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如何確定的
三伏天是如何確定的?
確定每年入伏的時間和三伏天的長短,需要按傳統歷書的計算方法進行細致的計算才能得出。但也可以用最簡單的“夏至三庚”這 4 字的口訣來推算確定入伏的具體日期,即從夏至后的第 3 個“庚”日算起,初伏為 10 天,中伏為 10 天或 20 天,末伏為 10 天。
2023年的三伏天是哪個時間段?
一個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
2023年三伏天的時間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今年將從7月11日這一天正式入伏,并將于8月19日迎來末伏的最后一天,整個三伏天將持續整整40天的時間。
庚日是怎么回事?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即用 10 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 12 個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 60 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是天干中的第七個字,每 10 天重復一次。
庚日是怎么回事?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即用 10 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 12 個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 60 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是天干中的第七個字,每 10 天重復一次。
末伏吃什么好
1、堿性食物
末伏差不多要進入秋天,此時身體容易疲乏,因此要多吃堿性食物,這樣能和肌肉當中的乳酸進行中和,從而能緩解疲勞感。像西紅柿、茄子、馬鈴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酸味食物
末伏還可以適量吃一點帶酸味的食物,這樣不僅能夠補益肝氣、收斂肺氣、同時還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的作用,像葡萄、柚子、檸檬這些水果就行。
3、滋陰潤燥食物
末伏過完就快進入秋天,而秋天天氣十分干燥,因此此時可以多吃一些滋陰潤燥類食物,例如銀耳、鴨肉等,這樣能緩解秋燥,預防上火。
末伏后如何養生
1、食物:進入到末伏之后,早晚的天氣會慢慢變涼,所以建議可以多吃一些祛濕熱,健脾和胃的溫性食物,比如小米、薏米、紅豆、山藥、茯苓、鴨肉等。
2、補水:末伏一般出現在立秋之后,此時已經是秋天了,天氣會變得非常干燥,而且溫度較高,流汗比較多,所以平時在生活建議可以多喝一些溫開水,來補充體內的水分,以免出現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的癥狀。
用通俗的語言,帶你了解大千世界。世界如此奇妙,一起來認識世界吧!科普生活,帶你玩轉生活圈。