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伏天一共多少天
2023三伏天一共多少天?
2023年三伏天一共有四十天,初伏共10天;中伏共20天;末伏共10天。
為什么2023年三伏天有40天?
三伏天的天數(shù)并非固定的,雖然,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只有中伏的時間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中伏時間是由夏至到立秋之間共有幾個庚日來決定的。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四個庚日,則中伏為1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間有五個庚日,則中伏為20天。
什么是三伏天?
我國民間所說的“三伏天”,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tǒng)稱(有的又叫頭伏、二伏、三伏)。三伏天出現(xiàn)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
“末伏”三忌
1.忌食瓜
民間習俗:秋瓜壞肚,立秋之后,不再吃西瓜。主要是因為西瓜性涼,末伏,早晚天氣轉涼,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
可以適當多吃些應季水果,比如葡萄、蘋果、梨等。
2.忌貪涼
此時不要吃太多的冷飲,不要猛吹空調,避免損傷脾胃陽氣,積聚濕寒。
開窗注意穿堂風,南北通透的房子,晚上睡覺一定要注意關掉一側的窗戶,避免溫差過大帶來的感冒。3.忌吃辣
末伏益清補,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多補充蛋白質。盡量不要吃刺激性強的東西,如果食用太多辛辣食物,容易上火、燥熱。
末伏已入秋,秋主肺,此時吃辣,容易生燥,冬天更容易咳嗽。
立秋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
出伏是什么意思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qū)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
三伏天的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也有差異,上海人講究“頭伏餛飩二伏茶”;杭州人講究的是“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個金銀蹄”;南昌人講究“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人和江西人也講究頭伏吃雞,認為“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而對于北方人來說,尤其是生活在皇城根的老北京人,他們講究的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庚日是怎么回事?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即用 10 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 12 個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 60 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huán)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是天干中的第七個字,每 10 天重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