。蜂蜜兩勺和曲酒100克混合均勻,與干小麥混合,密封搖晃均勻。陰涼干燥處存放一個多星期即可。
三伏天的養生須知
不要吃冰鎮的食物
夏季大家最常吃的便是冰鎮食物,尤其是冰鎮西瓜,但是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是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冷的,如果再吃冰鎮的食物,相當于寒冷的五臟六腑再被冰凍了一次,這樣嚴重不利于身體健康。
而且冰鎮的食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除酷暑的炎熱,只是暫時的讓身體感受到涼爽,但吃完之后反而會更熱,身體的機能也會被寒氣破壞。因為冰鎮的食物會使寒氣入侵我們的身體,還不能排出體外,這就會導致冬天我們格外的怕冷,而且手腳都是冰冷的。
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就要堅持在夏天喝熱茶或者是白開水,因為喝熱飲可以刺激身體里的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進而使體溫明顯的降低,也會把體內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因此在夏天不僅不應該吃冰鎮食物,還應該飲用熱飲。
洗熱水澡
因為夏季天氣特別炎熱,因此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洗冷水澡可以快速的降溫,其實不然。因為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而且人體顱內的動脈血管對疼痛非常敏感,在高溫季節運動或勞動后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出現頭暈、眼發黑、嘔吐等現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顱內大出血。
所以用溫熱的水沖洗才是夏季養生的訣竅,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反而更有利于機體排熱。而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此外,夏季也要用熱水洗腳,雖然當時感覺有點熱,但事后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三伏天必吃六種食物?
今日入伏,天氣也格外的悶熱,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后面的溫度還會越來越高,真正地進入酷暑。每每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覺得沒有食欲很疲倦,于是三伏天進補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些。
1、蓮子
入伏后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2、綠豆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對于因三伏日曬導致的皮膚瘙癢皮膚瘙癢或出現紅疹的人,吃綠豆可緩解癥狀。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瀉等癥狀的老人、兒童則不宜食用。
3、生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姜具有溫補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生姜4片,大棗4枚,紅糖適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姜茶的季節。
4、西瓜
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而且能利尿,幫助消化,因此,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別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內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
5、綠茶
三伏天午后,喝杯綠茶,不僅清熱消暑,還能解毒、止渴。喝綠茶具有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后喝綠茶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需注意,綠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脹氣。
6、梨
三伏天天熱,易缺水,因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最佳的補水護膚品。《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
2023今年夏天三伏天有多長呢?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